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开放式地理新课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新课程论文,开放式论文,开发利用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地理教材,发挥地理教材的功能
地理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建立在对地理教材的充分有效地利用基础之上。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个体,也不仅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的文本,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借助地理教材这个平台和范例,主动理解和建构,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教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地理综合素养。
地理教材中的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客观属性,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对象。同时,这些知识也具有主观属性,是人类主观认识的成果,因而也可以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构建。如果教师仅仅把地理知识当作纯粹的客观对象来学习,就容易把知识演变为唯一的结论或真理,导致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简单的传授标准答案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只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异军突起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得地理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些都为地理课程资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动力,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理教材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更不能等同于课程本身,或者说课程与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地理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扩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支撑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转变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等,从而实现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倡导和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全盘否定,也不是指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因为在教与学关系上,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在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于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弱化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的学习过程演变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就大大地减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规划性),有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学习强调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性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了时代精神,有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品质和素质,也就成为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创设学习情境,拓展学习空间,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对其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
三、开展丰富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地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自主、创造等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知识技能,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不断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地理兴趣与爱好、良好的合作精神与意识、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以及独立的人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地理学科兼有人文和自然两大学科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既可开展资源考察、环境监测、规划开发,又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还可以进行地理制作、地理实验等。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乡土地理资源,把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载体,注重地理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新课程。
乡土地理所属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如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区位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地理因素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灾减灾等地理基础知识,以及地图绘制、地理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都可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四、及时捕捉和合理利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共同构建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设计,涵盖了教学目标、内容、进程、方法、手段和情境等诸多方面。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的、稍纵即逝的资源,是教学过程中的弹性与“留白”,是“没有预约的精彩”。地理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而地理教学是预设的结果。但地理教学又是一门艺术,是活生生的个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动态、生成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过程,因此生成性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征。随着地理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问题不断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兴趣也更加高涨,这是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教学中的生成性,而是为了使生成性更具有方向感和成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缺少课程资源的合法决策权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困惑、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都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地理教学过程被缩减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了,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制了。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乃至错误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教师应该及时准确地捕捉、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民主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显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在地理课堂上不断生成新的有效的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过程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当教学中出现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资源意识和识别能力,只有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教师才会使自己具有不凡的教学智慧和不断提升的教学能力。
可以说,生成性是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如果说,传统课堂教学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教学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五、开发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既重视课程发展的结果,又突出课程发展的过程,它突破了教材的制约,极大地拓宽了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的范围。根据学校特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地理校本课程包括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地理基础性校本课程是指传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这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它涉及到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革新两个方面,由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策略构成。其中地理知识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法通常是改编、拓编和新编教材。地理学习策略校本课程是指与地理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于专门地理学习策略开发的课程,如地理读图绘图策略、地理实验观察策略、地理考察调查策略、地理记忆策略、地理听课策略等。
地理丰富性校本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它主要包括:一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唐诗宋词中的地理知识、地理游记欣赏、怎样游山玩水等。这类课程的核心目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广博知识的方法;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和意志力,锻炼品质的课程,如著名地理学家成功案例分析等;三是广泛适应社会生活的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即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小区域地质考察、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图绘制、学具制作等。
地理发展性校本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重视学科的学术性、前沿性,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提升学科能力的课程。如天文地理之谜探究、地理知识竞赛辅导等。二是指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课程。如地理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地理小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小流域治理、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世界热点地区与政治经济格局分析等。发展性校本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尽管它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