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论文_刘革英

凤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凤凰 416200

【摘 要】目的:浅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见效快,方法简单易行,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

疱疹性口腔炎是小儿易患的一种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疾病,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临床上1-3岁的小儿发病率较高[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流涎、发热、咽痛、呕吐和厌食等,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幼儿园、游乐场及家庭中感染传播,具有散发性和流行性[2],小儿感染后,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危及小儿生命安全。本研究选取疱疹性口腔炎小儿120例,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20例,均符合疱疹性口腔炎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厌食症状,在唇内、齿龈、上颚、舌等口腔黏膜及邻近口周皮肤处有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且疱疹易溃破为溃疡。辅助检查显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7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3.1±0.8岁);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6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3.2±0.7)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用法:10-15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用法:5-10mg/kg?d,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两组患儿均对症治疗,调理饮食,避免用刺激性药物或食物,多饮水,定期清洁口腔。疗程均为5-7d。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疗效。

1.4评价标准

1.4.1准确记录两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和体温变化。

1.4.2制定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评价标准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①显效: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疱疹或溃疡明显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疼痛感消失、水肿明显好转。②有效:患儿临床疱疹或溃疡基本消失,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口腔疼痛感有一定程度的消退。③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是小儿常见特殊类型病毒感染性疾病,其诱因是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3]。该病毒常寄生于患者或带菌者的唾液、粪便及水疱液中,主要通过疱疹液、飞沫及唾液等直接接触传播,具有散发性和传染性[4]。多发于1-3岁小儿,小儿感染病毒初期并无明显异常,1-2天后,口腔黏膜及邻近口周皮肤开始出现红肿、成簇透明水泡或针尖大小的疱疹,疱疹破裂后进而导致溃疡。该过程通常伴有骤然高热,烦躁、流涎、拒食等症状。小儿发病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严重时可引发心肌炎[2]及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往常该病临床上一般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该药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属于合成核苷类药,临床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如:免疫抑制、胃肠道不适等。同时还对免疫、消化及血液系统有一定的损伤。而单磷酸阿糖腺苷作为一种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物,能够进入细胞,磷酸化后生成活性三磷酸阿糖腺苷,后者掺入细胞核病毒的DNA中,抑制DNA的合成,还可竞争性抑制细胞核病毒的DNA多聚酶,抑制病毒DNA合成。尤其是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在DNA的控制方面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经相关研究表明,治疗剂量下的单磷酸阿糖腺苷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相对利巴韦林,对宿主毒性更低、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能够良好的抑制I型单纯疱疹病毒,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相比利巴韦林注射液更安全、更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静.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75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A):13.

[2]侯春.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1):100.

[3]冯剑秋.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2):101-102.

[4]宇文婷,程慧琳,梁衍灿,黄志权.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疗效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4):297.

论文作者:刘革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论文_刘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