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100020)
摘要: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管理是个全面的过程,在国企管理中,针对各项管理要求,需要做好人才队伍完善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发挥具体管理模式的最大化作用,促进进步。在国有企业持续支持的背景下,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无法满足国企人员自身绩效管理的需求,要想绩效考核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功能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具体管理情况,寻找科学有效的依据,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中以国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现状作为基础,对具体改进措施分析。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给管理;绩效考核;改进措施
国企有一定的包容性和政治性,和一般的私企和外企相比,在组织机构和经营目标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下,国企的管理制度和人员队伍建设等暴露出很多问题,在当前管理中,需要对绩效考核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1.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个全面的过程,在后续实施阶段,兼顾到具体管理要求和其他方面因素等,要求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现状分析,确定合适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企业当前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后续落实阶段确定责任类型和指标,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重要,以最终的评判结果作为基础,进行正面引导,从当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阶段,企业广泛应用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模式以BSC和KPI为主,不同模式的合理化应用符合要求[1]。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在整个过程中要求不断进行规划,在后续调整阶段,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阶段,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落实需要符合要求,在后续审核过程中,如何进行处理是关键,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改善和更新等是重点,在后续考核管理中,人力资源工作的落实可以是长期的,也可是短期的,工作开展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包括:企业员工、领导人员和部门经理等,将主观考评和客观评价等融合在一起,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2]。
2.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现状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当前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企业管理层为了强化后续各项管理,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将其作为重要的管理条例之一,对各项制度进行落实。以下对国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弱
在进行国企绩效考核管理中,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关键,在后续考评管理的过程中,考虑到主观意识以及绩效考核管理的内容要求等,要求实施绩效评估创新。国企内部存在比较复杂的人情关系,导致考核结果可能不平缺。此外考核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考核管理之间缺少沟通的现象,信息不对称,不能及时公布 考核结果,直接对绩效管理产生不良影响[3]。
2.2绩效考核管理指标不科学
在国企绩效考核管理的阶段,需要做到的是岗位和部门重建,但是在整个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疏忽的现象,在其他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导致绩效管理不能全面落实。在当前管控阶段,能力水平和考核指标的建设是重要影响,业务部门考核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综合分析概况,在指标落实阶段,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量化和细化,评价指标不完善,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在后续评价阶段,对工作人员自身有严格的要求,很多工作的落实是关键,但是绩效考核不到位,可能无法得到企业的认可,给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难度。
2.3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一个完善的制度模式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针对国企绩效考核管理的具体影响,要求了解绩效考核的公开度以及透明度等方面,在现有基础上确定绩效考核模式的优势。但是在后续管理中,制度模式可能存在部分缺陷,导致部分工作不能顺利执行,在后续考核管理中,对内容方案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成绩、出勤情况和能力水平以及思想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可能存在内容过于笼统的现象,细化量化模式得不到落实。部分国企将绩效考核作为总结报告,忽视了激励模式的落实,一般情况下对绩效考核管理本身有严格的要求,在整个控制阶段,国企绩效考核管理采用的是轮流方式进行控制,要求及时明确条件,但是后续实施中很难发挥激励作用[4]。
2.4考核标准预设不科学
要想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要求提前对出勤情况和责任概况等了解,尤其是在后续管理中,科学合理设计很最关键,必要情况下结合出勤情况和责任概况以及纪律问题等进行制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职工管理的阶段,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考核管理具体要求、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但是当前在具体管理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绩效考核管理难度大。
2.5对考核结果重视度不够
当前国有企业在员工绩效考核的阶段,没有及时将结果进行反馈,导致对应的建议不合理。此外在职工明确表述的阶段,企业管理者没有及时参与到反馈中去,员工自身没有得到反馈信息,导致绩效考核管理不能充分应用,出现资源和能源浪费的现象。在后续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了解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时进行改进处理,减少异常影响[5]。
3.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在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根据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在后续落实过程中要求明确绩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发挥现有管理机制的最大化作用,实现整体进步。以下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在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3.1确定绩效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管理符合现有要求,在当前实施阶段,如何得到准确的评价结果是重点。以检查机制作为基础,针对性的检查和落实很重要,结合工资和促进配额的类型等可知,全面发展和进步很关键。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科学合理预设工资,工资差异可以促进职工积极性,在后续评价过程中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考核实施。
3.2提升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重视度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本身是个全面的过程,在后续落实阶段,管理层的工作人员要求提升认知,明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如果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给予较高的支持,对工作开展进行正确引导。在人力资源后续评价管理中,强化人力资源的考核成效,便于对各项工作落实。国有企业以新型手段作为基础,对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宣传,定期开展活动,基层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也是重点,必要前提下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落实创建事宜的环境,逐步改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存在的缺陷。
3.3明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周期
国有企业在各项活动落实过程中,把握考核工作的类型,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在岗位区调整的过程中,设置多层次的人力资源考核方案,准确定位很重要,结合企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模式可知,在强化管理中,了解基本水平。长期发展战略模式很关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周期不宜过长,可以制定可行性高的考核计划,包括:年、季度、月、周考核指标等。
3.4完善现有绩效考核方案
国有企业要想对人力资源绩效模式优化和改善,需要做的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其他工作落实,引导小组承担着监控和制约的责任,要求积极对各项工作落实,保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落实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避免企业员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3.5实现考核结果的有效使用
在绩效考核的阶段,企业针对绩效模式需要及时反馈,考官以及考生等需要掌握各类信息,清楚了解到工作问题的严重性,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对问题进行改正和更新。在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企业绩效考核管控的优势,尤其是在后续更新阶段,让员工积极参与绩效考核工作,让员工知道考核结果是怎么来的,自己有哪些问题,改如何去改成,可以逐渐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
结束语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管理是个全面的过程,在实施阶段需要明确各项工作类型。以绩效评估作为基础,不断完善企业形象,为企业达到除文化品牌,让企业在竞争中能有立足之地。本次研究中通过确定绩效考核的目的、提升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重视度、明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周期、完善现有绩效考核方案、实现考核结果的有效使用等方式进行落实,提升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胡月.浅谈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商场现代化,2018(18):83-84.
[2]田巍娜.浅谈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8(16):15.
[3]张萃.国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0):89-90.
[4]陈梦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改进建议[J].管理观察,2017(26):35-36.
[5]程静.浅谈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07):78
论文作者:戴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绩效考核论文; 国企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阶段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