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主观因素及对策论文_李焕京

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主观因素及对策论文_李焕京

李焕京 栖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5309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致,所有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等。

关键词:中职学生 就业 不稳定 对策

造成部分学生就业不稳定,有工作条件、工作待遇、气候环境、饮食起居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学生个体主观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就业不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针对这些因素,有的放矢地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教育。概括起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心理素质训练。

近几年的中职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这些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生活在父母的重点保护之下,他们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对于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来之不易,除了字面上的感知外,没有更深的体验和感觉。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和经历,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也不论困难是大是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学校教育就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磨砺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是自信心的培养。

缺乏自信心是中职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中职素质教育发展与中职生自身成长的主要瓶颈之一。重新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是中职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培养中职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其次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要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用表扬,慎用批评;第四,要开展以多侧面、低起点、广参与为原则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用成功激励学生去追求更大的成功。

三是适应能力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职生毕业后刚刚离校,大多思想比较单纯,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有时因专业不对口而带来的就业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加之学生知识面窄、技能不过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竞争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工作、生活,于是选择了逃避。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说,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什么专业,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毕业后第一次就业质量如何,很多时候对学生的就业前途影响并不大,影响大的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及意识的培养。适者生存,适应能力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学校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提高学生生存适应的能力,这是稳定就业的关键。

四是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目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创业能力不强,更缺少吃苦耐劳的历练。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的分配安置上,习惯于等、靠、要的方式,缺乏自我创业的意识。他们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但对吃苦耐劳有恐惧感,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在就业上想走捷径,幻想成功的道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很多职校生被一种不切实际的目标所指引,希望通过二、三年甚至更短时间的职校教育掌握一门赖以生存的专业技能,获得富裕美满的物质享受。他们既不满意自己的现状,又缺乏奋发图强的精神,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行走于希望与困惑之中。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创业教育的主题班会,采集制作并播放学校历届优秀毕业生勤劳致富、自主创业的录像片,请自我创业成才的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等措施,激励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成为开拓型人才。

五是责任意识教育。

是否具有负责精神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品质之一,因为它可以派生出其他许多健康的人格特质。一个拥有责任感的人,往往能激发和实现自身的潜能。据我们的调查和观察,发现在就业上不稳定的学生责任意识普遍较差。反思学生当中存在的对他人缺乏关心、对父母缺乏感激、对集体缺乏热情、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对未来缺乏思考等种种不良表现,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乏最起码的责任感。导致中职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保护、学校教育手段的不力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个体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内因,市场经济下的新价值观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根本原因,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跟进程度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学生就业需多方共同努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奋斗意识、责任意识和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家长要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在学生实习就业后应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不能学生一诉苦就不问青红皂白到学校质询;学校应加快职业指导教学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岗前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的培养;社会更应加大法规建设,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论文作者:李焕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主观因素及对策论文_李焕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