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69.27;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8-0071-05
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一直专注于产品制造领域,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基础,珠三角地区也因此被世人称作“世界工厂”。但随着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大,珠三角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2005年起,广东省政府采取了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措施。该政策实施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产业发生了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加大,现代服务业、新兴技术产业等替代原来的传统产业的势头开始出现。但在产业转移与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配套能力差;产业布局规划欠科学合理;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用地紧张、融资困难等等。
一、相关文献的回顾
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始于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已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及经验。20世纪60年代刘易斯就分析了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状况,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部分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但是由于历史的限制,刘易斯并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的解释也停留在较浅层次。[1]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认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的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在投资上不均衡,使得供给与需求上也不均衡,从而对重点产业行业部门进行重点性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进而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达到整体发展。[2]20世纪50年代,日本为实现赶超战略梦想,筱原三代平首次对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进行研究,明确提出了两个基准条件,“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此理论是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这为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的产业结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证明了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我国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效应以及产业转移梯度理论等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1)优化升级基准的研究。自“九五”以后,我国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研究的最大进步是,许多学者由过去片面强调采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基准来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向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应有自己的特点。至此,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理论体系。[4](2)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优化升级基准确立以后,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确立的基准,进行定性方面的分析。但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太强,优化升级结果的准确率不高,缺乏说服力。但随着影响优化升级因素的增多,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构成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5](3)优化升级的评价方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在产业结构按规律演进和协调化过程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化实现过程中。学界在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灰色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系统理论与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具有可操作性。[6]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分散且不系统。政府所主导的政策性研究成果也处于实践初期,尚未有较成熟的定论。
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主要体现在“十一五”期间,珠三角工业向重型化和高级化转变的速度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速度方面。2005年至2009年,珠三角的轻、重工业结构比由17.4∶24.7调整到15.3∶25.9,重工业比重4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制造业中的“现代性”和“先进性”成分日益增加,2009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4322.12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2842.74亿元。装备制造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05年至今广东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也翻了一番多。贸易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所占比重的升幅方面。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让广东出口结构得到优化,从出口品种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其中珠三角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55.2%上升到2010年的55.8%。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影响产业结构的比率,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加大。三次产业结构可以反映区域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资源结构及其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建立在第二产业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国家或区域,其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表1所示,2009年,珠三角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7.5%和11.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4∶50.3∶47.3调整为2.3∶47.8∶49.9,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和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从各市来看,珠三角九市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东莞因工业受外需减少冲击较大,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大,达52.5%,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广州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六成,达60.9%;深圳、珠海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3.2%和45.4%。2010年,1月至11月工业增加值累计较上一年同期都有较大的增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也有所增大。
(三)珠三角地区产业分布总体呈非均衡状态。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珠三角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产业中心已形成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越发趋于分散这两个特点。珠三角地区产业分布总体呈非均衡状态。以珠江口为中心、以港澳为辐射源,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布总体呈现出:珠江东岸和北岸各市如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地较发达,而珠江西岸地区如江门、肇庆等地产业发展相对较弱。
(四)产业布局基本体现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地理区位。珠三角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广州、肇庆、惠州、江门、佛山等市,2009年以上五个城市的第一产业产值总额占珠三角地区生产总额的86.8%,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和北岸的广州、佛山等市,四市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珠三角地区生产总额的78.39%,工业布局体现为以香港为物流中心,呈半径线状、并依托各市县城区及交通干线分布的特点。随着“退城进园”步伐的加快,各市县园区已成为工业项目布局的主要载体。铁路、港口、高密度公路对工业项目布局的作用越来越大,多数工业园以及重大工业项目纷纷布局在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沿线。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2009年广州和深圳第三产业产值占珠三角地区总产值的62.06%。
三、珠三角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配套能力差。产业配套能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是否充足、上下游产业能否跟上发展步伐以及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等方面。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虽然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上述因素却相对滞后,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匮乏、基础设施如能源、交通等不足都会造成产业要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因此,产业配套能力差成了产业转移继续推进的一个重大障碍。
(二)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随着转型政策的实施,高附加值产业逐渐替代原来传统的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因而其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产业的变换而变化,更多的是需要具有高技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但目前,据珠三角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珠三角就业人才总人数达3261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57.5%,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401.28万人、1591.49万人和1268.23万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人数的比例分别是12.3%和48.8%,显然,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近一半。
同时,长期以来珠三角高附加值现代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整体工业竞争力较弱。依据官方统计数据,2007年,高科技产业占珠三角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只有21.2%。信息、计算机、软件和金融服务等高端领域占第三产业的比率只有18.9%。高技术产业企业主要为三资和私营企业。到2009年,珠三角规模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为4528个,较上一年4631个有所下降,高技术制造业的工业生产总值为13779.48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842.74亿元。在整个高技术产业企业中,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四大行业。技术人员短缺是造成高技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长三角地区技术人员总量则是珠三角的两倍多。
(三)产业布局规划问题。产业规划问题主要是产业转移园的规划问题,主要包括:区域分工不清晰,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自转型政策实施以来,虽然珠三角产业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东西两翼及山区也承接了珠三角部分转移的产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珠三角的产业布局却呈现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格局,区域内产业分工弱化,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东西两翼及山区中不少地方一哄而上,到处筹建工业园;园区之间、区域之间重复布局,产业雷同。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低。由于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布局的统一规划,珠三角产业布局分散凌乱,区域内几乎所有镇街都有工业,而且一些工业占据市街黄金地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镇街生产、居住、商贸等功能区混杂。产业层次低,关联度不足,集聚效应弱。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产业内的关联度也不足。
(四)制度环境与产业空心化问题。影响地区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别。制度环境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育状况、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别、对外开放的程度、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和政府的结构及办事效率等。体现在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转出地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实施的各种政策、承接地政府的接收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对劳动力转移的接收、培训政策等等。而有些转出地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实施的推动力度不够,承接地由于相关配套产业、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对产业劳动力转移的吸引力也不够。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珠三角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同时,应当怎样做好本地区的产业升级,这是当地政府的一大重任。随着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出现了产业的衔接问题。特别是由于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外资企业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大量缩减投资,将企业从珠三角地区撤离,使得珠三角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承接地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是双转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产业接收地政府承接相关产业转入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忽略了对当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问题。特别是转出地转移的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产业,将对转入地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六)产业发展用地紧张、融资困难。当前产业转移普遍面临“三难两不高”即资金难、招商难、用地难、珠三角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不高、珠三角地区企业转移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其中资金难、招商难的问题尤为突出。许多产业转移工业园同质化的发展导致了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自政府制定推进产业转移政策以来,广东省内一开始是政府热、企业冷,由于东西两翼和山区地处偏远,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没有跟上,同时又缺少出口优惠、异地改造贴息、税收优惠和运输补贴等配套政策,使园区的发展滞后,很多商家也是基于此考虑,对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持较冷淡态度,同样地方政府由于没有响应和互动,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山区或东西两翼政府方投资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缺口严重,一方面是产业转移工业园外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资金的缺口直接造成园区外围配套建设进度缓慢;另一方面是园区内开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些产业承接方的市县,没有得到产业转移方应该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在地方财政困难、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不顺以及土地开发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产业承接方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内开发进度受到很大影响。
四、如何实现珠三角产业的良性转型和升级
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市场在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政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相结合。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掌控者和产业发展的调控者,具有宏观信息上的优势,能够全面把握不同梯度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布局中的协同有序,需要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的指导、规范、协调和服务的职能,一方面可加强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指导,另一方面还可采取政策手段缩小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政府可制定综合性的、包括教育、科技、经济等在内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战略规划,为工业产业协作体系构筑良好的外围空间。政府对于一些奠基性的战略项目,可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出面协调产业体系成员企业集中财力、人力协同攻关。对于加入了工业产业协作体系的企业,政府可根据合作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关系,给予不同比例的基金补贴,扶植和支持取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协作项目。此外,政府应适当放松对工业产业协作微观经济主体的管制,以使联盟的政策环境有所宽松。
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珠三角地区在产业转出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以防止产业空心化的出现。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产业升级。珠三角产业集群主要以外资驱动型为主,主要依靠外商投资,结构较为单一,研发和营销环节比较薄弱,产业链相对不完整,并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珠三角产业集群一向以OEM为主,对于营销环节相当薄弱,只有产品品质过硬,才有建立自主品牌的基础。所以在承接产业转入时,应该鼓励本土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经营。支持珠三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工业服务业,提高珠三角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位势。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接力。当前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普遍面临着招商难、融资难的问题。珠三角地区的政府和企业积极性不高,都与设施不完善有关,目前广东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3500多公里,每个地级市已通高速公路,但山区及东西两翼高速公路网络密度仍然很低,东西两翼与山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珠三角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政府需加大投入,花重金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相应配套设施跟上步伐,为园区培植优势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构建平台,完善园区内循环经济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如园区内可设立一个服务反馈部门,为园区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产业承接力。同时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做大地方经济、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利用比较优势优化政策政务环境,促进教育与经济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等来提高产业承接力。
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承接地在接收过程中要注意对本地区资源、环境的保护,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珠三角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加以重视,承接地的资源和环境势必会受到破坏,从而影响珠三角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改造,使其符合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要求,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应该坚决抵制其进入。
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要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鼓励其向一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投资,如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所需的交通、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公路、水运、港口码头、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等项目;通过业主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田水利、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水电站、火电站建设,参股建设核电站;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等。
(本文研究得到冷景菲和谢舒艳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