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课程的“家文化”德育活动整合实施论文_潘东峰

基于国家课程的“家文化”德育活动整合实施论文_潘东峰

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322200

一、“家文化”提出背景

我们郑宅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坐落于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家”所在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江南第一家”受三朝旌表,创造了十五世同居共食、300年不分家的传奇,无论是孝义治家,还是廉洁为官,都在教育郑氏子孙要忠于家族、忠于国家,我们认为这正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也是郑氏家族令人称赞之处。2003年9月,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来“江南第一家”考察,对郑氏家族作出了16字的高度评价,说他们做到: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爱家爱国。作为当地的教育学校,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江南第一家”优秀的家国情怀,让“江南第一家”文化的DNA,渗透到每一个郑宅孩子的骨髓里,这是我们学校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而,我们学校提出要打造“家文化”这一文化品牌。我们的“家”是源自“江南第一家”的家元素,包含“小家”和“大家”两层含义。我们认为,所有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个体的家是“小家”,学校则为 “大家”。在这里,我们的学生、教师、家长、后勤员工融“小家”入“大家”,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相亲相爱,互相负责。举个例子,我们的后勤员工也认识到自己在学校工作,担负有育人职责,提出要“练好技能,服务家人”的口号。我们大家依托“江南第一家”的优秀文化,共生长、同发展,然后逐渐树立“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家国情怀,其内涵包括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国家为枢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体现出来的“忠孝礼义信”的思想品质,它相对应属于态度意识、感恩意识、文明意识、服务意识、规矩意识等范畴。所以培育“忠爱兼备、孝义并重、礼序同行”的郑宅学子是我们学校追求的育人目标。应该说,对照《中小学德育指南》,我们的育人目标完全契合其提出的德育目标。

二、“家文化”德育活动内容整合:好习惯培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仔细研读国家课程就会发现,《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应该统领着我们一切德育活动的方向!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基于国家课程来因地(人)制宜开展德育活动,把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有机融入到国家课程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在充分解读国家课程教材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地域和学校特色,围绕“家文化”,我们对原先的“十大好习惯”重新进行了梳理和细化,整理出了“江南郑小基于国家课程的十二大好习惯”,形成了“小习惯,好品德”培育清单,并结合品德课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制订了好习惯培育细则。

每月好习惯的落实以项目承包制的方式,由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德育组长为项目承包老师,强化好习惯培育,脚踏实地地每月落实,做到月初细化标准、月中每周跟进、月末达标考核。

三、“家文化”德育活动途径整合:课内外结合

通过仔细研读《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课程,我们发现教材本身就是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学时应该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中来。以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为例,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我和我的家人》、《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从引导学生感知“家”的含义入手,到学着感受家人的爱,再到通过学习整理、做简单的家务活等一些小本领反哺家人的爱,循序渐进,以达到“知”、“情”、“行”合一。围绕课程目标,品德老师们在课堂中以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通过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大人的劳动、学着整理衣服等实践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家”的概念,用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应该说,孩子们参与度非常高,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以及课内外的整合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四、“家文化”德育活动评价方式整合:孝义值存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在我校“孝义之星”是学生评优评先的前提条件。以往,我们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重结果轻过程,只在期末评定一次,且获此殊荣的比例很小,让人感觉高不可攀。2017学年开始,我校改革“孝义之星”评价机制,与好习惯养成紧密结合,重过程评价,人人都可以参评,也可以评到。存折一般储存的是金钱,但是我们的“孝义存折”储存的却是美德,这是更高的一种品质,通过规范使用“孝义存折”,并在此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评选各级各类“孝义之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校形成良好学风,主要体现在:

评价维度更多元:从“孝长辈、敬恩师、爱同伴、馈社会”四个维度涵盖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些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导向。

评价尺度更个性:学年初,全体学生自主申报“孝义之星”类型,然后践行孝义小举动,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同伴、家长、邻居等,每个季度评价汇总一次。

评价过程更开放:期末根据申报类型、累积孝义值的大小,进行最终的“孝义”之星评选,评选流程——家庭自荐、同伴互评、邻里参与、教师把关。

德育在于课程,德育也在于行动、在于细节,在于榜样。应该说,我校基于国家课程开展的一系列“家文化”德育整合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江南学子们重拾“郑宅味道”,正朝着“忠爱兼备,孝义并重,礼序同行”的目标不断前进!

论文作者:潘东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基于国家课程的“家文化”德育活动整合实施论文_潘东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