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中医医院 427200)
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骨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1年份之间的就诊患者中选择四肢骨折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资料,以住院号末尾奇偶数分为均等的2组,分别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对照组)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而后观察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3个月的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达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各项手术指标较好,且恢复的优良率较高,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手术指标
在骨科临床上四肢骨折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而且近几年随着交通事故频发、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等使得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在临床上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且手术方案比较多,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1]。本次研究主要对四肢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探讨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骨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1年份就诊患者中选择四肢骨折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资料,以住院号末尾奇偶数分为均等的2组,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为(44.6±6.1)岁,骨折原因包括:高空坠落21例、交通事故12例、重物致伤9例、其他18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44.7±6.0)岁,骨折原因包括:高空坠落13例、交通事故25例、重物致伤17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以下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方法,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常规消毒,而后采用影像学对骨折部位定位并做好标记,在骨折皮肤处将皮肤和肌肉组织剥离,采用常规的钢板固定方式[2]。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经影像学定位具体位置后做标记,在骨折处可临时采用克氏针固定,而后在骨折部位切开约3cm的切口,保持骨折闭合复位的前提下,将骨折部位下深筋膜下的骨膜外软组织剥离,使之形成一个软组织隧道,而后根据骨折位置选择合适长短的钢板,并将其放置在骨折处,钢板位置调整好后可在两端拧入螺钉,固定好钢板后采用影像学查看骨折是否复位良好,确定后可在两端各用2枚螺丝钉固定,将切口位置清洗干净后,用美容针线缝合[3-4]。
1.3 观察指标
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优良率评价:优:骨折愈合良好,未累及关节活动,肢体活动能力正常,与健侧对比长管状骨短缩<5mm,无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良:骨折愈合较好,对抗力量稍受限,步态正常,短缩5~10mm,无感染发生,偶有疼痛,伴有轻度的神经血管损伤。中:骨折愈合延迟,邻近关节活动度超过50%,长管状骨短缩10~20mm,伴有中度的神经血管损伤。差:骨折愈合较差,疼痛明显,临近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5]。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软件计算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 值检验,P<0.05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和住院时间
3.讨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骨折类型,多以长管状的骨折为多见,但这类骨折形式通常都比较复杂,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往在临床上治疗多采用石膏或者外固定的形式,但这类方法难以保证复位的效果,很多的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影响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术后骨折部分愈合也较慢,导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欠佳[6]。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逐渐的取代了以往的传统固定方法,而且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主要是改手术方法在治疗上比较重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而且减少了对骨折部位的组织剥离,保护骨折部位生理解剖不受破坏,有助于患者在术后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尽快恢复[7]。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手术时间上具有明显优势,操作相对简单,术野暴露的时间较短,对周围组织和肌肉所造成的应激反应比较轻,而且术中出血量在100ml左右比较少,显著缩短了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住院时间。另外,从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情况分析,观察组优良率高达96.67%,优于对照组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较好,能够降低骨面和钢板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手术方式的弊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彪.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4):111-112.
[2]杨发新,许琦,张双喜.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29-30.
[3]刘树明.基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66-67.
[4]陈均.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8):147-149.
[5]王均动,张国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5例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223-5224.
[6]吕庆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0):48-49.
[7]王世军,吴志平.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2):120.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钢板论文; 微创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指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