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副词论文,语义论文,词语论文,语气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并”和“又”都能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其中之一表示加强否定语气。例如:
(1)我并不知道他要来啊!
(2)我又没有叫你去,你怨我干什么。
例(1)、(2)都是否定句,其中的“并”和“又”对“不知道他要来”和“没有叫你去”这 种 否定结构分别起着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对“并”、“又”的这种作用,许多语法论著和有 关虚词的辞书都注意到了,但是都说得比较简单。一般都说“并”放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 气,“又”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否定语气。这些说法不能说不对,因为第一,语气副 词“并”和“又”确实只能用在否定词的前边;第二,语气副词“并”和“又”确实有加强 否定语气的作用。但是,这些说法太简单,太笼统。读者根据这些说法不能知道什么场合用 “并”,什么场合用“又”。对我们汉族人来说,可以凭自己的习惯和语感去用,不需要去 问老师,也不需要去查阅语法书或工具书。但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这种说法对他们就 很容易起误导作用。外国学生原本就不知道汉语里的语气副词“并”和“又”到底怎么用, 看了书上或词典上对这两个语气副词的解释,他们就以为,(a)作为语气副词,“并”和 “又”的用法是一样的;(b)当需要加强否定语气时,就可以在否定词前边用“并”或“又 ”。而且他们往往就本能地按书上、词典上所说的去类推,去运用,结果就说出或写出了下 面这样的病句:
(3)“你再吃一点儿。”
“*我并不能再吃了。”
(4)“李敏,你就向慧玉小姐陪个不是,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我并不向她陪不是!”
(5)“老王卖房子的事你也知道了?”
“*我又不知道哇。”
(6)*你又别收她的钱!
(7)*这件事要保密,你又不能告诉任何人。
这些句子里的“并”和“又”都用得不合适。如果真要加强否定语气的话,这些句子都该 这样改:
例(3)宜将“并”改为“确实”,说成“我确实不能再吃了”。
例(4)宜将“并”改为“就(是)”或“偏”,说成“我就不向她陪不是”,或者说成“我偏 不向她陪不是”。
例(5)里的“又”倒应该改为“并”,说成“我并不知道哇”。
例(6)里的“又”改为“千万”比较好,说成“你千万别收她的钱”。
例(7)里的“又”则改为“决”好像比较适宜,说成“这件事要保密,你决不能告诉任何人 ”。
上面的例子说明,第一,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用“并”或“又”来加强否定语气的;第 二,“并”和“又”虽都能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如病例(5)“*我又不 知道哇。”里的“又”宜改为“并”,全句要改为:“我并不知道哇。”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语气副词“并”,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语气副词“又”呢?在什 么情况下不能用语气副词“并”或“又”呢?我们认为,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大量 的语料来考察、分析它们各自使用的语义背景。本文正是从语义背景这个视角出发,试具体 描写说明语气副词“并”和“又”的用法,并由此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 题,那就是,无论在词语教学中或语法教学中都要重视向学生说清楚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
1 关于语气副词“并”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能用语气副词“并”来加强否定语气的。只有当 说话人为强调说明事实真相或实际情况而来否定或反驳某种看法(包括自己原先的想法)时才 用这个语气副词“并”(陆俭明、马真,1985)。比如当我们说“他并没有灰心”时,一定是 有人说“他已经灰心了”;同样,当我们说“我并不认识她”时,一定是有人认为我认识 她。下面的例(8)—(11)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8)“小张昨天又去打麻将了?”
“他昨天并没有去打麻将,他一直跟我在一起。”
(9)“他的态度是不是有一些变化?”
“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坚持原来的意见。”
(10)他们说小明那孩子傻,其实他并不傻。
(11)我以为他也去中国了,谁知他并没有去。
例(8)—(11)用“并”的句子都含有强调说明真实情况而否定某种看法的意味。譬如例(8) 问话“小张昨天又去打麻将了?”明显地含有问话人以为“小张又去打麻将了”的意思;例( 9)问话“他的态度是不是有一些变化?”也明显地含有问话人以为“他的态度有所变化”的 意思。所以,这两个句子的答话都能用语气副词“并”来加强否定语气。至于例(10),也很 明显,说话人是针对“他们”说“小明那孩子傻”而说的话,所以他来否定“他们”这种看 法时,用“并”来加强否定的语气,说明“他不傻”。例(11)是说话人自己否定自己原先的 想法,所以也用“并”来加强否定语气,以强调说明实际情况。
前面我们说例(3)和例(4)里的语气副词“并”使用不当,就因为这些句子不存在使用语气 副词“并”的语境,也就是语义背景。就拿例(3)来说,对方先说“你再吃一点儿”,答话 人的回答意思是“我不能再吃了”,这明显地不属于辩驳性的否定,所以用“并”不合适。 例 (4),对方劝李敏向慧玉小姐陪个不是,李敏的答话“我不向她陪不是”,从性质上看,也 不属于辩驳性的否定,而纯粹属于表示自己意愿的性质,所以也不能用“并”来加强否定语 气。如果对方不是劝李敏向慧玉小姐陪个不是,而是向李敏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你向慧 玉小姐陪不是啦?”这问话本身预设问话人以为对方向慧玉陪了不是,所以李敏就可以用“ 并”来加强否定语气,回答说:“我并没有向她陪不是。”现在再来看前面举的例(5)。那 例(5)问话人的问话是:“老王卖房子的事你也知道了?”这话明显地包含了问话人这样一种 想法:“老王卖房子的事想必听话人已经知道了”。其实听话人不知道。听话人为要否定问 话人的想法,说明真实情况,当然应该用“并”来加强否定语气,回答说:“我并不知道哇 。”而不应该用语气副词“又”(关于语气副词“又”在什么情况下用,我们下面再讲)。
根据上面分析的实例,我们大致可以对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作这样的概括:
加强否定语气,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一般人所想的、或自己原先所认为的那 样。
正因为语气副词“并”表示上述语法意义,所以使用语气副词“并”的句子往往含有辩驳 或 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
附带说明,最近见到李行健主编的《小学生规范字典》对语气副词“并”作了这样的注释 :“表示实际上不是那样△翻译~不比创作容易|不要多心,我~没有别的意思。”应该说 ,作者在写这个注释时,已领会到了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但这个表述却完全错了。 语 气副词“并”本身并不含有否定意义,它只是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显然作者把“并”当 “并不/没有”来注了。希望作者在再版时修正。
2 关于语气副词“又”
语气副词“又”也确实有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我们不妨把包含这个“又”的句子和不用 这个“又”的句子拿来比较一下,请看例(12):
(12)a.你又没有病,吃什么药啊!
b.你没有病,吃什么药啊!
例(12)a句用“又”,b句不用“又”,a句的否定语气显然要比b句强。现在的问题是,在 什 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又”来加强否定语气。下面我们不妨先看几个对话:
(13)小张:小王,明天我们去叶老师家,带一瓶茅台酒吧。
小王:叶老师又不喝白酒。
(14)玉萍:你带上一把伞吧。
俊峰:天气预报又没说今天要下雨。
(15)秘书:经理,李美珠小姐来出席我们的招待会了。
经理:我们又没有请她,她怎么也来啦?
(16)杨琳:这条烟我是在昆明买的,你给你爸爸带去。
陈祥:我爸爸又不抽烟,你买烟干吗?
(17)林祥:这什么鬼地方,一点儿也不好玩儿,真不该来。
淑英:又没有人强迫你来,你自己要来的呀!
(18)宝莲:山田,你不是说日本到处是樱花吗?我怎么跑了那么多地方也没见着啊?
山田:现在又不是三四月份,樱花又不是一年四季都开的。
上面这些句子都用了“又”,而且用得比较贴切。为什么这些句子都能用语气副词“又” 呢?我们不妨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例句。拿例(13)来说,小张提出给叶老师带一瓶茅台酒, 小王不同意,但小王不直接说“不要给叶老师带茅台酒”,而是采取否定“叶老师喝酒”这 一 事实来达到否定小张意见的目的。这里小王就用了“又”来加强否定语气。例(14)玉萍叫俊 峰“带上一把伞”,俊峰不想带,但他不直接说“我不带”,而是通过否定有下雨的可能性 来达到否定玉萍意见的目的。这里俊峰也用了“又”来加强否定语气。现在看例(15),很明 显,经理并没有请李美珠来参加他举行的招待会,李美珠是不该来的,但经理先不直接说 “李美珠不该来”,而是先说“我们没有请她”,以达到他表述正面意见的目的——“李美 珠不该来”。这里,说话人也用了“又”来加强否定语气。例(16)杨琳在昆明买了条烟,准 备送给陈祥的父亲,陈祥对杨琳的做法持否定态度,但是他不直接说“你不该买”,而是说 “我爸爸不抽烟”,这样来达到否定杨琳做法的目的。这里,说话人也用了“又”来加强否 定语气。其他例句情况也类似。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有时人们要否定某种事情、 某种做法、某种说法或某种想法时,不采取直接否定的方式,而是通过强调不存在该事情、 该做法、该说法或该想法的前提条件或起因来达到否定的目的。上面所说的这个“又”就只 能用在上述语境中,起加强否定的作用。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
语气副词“又”只能用在直接否定前提条件的句子里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
前面我们说,例(5)—(7)里的“又”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这些句子都不是直接否定前提 条件的句子,都不具有使用语气副词“又”的语义背景。因此,对于语气副词“又”,我们 既要看到它有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更要知道在什么语义背景下才能使用这个“又”。如果 我们既把语气副词“又”的基本作用——“加强否定”语气——告诉大家,又把这个“又” 出现的语义背景,或者说语境条件告诉大家,我想,外国学生就不容易把这个“又”用错了 。
3 关于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
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是从语用的角度说的。语义背景就是一种语用环境。几乎每个词语, 特别是虚词的使用都会涉及语义背景的问题。这里不妨再举两个实例。
第一个实例是“反而”。“反而”是个书面语词。我们看到,许多外国学生不会使用这个 “反而”。例如:
(19)*大家都说去香山玩儿,圭子反而要去颐和园。
(20)*玛沙干得比谁都卖力,这一次我想老师准会表扬他,谁知老师反而没有表扬他。
(21)*他以为我不爱吃苦瓜,我反而很爱吃苦瓜。
后来又发现,有些中国人也错用了这个口语里不是很常用的“反而”。例如:
(22)“你们这里,大家对修建马路有什么意见啊?”
“*大家都赞成,老村长反而反对。”
甚至在个别语言学文章里也有错用“反而”的。例如:
(23)*黎锦熙先生把主语规定为动作行为的施事(即动作者),或性质状态的具有者,赵元任 先生反而认为汉语的主语不限于此,其它如动作行为的工具、时间、处所等都可以作主语。
这5个例子里的“反而”都不该用。例(19)或将“反而”改为“却”,或删去“反而”,在 “她”前加“只有”。例(20)干脆把“反而”删去就是了,或者将“反而”换成“并”;例 (21)删去“反而”后,在后一分句“我”的前头加“其实”。例(22)、(23)里的“反而”都 可以换成“却”。
为什么会用错“反而”呢?这不能不说目前我们的工具书关于“反而”的注解或说明都太笼 统,有的甚至很有问题。譬如说,许多工具书上就笼统地说“反而”表示转折;有的说“反 而”“表示产生了跟预料或常情相反的结果”。这些工具书对“反而”不确切的解释,对读 者,特别是对外国学生起了误导作用。上面这些病例正是这种不确切解释所误导的结果。而 这些工具书之所以对“反而”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原因之一是,工具书的作者都只注意词 的基本意思,而不太注意或者说根本就不注意虚词使用的语义背景。关于这个问题,我在《 说“反而”》一文中已作了详细的论述。为使读者清楚了解这个问题,这里将不避重复再说 一下“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24)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却更闷热 了。
例(24)的最后一个分句跟前面的分句之间有转折关系,句中用“却”来显示这种转折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句子里的“却”可以用“反而”来替换,说成例(25),而意思基本不 变:
(25)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更闷 热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句子里的“却”可以用“反而”来替换,而上面所举的表示转折关系的 句子要用“却”,不能用“反而”呢?这个问题本身正好说明了这样一点:不是所有表示转 折 关系的复句里都能用“反而”,只有在某种特定语义背景下,转折复句里才能用“反而”。 因此,要确切了解并掌握“反而”的意义和用法,必须考察和了解“反而”使用的语义背 景。
例(25)的“反而”用得很贴切,这个例句也充分显示了使用“反而”所应具备的语义 背景。这个语义背景可以描述如下:
A甲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例(25)里的“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就属于甲现象]
B按说(常情)/原想[预料]甲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会引起乙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 ;[例(25)里的“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就属于乙现象]
C事实上乙现象或情况并没有出现或发生;[就是例(25)里所说的“天气并没有凉下来”]
D倒出现或发生了与乙现象或情况相背的丙现象或情况。[例(25)里的“更闷热了”就属于 丙现象]
“反而”就用在说明D意思的语句里。上面所说的A、B、C、D这四层意思,可以在一个句子 里一起明确地说出来,如例(26):
(26)[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C意]可是并 没有凉下来,[D意]反而更闷热了。
也可以不完全说出来。请看:
(27)[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C意]可是天气并没有凉下来,[D意]反而更闷 热了。(省去B意)
(28)[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D意]可是反 而更闷热了。(省去C意)
(29)[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D意]天气反而更闷热了。(省去B、C两层意思)
D意是“反而”所在的语句,当然不能省去。A意是使用“反而”的前提条件,因此也不能 省去。例(26)、(27)、(28)、(29)具体代表了使用“反而”的四种不同情况。不管属于哪一 种,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是相同的,都包含着A、B、C、D这四层意思,只是在例(26)里 ,那四层意思是全部都显露的,而在例(27)、(28)、(29)里,那四层意思是有所隐含的。前 面一开始我们所举的例(19)—(23)这5个病例之所以不能用“反而”,就因为这些句子并不 具有“反而”所使用的语义背景。
考察、了解了“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把握“反而”的语法意义。 “反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这样描写:
“反而”表示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情或预料在某种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 反 。
弄清了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将有助于外国学生正确地运用它。
再看第二个实例“好了”。这里所说的“好了”是指下面例句中用在句末的“好了”:
(30)“师傅,没米饭了。”
“没米饭吃面条好了。”
(31)既然他不愿意带我们去,我们自己去好了。
(32)“这水能喝吗?”
“你喝好了,准保没事儿。”
这个语气词,辞书里未见收录。我们在《虚词研究浅论》(陆俭明、马真1985)一文中曾谈 到过它,指出这个“好了”是语气词,表示“不介意,不在乎,尽管放心”的语法意义。这 个看法不能说错,但现在看来还不是很准确,特别是没有指出使用“好了”的语义背景,导 致有的外国学生理解不好,出现了误用的情况。请看:
(33)*他叫我别抽烟,我还是抽烟好了。
其实,在使用“好了”时一定要先说出或暗示某种属于非意愿的、或不如意的、或令人担 心的情况,然后用“好了”来表示对那种情况不在乎、不介意,如例(30)、(31);或劝慰对 方别介意、尽管放心,如例(32)。这就是使用句末语气词“好了”的语义背景。上面所举的 例(33)病句就不具备上述语义背景。
总之,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在词语教学或是在语法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 掌握所教词语或句法格式使用的语义背景,以便让外国学生,特别是在高年级,更好地更准 确地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法格式。
*本文在“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台北·2000.12.27—30)上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