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战略与亚洲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导向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301(2000)01—0025—(03)
1997年7月,泰国铢在遭受大规模的投机影响下, 造成其巨额的贬值。在这一突发事件的波及下,亚洲一些国家(地区)货币竞相贬值,由此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由于金融危机转化成经济危机的自然延伸,给亚洲的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不但打乱了各国(地区)经济发展计划,降低了发展速度,使各国(地区)确立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使各国(地区)社会财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在印尼还出现了政局动荡。时至1999年7 月,亚洲金融危机经过两年的释放,虽已得到较大的缓解,亚洲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但对引发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值得探讨。
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关对危机原因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经常项目赤字、货币投机的冲击、资金外流等,但这只是些外部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所推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本身的弊端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失误所致。
60、7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目标,针对原来在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所产生的种种问题,转而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具有比较利益的出口产品(部门),改善资源(要素)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在一个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市场狭小和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的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选择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四国的经济腾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步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出口导向战略的缺陷也在日益显露,加之各国(地区)在推行这一战略中措施失当,直接酿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那么出口导向战略引发的哪些问题导致了金融危机呢?
首先,出口导向战略导致了对国外市场的严重依赖,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开发。
亚洲的一些国家(地区)近几十年来所奉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是以国外市场作为市场结构的重点,而国外市场又常常以发达国家市场作为出口的主要对象。这一战略之所以在70、80年代取得了成功,主要得益于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一,80年代之前影响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但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这些传统产业逐渐退出市场,亚洲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地区)传统商品的进入,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补充”。第二,80年代之前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比较少,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热衷于进口替代战略,相对于这些少数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地区)而言,发达国家的传统产品市场具有很大容量。因而,首先选择出口导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发展本国(地区)经济。
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这种有利条件于90年代后已不复存在。一方面,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相继建立带来的贸易效应,以及近年来欧美新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使出口日益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长,传统产品的份额下降,因而传统产品的市场相对缩小。此外,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都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加入了传统产品供给的行列,并且初级产品的技术进步使每个出口国的供给能力成倍增长。这时,亚洲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长不仅要受到发达国家对手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手竞争,象中国、东欧乃至非洲国家相继加入了竞争者的行列,这就必然产生“拥挤效应”,出口增长乏力,赤字严重,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日益弱化,长期赖以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丧失。
其次,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中,盲目追求利用外资的数量,而没有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出口导向”意味着对外资流入的鼓励。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促进产品出口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出口加工和投资制造业,但由于国内储蓄率远低于投资率,资本积累的绝对数量有限,因而只能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资金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亚洲的这些国家(地区)为吸引外资,便采取盲目提高利率和开放本国金融市场的做法。
第一,就世界资本市场而言,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信用等级都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利率条件下难以吸引国际资金,因而要想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借款只能付出更高的成本——提高利率。第二,资本的本性是追求“自由”。因为“自由度”越高、限制越少,资本的获利机会就越多,风险越小,实际收益就越高。因此,如果没有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就是有高利率也不一定能引来外资。例如,不允许外国资本把利润汇回国内,不允许外资自由进出,不允许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不允许外国居民开立外汇帐户等,都有碍外资的进入。但是,金融市场开放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各国的不同情况,而亚太各国和地区,为吸引外资,竞相放宽吸引外资的条件,没有选择时机地开放国内金融领域。如在泰国,为了建成东南亚地区金融中心,几乎开放了所有方面。1992年以后,泰国基本上放开了外汇管制,采取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把大额的泰币流动管理权交给商业银行,央行不加任何管制,而且为吸引外资,规定非泰籍居民也可持有泰铣帐户,泰国企业也可举借外债。这种盲目引进外资而不严加监管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从而出现了亚洲一些国家(地区)的外债失控。在危机发生前几年,每年大约有1000亿美元的资本注入这个地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潜伏着金融危机。
亚洲的这些国家(地区)不仅外债比例相对过大,而且外债结构也不尽合理,短期外债比率偏高。1996年,在泰国的资本流入总额中,50%以上属于短期资本,在900亿美元的外债中,短期外债达到370多亿美元,占其整个外债的41%左右。在外资的流向上,各国(地区)的外资流向大多由以前投资工业转而向房地产和证券行业。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交易不活跃,积压严重,地产商资金周转失灵,造成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低下,坏帐剧增。
这种大量短期资本的注入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就投资获利,而一有风吹草动,那些投资证券市场的“短期热钱”最易大量流出,从而诱发金融危机。资本大规模地流进流出,不仅会导致货币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也会导致整个经济的不稳定,尤其资金的大规模抽走,往往是导致市场萎缩和经济萧条的一个主要因素。据估计,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资本大规模从这个地区流出,约有1150亿美元从韩、泰、菲、印尼、马流出,同时银行放款也减少880亿美元。由于资金的撤离, 银行减少或停止提供贷款,使一些国家(地区)的经济陷入严重萧条之中。
其三,出口导向战略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造成产业结构的失衡。
亚洲一些国家(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是与日本70、80年代向这些国家推行“级差转移”式的直接投资有关,即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国内劳动成本上升而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因而将一些传统工业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低档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东南亚各国,由此形成了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导向的产业结构,发展起了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加工业和中低资本技术型的制造业,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在70、80年代曾给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奇迹。
但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市场的变化,这种出口产业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了。1996年韩国的贸易赤字主要来自对日本、美国、欧洲的贸易,分别达151亿美元、115.5亿美元、59.56亿美元, 出现了出口主导市场结构的“拥挤效应”。在这种形势下,应及时改变资金尤其是外资投向,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低附加值的粗加工型向高附加值的资金技术集约型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素质,开拓新的经济领域和市场,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由于亚洲前些年因经济发展过快,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因此,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但是,这些国家(地区)都未能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投资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股市和消费领域,出现了产业畸形化的趋势。这种投向的偏差,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未能及时对本国(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质量提高,削弱了本国(地区)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不但严重地削弱了本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基础,而且这种投资模式直接孕育了“泡沫经济”。以投资于房地产为例,房地产业成为各国近几年投资的重点行业,1996年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贷款总额的50%,高级住宅、酒店严重过剩,导致目前泰国的房地产空闲率达20%,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情况也是如此,出现了大量的房地产积压。因此,地产商资金短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资金周转,造成银行呆坏帐激增,导致经济增长中的泡沫成份过高,使实物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抵制,一旦“泡沫”破灭,必然导致一些银行及金融机构相继倒闭。这次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染,原因在于不少国家都曾患有“泡沫经济症”,没有免疫力,正如美国《新闻周刊》于12月18日刊载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的那样:“亚洲的问题实际上开始于80年代脱离现实的泡沫经济”。
其四,在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中,没有及时建立起一种实际有效的汇率机制。
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有效的汇率机制无疑对这一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外向经济的发展,都采取了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如在韩国,政府规定韩元与美元挂钩,韩元汇率波动的幅度在中心汇率上下2.25%。泰国在采取的“一蓝子货币”钉住汇率制度中,美元所占比重占80%,实际也是执行的以美元为目标的钉住汇率制度。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在70、80年代美元处于弱势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有很大帮助。可是,90年代后,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多年的繁荣,美元对几种主要货币大幅升值,这些国家(地区)的货币则呈现币值高估,加大了出口商品的出口成本,出口竞争力便相应削弱,国际收支赤字上升,本币贬值压力增大。此外,这种钉住美元汇率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政府为维持这种汇率制所导致的高估了本币对外币价值,亚洲一些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为保持本币对外币的稳定,必然提高利率。如1990—1997年,3 个月期的泰铢利率就比美元同期利率高出6%。这尽管吸收了大量短期资金, 但因各国(地区)的监管机构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差,结果加剧了国内金融动荡的可能性,一旦国外资金抽走,货币市场便会出现剧烈动荡,因此,通过提高短期利率抵制资金外流和吸引外资来实现汇率稳定是一种非效率的宏观经济措施。
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中,在允许外国资本自由注入的情况下,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汇率机制,汇率决定不能反映对外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钉住汇率制度对于允许巨额国际游资进入来说是一种不稳定、动荡的无效机制。
总而言之,表面上看,亚洲金融危机似乎是一个国际游资投机问题,然而其根源则是几十年来所推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本身的弊端的日益显露及其在实施战略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失误。截止1998年8月, 亚洲金融危机已持续一年多的时间,其间,无论是属于“重灾区”的泰国、印尼和韩国,还是受害较小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在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一方面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危机恶化,一方面再次开始调整发展战略,以此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吃一堑、长一智”,亚洲的这些国家和地区首先对引发这场危机的主要领域——金融业,大刀阔斧地展开了改革和调整。
[收稿日期]1999—01—06
标签: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金融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泡沫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