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设计模式探索论文_王晓椰

大学建筑设计模式探索论文_王晓椰

摘要:本文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为例,从项目背景、功能定位、发展趋势、总体规划等角度进行剖析。研究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通过优化建筑设计策略,打造出包含行业学习、产业研发、资源共享的多元化大学校园。

关键词:大学;设计;模式

1 项目背景

项目用地位于太仓市南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娄江新城,总用地面积478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涵盖多学科学院、共享创新平台及行政运营三大板块。

(1)地处科教创新核心,成为创新引擎

项目地处娄江新城科创新区,该区域将以西北工业大学及西交利物浦大学为核心,全面布局各类科技研发平台、创新创业载体和产业孵化园区,将做国际化新资源整合,形成社会、产业、学校、人才互动的创新生态。

(2)场地内设河道,环境资源优异

在城市上位规划中,基地内设置T字形河道,连接洙泾河风光带,为后续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功能定位

太仓校区一、二期工程包括21万平米的教学区和11万平米的宿舍区,三期工程包括4万平米的教学区。项目将成为集学习、研究、创业、社会互动于一体的的多元共生校园平台。

(1)融合创新式教学区

教学区总建筑面积为15.2万平方米,包含融合式教育、创新平台及学习超市。设计核心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以资源共享为契机的跨学科研究。

(2)产教共生型行业学院

行业学院总建筑面积为7.8万平方米,包含物联网、人工智能、产金融合、文化科技、城镇化建设、机器人制造、智能生态学院七大板块。

行业学院是由行业、企业、政府共同参与,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应用型的专业学院。作为学校和企业的纽带,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3)配套完善的辅助设施

校区配套功能涵盖学习类、生活类及运营类三大板块,强化了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3 教育建筑发展趋势

传统的学校建筑是围绕 “教育者”施教的需求展开,所有的空间构成、场所大小及室内外设施都以老师开展教育活动为设计立足点。而未来的学校建筑是以 “学习者”的需求为主导,积极创造更丰富多元的物理空间,为课堂学习、社会活动及科研创造提供场所。通过研究资料案例发现未来的大学建筑应兼具以下几个特点:

(1)共享空间与教学空间并重

未来教育建筑更注重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较传统设计,更注重入口、门厅、餐厅等交往空间的环境塑造,并把这些空间与教学空间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自助餐厅会被开放式咖啡厅取代;通过移走杂乱的储物柜,使走廊变的更加宽敞明亮。一系列的空间优化能最大限度的丰富学习时空、研究模式、生活体验,打破单一化的教育组织形式,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1]

(2)开放式校区管理模式

将学校设施向家庭和周边社区开放,把原来封闭的学校变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学校积极为社会服务,同时也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校园规划在宏观上开辟了“开放型”设计的途径,为教学与科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微观“开放型”规划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2]

(3)流动循环的环状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楼布局模式多以串联式和核心式为主。各学科交流互动局限性大,教学资源没有达到时效性互补与平衡。环状教学空间促进了各学科间资源整合与共享,创造了兼具连续性和可拓展性的交流学习空间。[3]

4 规划分析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权威社会的“树根模型”到形成一整套规则体系的现代性“簇根模型”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对应,高等教育也从古代的百科全书式授课模式发展到现代的多学科组团模式。

从环形城市结构发展模式中得到启发,将“环簇型”模式引入到整体规划设计中。“环簇型”空间结构模式是一种无主中心的均衡式多中心结构。[4]这种模式有益于加强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扁平化、多元性、融合式的有机组织模式。

(1)融合共生的环簇型规划结构

融合共生是设计太仓校区时秉持的核心设计理念,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设计的切入点。集约型的建筑组合对周边的环境影响最小,但建筑本身与环境缺少互动。以相互联系的环状空间布局代替传统的的集约式块状核心式布局,以圆环串联起各功能,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

通过环状建筑划分内外空间,由外部开放于城市的公共空间过渡到内向私密的校园景观。

圆环和环内圈的低层部分将主要作为以学习超市为主体的融合式教育和创新平台,其余的U形体量主要为行业学院,连同校园公共设施和生活区,共同形成未来大学的总体构架。

(2)扁平化链接的核心

学习超市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为学生、企业和社会创建一个集聚、整合和共享西浦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环境,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

大圆环是学习超市的主体,是一座360度不间断的共享教学设施。圆环与外围的各个学院及服务于教学的功能用房都拥有便利的联系,同时也作为学院之间的联系空间。

在这个360度的学习超市中,学习空间无处不在,不仅包含各种教室、讨论室,也有许多舒适的开放空间,供师生和企业交流讨论。

二层滨水平台是自由可达的室内学习空间的延伸。沿河通过架空的底层进入圆环内部,视野豁然开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空间体验犹如进入学习的桃花源, 可在此尽情享受与自然融合的学习氛围。

(3)场所精神建筑与景观

水是知识的象征,也是校园里重要的景观元素。设计保留并重点设计了场地内的水系。原本T型的河流改为Y型,一方面是为了与建筑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尽可能为每个建筑创造亲水的界面。

滨水岸线的设计处理柔和自然,尺度宜人,呼应桃花源的意向,沿河岸种植桃花林。在首层和二层设置环通的跑步小径,使人们在运动中感受到建筑和自然的有机融合。

“场地特定”是从场地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出发,结合景观设计出丰富独特的建筑体量,创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5]取意太仓的江南水乡,结合最新的建筑材料科技,应用于建筑立面,既满足教学建筑的采光需求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外立面形象,新颖而具有识别性。

教学区沿地块四个界面各设计一个入口,其中南入口正对城市主干道,为形象入口,我们设计了一个媒体盒子,融入宣传与展示功能。

(4)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概念被引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的整体设计,种植屋面既起到防水、保温、隔热的物理作用,同时兼具生态环保的功能,能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缓“热岛效应”、降低大气污染、节省能源、截留雨水、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有效途径。

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5 结语

在技术促进学习及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人们的学习方式,正突破原有学习空间的局限,延伸、拓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泛在学习、社交学习、智慧学习等,日益成为人们践行的学习方式。

未来的大学建筑设计通过开放的校园规划、丰富的共享空间,营造多维度、多元化、多时空的学习环境,加强社会与学校之间、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于生活中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春苏. 浅议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3(08):91.

[2]赖维铁.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探讨——兼谈我院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1990,9(7): 45-52.

[3]刘巧英. 浅谈高校共享空间的构建, 2016, 7: 73-77.

[4]潘爱丰,林凯旋 黄亚平.“ 环形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 2013(11).

[5]千叶学. 从“场地特定"到“场地决定"—建筑之于场地的可能性,新建筑 2014, 4: 47-50.

论文作者:王晓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4

标签:;  ;  ;  ;  ;  ;  ;  ;  

大学建筑设计模式探索论文_王晓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