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8499)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81-012013年我院试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部根 据护士职称、能力、年资、学历等综合能力以及科室工作和人员结构的特点,对全护理人员进行了分层级管理,将护士层级划分为N0、N1、N2、N3、N4五个能级的管理模式,经过2年的运行,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院621人护理人员,其中N4级护士20人,占护理人员的3%,N3级护士76人,占护理人员的12%,N2级护士239人,占护理人员的39%,N1级护士222人,占护理人员的36%,N0级护士64人,占护理人员的10%。
1.2 实施与管理方法
1.2.1试行的分层级管理模式
1.2.1.1制定了护士分层级管理岗位说明书,明确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要求,落实工作质量标准,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分层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各护理单元根据专业需求、病人需求、护士综合能力等多因素考虑,可采取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的原则;护士长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做到合理分工、分层使用、能级对应,实行“岗位到人,责任到人”,保证每名患者均有固定的责任护士对病人全程、全面负责,确保基础护理、各项治疗和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各层次岗位明确,职责清楚,对护士的工作要求及目标随着层次的上升而增高,奖金分配系数与层次对应递增,体现了责、权、利的统一。
1.2.1.2分层次培训 护理部制定了分层级培训计划,各科室根据护理部分层级培训计划制定本科室的分层级培训计划,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院性分层级讲座1~3次,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培训1~2次。对新进护士进行为期1个月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护士服务礼仪、规章制度、基础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等。对应届全日制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进行1年的规范化培训,制定轮转计划,重在提高综合能力,轮转护士每 3个月轮转1次,1年轮转完毕,每人持有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手册,考核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轮转完毕,由护理部宏观调控确定轮转护士最后所属科室。建立护理技能培训库,培训库人员由一定数量的医生、护理骨干、护士长组成,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如基础护理技能、急救技能、管道护理技能、压疮护理技能、危重病人观察技能等,护理人员根据岗位需求参加,做到缺什么学什么,提高护理人员岗位技能。通过情景演练、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能力;采取内培、外送形式提高护士开展科研、论文撰写能力。举办护士长管理学习班,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进行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根据护理部质控计划完成日常业务培训考核;每季度组织三年以下护理人员三基知识考核;组织开展全院三基三严竞赛活动。
1.2.1.3改变排班模式 将传统的排班模式改变为APN排班模式,A班、P班在16:00交班,P班、N班在24:00交班,N班、A班在8:00交班,保证了护士合理的作息时间,减少了交接班次数,保证繁忙时段的人力充足,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1.2.1.4建立护理绩效考核办法 护理部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下,制定了护理绩效考评办法。按不同护士层级、职称、工龄、学历等要素赋予相应系数;根据护士每月实际完成的工作日和护理岗位系数进行测算;根据每班次收治的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和新收及手术病人进行测算工作量及技术难度;根据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按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标准,由质管办、护理部和科室进行考评;考核结果将作为护士的年度考核、职位晋升、奖金发放、薪资调整、培训教育的重要依据。实现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激励先进、优绩优酬激励机制。
2.结果
护理人员经过分层级管理后,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服务态度较管理前得到了提高,各科室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均得到提高。分层级管理前后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服务态度得分比较见表。
3.讨论
国际及国内发展趋势表明,对医院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层次配置与管理可以发挥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特长,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总之,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在现代医院应用主要包括排班管理、职责管理和考核管理,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与态度,增强护士的竟挣意识和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陆巍.同本医院对护士的上岗教育及培养;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9,22(8):399-400.
[2]刘红.张美燕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护理研究,2011,25(6B):1562-1564.
论文作者:唐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护士论文; 层级论文; 护理部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科室论文; 岗位论文; 护士长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