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成效分析论文_宣晓华

宣晓华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于手术室患者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起~2018年12月毕,对到我院选取4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预后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前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实施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实施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程度更为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手术室患者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安全性

Applic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coordination model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Xuanxiaohua 214000,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bjective: To apply seamless nursing cooperation model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and explore and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44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in our hospital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uniform grouping, with 22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eamless care coordination mode based on routine ca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decreased,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 and %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coordination mode in patients in operating room has significant effect, has higher safety while improving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operating room; Seamless nursing cooperation mode; Safety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118-02

手术室作为各个科室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往往所涉及的手术类型较多,且具有难度大、风险高、强度大等特点,不仅对的护理人员的相关技术、素质以及工作态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往往决定了手术结果。为此,有效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即提升手术室护士专业能力以保证手术室相关工作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4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该时间段中在我院选取4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7:4,患者年龄处于18岁~77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8.8±8.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5:7,患者年龄处于19岁~78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9.8±8.1)岁。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在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主要可包括术前访视、注意事项告知、药物应用方法指导以及体征观察等[1]。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其护理内容主要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在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制度的情况下由1名组长和4名组员共同组成无缝隙护理小组。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动态密切观察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情况,及时反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护理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2)积极落实术前评估以及相关健康宣教工作。护理人员在收到手术通知单后,第一时间应与主管医师和相关护士取得联系,此后认真查询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信息,详细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在此期间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详细告知患者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3)术中护理。由巡回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实施手术,同时在手术前和医师以及麻醉师进行积极的信息核对,此后做好患者体位的选择以及保暖工作,继而保障患者的安全舒适性。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及时提供相关的手术物资,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展开。同时在手术实施前还需保证手术器械的无菌以及做好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与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特点相结合实施心理疏导,继而保证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4)术后护理。完成手术后,由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此后进行全面的交接工作,比如手术方式、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护理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在结合患者恢复情况的前提下及时听取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意见,及时改进护理过程中的问题[2]。

1.3观察和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不良反应(血压变化、头痛、胸闷)发生情况予以比较分析。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实施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3]。

1.4统计学分析

总结分析本论文中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予以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析

实施护理前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实施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实施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程度更为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护理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为此积极强化手术室的护理水平,在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4]。

过去在对手术室患者实施护理时,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而全程无缝隙护理则是一种从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积极落实术前评估以及相关健康宣教工作、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入手的护理措施,给予了患者系统性的护理服务,比如入院时全面的身体检查、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严格遵照无菌操作以及积极实施心理护理等,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与4.5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张晓艳[6]等人通过研究得到了和本文类似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手术室患者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智颖.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1+23.

[2]王晓红.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5):155+158.

[3]张静.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104.

[4]冯其云.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79.

[5]杨萍,李习荣,加子芹.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1):83-84.

[6]张晓艳.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25+129.

论文作者:宣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在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成效分析论文_宣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