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的研究论文_霍云峰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的研究论文_霍云峰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的加快。随着出行压力的增加,地上交通设施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行车影响着交通运输与人们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交通行车应急处置,对城市轨道交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加强交通行车应急处置研究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有助于改善轨道交通行车效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方法

引言

我国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不断的开通,各种路况问题和外界因素日益凸显出来,路况越来越复杂,运营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服务理念和乘客的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行车调度员的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行车调度员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工作。

1城市轨道交通制定应急方案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和公司必须通过制定各种应急方案,以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故。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在行车过程中是无法精确预料到突发故障和突发事件的,而这种突发情况一旦发生,会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第二,实际的交通行车状况表明,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应急处置中,经常会出现作业环节混乱,传达命令不清,表现十分被动的情况。第三,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事故的能力较差,作业执行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也不足。综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建立完善合理的应急方案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可以有效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安全性以及面对突发事故的执行力和高效力。

2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理现状

2.1处理目的模糊、处理形式不当

首先,规范文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制度政策,但很多工作人员并未根据制度政策操作,融入较多主观意识、缺乏科学依据从而引起故障问题产生。其次,对应急事件危害缺少重视,工作人员错误的认为突发事件具有自动修复功能,无需人为注意。再次,过于依赖经验,对故障原因缺少科学分析,往往凭借经验处理故障问题,问题处理比较盲目。最后,操作过程缺少分析,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对操作过程陌生。

2.2处理目的及方式不合理

目前在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中,很多相关的文件并未得到严格的落实,组织制定了诸多的规定,但是调度员未必会严格依据这些规定进行工作,而是更多加入一些主观意识,很多事故也是因此而产生。但是调度员未必能够认识到应急事件会带来的各方面严重影响。认为很多事件有着自动修复的功能,并不需要人为去进行维护。由于对经验过度依赖,很多时候并没有对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2.3方案制定有缺点

在应急事件发生后,调度员对行车做出了相应的措施,这也就导致了方案必须也要做出改变,但由于轨道交通的局限性,行车的轨道和配线是不做轻易更改的,所以,这就务必要求调度员有相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学习,总结以往的相关应急事件的经验,学习新的方法,来处理紧急事件的发生,并且避免相关的事件再次发生。

3城市交通轨道行车应急处置方法

3.1树立整体概念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工作人员要深入现场处理发生事故。为此提高事故处理效果,建议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主动参与讲座、掌握各部门运行状态,区分处理发生故障的场所与非故障场所,主动与部门交流,结合实践经验与故障状态提高处置效果。同时端正态度、注意工作中的各种状态,具备事故预测能力以及决策能力,保证故障处理及时,确保轨道交通行车应急事故处理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必须切实加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调度员积极展开工作的关键,只有坚定树立为乘客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信念,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利益和乘客利益,才能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做好应急处理。一定要把事前预防放到首位,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后期的补救工作更重要。

3.3实现标准化的应急处置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突发事件是不可预见的,因此事件发生时通常会使人手足无措,并且处理不同突发事件的程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存在共同点,就是需要制定科学有效地应急处理措施和操作标准,保证行车调度的安全。制定标准化的应急处置机制,并以此来进一步规范行车指挥人员的行为,促进操作的质量以及效果,保证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地处理。实现标准化的运行处理,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安全,使故障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同时,完善规章制度,对标准化的作业进行进一步优化,实现高效、便捷、安全的作业。在标准化的应急处理中,需要做到协调、统一,避免出现常见的问题。

3.4规范化应急处理

因为应急事件具有突发性特点,一旦发生将产生巨大影响。不同的人员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相同方法,不同之处是处理过程不同;相同之处是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方案与操作规范性,确保调度稳定。规范化应急处理制定能够确保事件及时制止、实现制度优化,从而达到快速、便利、稳定的操作。规范化处置要求统筹协调、一致才能防止问题发生。

3.5提高调度员的专业水平

轨道管理机构可以定期为调度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增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不断的注入新的信息,使之得到更好的学习,这也为调度员的岗位提供了很好的人才保障。同时,随调度员的自信心树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待应急处理事件时,不要犹犹豫豫,要果断作出判断,当然这都要基于信心的基础上,所以,一个调度员的信心是否十足决定了它能否果断的作出相应的判断。

3.6形成整体概念

交通运行是个整体,调度员在调度中心对故障进行处理,对各方面知识进行学习,把握好各个部门运行的情况。当故障发生时,调度员可以与相关部门即时的沟通,结合相关的规定以及事件的实际情况,对事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取得理想的处置效果。在工作中行车人员要养成好的习惯,对工作中各类情况仔细观察,同时保持预测的能力,调度员也要有果断决策的能力,在处理各类紧急事件时可以及时果断,尽可能控制事件的影响力。

3.7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

对轨道交通运行出现了紧急的事件,要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就要结合设备的具体线路,对事故进行预测,制定出针对性处置方案。利用行车应急处置系统,将使用的方案列出,同时对待不同事件的合理处置方案。需要将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同时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保证各方面资源的科学配置,让应急方案可以真正解决好实际问题。

结语

在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过程中,调度员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还有很多外界因素也影响着轨道交通应急的处理,我们只是阐述了调度员的一些影响因素,所以,轨道管理部门和调度员应共同努力,提高调度员应急事件处理的能力,调度员应急事件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任容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上级的监督,自身的约束,才把轨道交通应急事件缩小在最小范围,同时把应急处置通过不断的经验来时时更新,得到更有效的应急处置。

参考文献:

[1]李驻军.对提高列车调度工作质量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思考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8):20-21.

[2]刘志钢,胡华,黄远春,陈颖雪.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12):5-9+27.

[3]褚飞跃.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可靠性及应急处置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4]吴春.制约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01):40-41+44+53.

论文作者:霍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的研究论文_霍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