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扩张与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战略_商业论文

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成本论文,规模论文,企业发展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零售业正处在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轨变革时期,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加快,零售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市场竞争的态势将日趋激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是,如何使我国大中型零售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低谷,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并立于不败之地?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向规模要效益,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大中型零售业长期发展的战略。

一、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从微观经济角度讲,产品单位平均成本会受到生产与经营规模的影响。如果生产与经营规模太小,劳动分工、生产与经营管理就会受到规模限制,产品的单位成本会比较高。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这种限制会减少,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例如增加一倍的要素投入使产量增加一倍以上,见图(a), 这就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产品的单位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这时规模报酬会达到顶点,即最佳规模。当厂商与商家继续扩大生产与经营规模时,产量增加的幅度将逐渐下降,直到等于规模扩大的幅度为止,如增加一倍要素投入刚好增加一倍的产量,这就是规模报酬不变,如图(b)。当厂商与商家在达到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后, 仍在继续扩大生产与经营的规模时,单位平均成本会因规模过大、管理紊乱、信息滞后而上升,产量增加的幅度将会继续下降,最终使产量增加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如图(c)。 如增加一倍的要素投入量带来的产量增加不到一倍,这就是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由此可见,生产与经营规模既不可太小,太小会规模不经济;也不能盲目求大,规模太大会使管理越来越复杂,使管理效率下降,浪费现象随时可能产生,规模报酬将会出现递减趋势,同样会规模不经济。所以,厂商与商家的生产与经营规模都必须适度,即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每单位产品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时的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是,至少应该使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不变是指规模增加幅度与收益增加幅度相等,并尽可能使规模收益递增,而不能使规模收益递减。如果生产与经营规模扩大到使规模收益递减,就表明此时生产规模过大了,应及时缩小规模,进行结构调整。适度规模取决于厂商与商家的技术、管理与经营水平和市场条件,其大小没有唯一标准。各企业、公司等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来寻求适度规模经营。

二、零售业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1.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流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是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所决定的。这就要求零售业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市场、大流通的适度规模经营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万多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 而它们创造的产值却占全国工业产值的45%左右,为流通领域提供着数万种品牌的商品。这说明我国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拓展,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总量也会大幅度增加,社会全体成员的消费规模在不断扩大。改革初期的198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仅为2140亿元,而199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为24614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11.5倍。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与流通、消费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分散的、单体的、规模较小的零售商业企业很难满足与适应这种迅速发展的需要。只有组建大型商业集团,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担负起社会化大流通这一重任。

2.竞争局面的需要

适度规模经营是目前国有、私营、外资三足鼎立竞争局面的需要,它有利于发挥国有商业的群体优势,增强大中型商业的综合实力,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

目前,大中型零售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润普遍下降。利润下滑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目前流通领域形成的国有、私营、外资三足鼎立之势,即私营与外资商业抢滩国内市场对国有商业所形成的竞争态势不无关系。如1997年8 月全国商品销售额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国有商业为1.8%、集体商业为6.4%,而私营与外资商业为20%以上,大大高于国有、集体商业的增幅。然而,在增长速度的背后是外资、独资商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先进的管理、符合世界消费潮流的现代营销方式,给国内商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1995年全球500家大公司排行榜中,零售业占47家。这47 家零售业均拥有数以千百计的店铺,年销售额总计超过8800亿美元,年利润总计为170亿美元,其中,年销售额超过500 亿美元的有2 家, 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的有12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有40家。而我国1995年50家大型零售企业年销售额仅为499亿元,其中年销售额约30 亿元的只有1家,超过10亿元的有21家,5~10亿元的39家。应该说,这和过去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国外大型零售集团相比,我国商业的规模效益、组织化程度还相当低,远不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随着流通改革的深入与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在即,可以预料,国内零售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更加白热化。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局面,我们的战略抉择应该是:走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之路,以资本运营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连锁、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组建我国零售商业的“航空母舰”、“联合舰队”,发挥国有商业的群体优势,增强与外资、独资商业的抗衡能力,积极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

3.企业效益的需要

适度规模经营是零售商业实现低成本经营、高效益产出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从企业内部分析,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零售业的经营要素主要有资金、商品、人才、信息、设施等。客观地讲,一个单体企业的流通力要素在运营过程中不可能是最佳组合,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撼。实施适度规模经营,能使各经营要素达到合理配置。首先,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各企业必须在总部或核心层的调配下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这就在客观上将各经营要素进行了合理配置,使原有分散进货、小批量销售变为大批量、大规模的购销活动,使原有分散经营与管理变为统一管理与经营,减少了内耗,降低了机会成本,节约了单位成本费用。其次,适度规模经营要求零售商在购销活动中必须在时间与空间上相对集中。相对集中的购销活动,使参加交易的供货商与零售商的人数、次数也因此而减少,进货的批量相应增大,价格因批量而降低,这就大大缩短了进货的路径,节约了采购成本,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企业能以较低价格占领市场,赢得顾客,获取规模效益。最后是适度规模经营由于能做到集中与批量进货,使得供求双方可以通过大型谈判来解决供货问题,或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商品供货系统进行网上供货与营销,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对一谈判所带来的购销漏洞与营销道德问题,堵住资金的流失,净化进货渠道,保证商品质量,赢得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

4.消费者的需要

适度规模经营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上升的需要,有利于实现我国零售业多来未实现的“顾客第一”、“顾客满意”的宗旨,建立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型商业业态。

经过1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异质性明显凸现,消费需求已从过去单纯重视使用价值转变为既要满足使用价值的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消费质量提高的要求。在购物消费活动中,不仅要求购物方便,并能一次购齐所需商品,而且也要求购物环境宁静优雅,以满足身心享受;不仅要求商品多样化,商品货真价实,而且还要求提供各种商品信息与优质售后服务……。面对消费者消费活动中的新需求、新观念,可以肯定地说,小型的、单体的商场(店)是无法满足的。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向我国零售业提出了一个严峻且现实的课题,即零售业的发展应向汇纳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以实现购物休闲、美食、售后服务等具有综合功能的商厦方向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那些分散的、单体的零售店,通过兼并、股份制改造、收购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大型商业集团或连锁公司,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三、我国零售业“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战略的思路

我国大中型零售商业过去一直是以追求单体规模为目标的。这种单纯追求单体规模扩张的势头在近几年膨胀到了极点,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各地盲目追加资金新建、扩建大型或超大型商场的数量,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目前仍呈发展之势。这种追求单体规模发展的行为结果是商业建设周期长、成本费用高、浪费大,企业债务累累,使收益呈递减状态,导致规模不经济。显然,盲目追求单体规模扩大,不一定能产生规模效益。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规模产生一定收益。但当规模过大特别是单体规模过大后,会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反而产生收益递减。只有通过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或强强联合,组建商业企业集团,走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才有可能使成本费用最小,交易费用最低,产生规模收益。

1.调整零售业组织结构

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表明,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企业扩大经济规模,角逐世界市场的一把利剑。进入90年代,这种角逐将日趋激烈,大集团在竞争中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从发达国家来看,大企业集团的生产总值已占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值的40%,并控制了50%的世界贸易、90%的高科技和75%的国际技术转让。现今正大量以资本和产品向世界市场渗透,获取超额利润。如世界零售巨商美国的沃尔玛1995年在全球的销售总额为936亿美元,利润为27.4亿美元。而我国国有零售业销售总额1996 年才6787亿元,约827亿美元。可见,商业企业规模化程度低、 交易成本高是制约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国有大中型零售业具有一定实力并与外资零售业抗衡,就必须调整商业组织结构,以资本营运为纽带,组建股份制商业集团,走“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之路。具体来讲:第一,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股份制的集团公司,根据各子公司参股、控股的份额大小,形成企业集团利益共同体。第二,以母公司为主体,对各子公司实行优化组合,资产重组,形成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体系。第三,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形式,实施强者收购弱者、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形成企业集团的控制体系。第四,以名场名店为龙头组建控股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对集团内各子公司实施统一店名、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管理,发挥大型零售业的优势与影响,形成以集团核心层为主体的经营管理体系。总之,通过组建股份制商业集团,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2.发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大市场、大流通基础上的现代商业经营形式,其实质在于适度规模经营。当前,各国的连锁无论是正规连锁(RC)、自由连锁(VC)还是特许连锁(FC),普遍具有相当规模,拥有一定数量的连锁分店。据资料报道,美国在零售业大变革的60年代和70年代,单体商店所占比重由1963年的63%下降至1977年的52%,同时拥有100个以上连锁店的公司由同期的15.8%上升为26.9%。 进入90年代,连锁业迅猛发展,1995年全球销售额最大的47家零售巨商中的前5名,平均拥有分店数为3753家,如沃尔玛为2943家,凯玛特为3830 家,梅维乐公司为7400家,日本“7—11”拥有6000家。 与国际零售业相比,我国零售业连锁化程度太低,经营规模太小太分散,单体店铺太多,远没形成规模经营之势,缺乏与世界巨商抗衡的实力。据统计,我国现有700多家连锁企业,但平均每个企业只拥有约14家店铺, 就是目前最大的上海华联超市也只有100多家。要使连锁出效益, 就要形成规模经营之势。只有网点多、规模大,才能批量进货,才有可能在价格上争取到更多的优惠,从而降低单位商品成本费用,减少交易成本。成本费用与交易成本下降了,经济效益也就提高了,规模经营才能带来规模效益。

3.实行企业兼并

企业兼并是深化企业改革、实行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举措,是零售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有利于零售业提高资本运营的质量,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迅速实现扩张。同时,也为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找到一条出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兼并与收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强强联合。所谓强强联合是指通过合并,充分利用原有企业的经营设施、顾客群体、市场空间实行优势互补,组成“联合舰队”。这种强强联合是当今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方向,如美国沃玛特公司在1993年就收购了另一强者凯玛特公司所属的帕斯(BTS)公司的50多个会员制货仓式连锁店, 使其成为当今规模最大的零售巨商。在国内,如北京西单商场集团与友谊商业集团组建为拥有总资产15亿元的北京西单友谊集团也当属强强联合。二是以大并小、以强兼弱。即利用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与微利的小型企业,连同企业债务、人员、网点场地一起并入,重新调整经营结构和网点布局,使企业不断以低成本实施扩张,增大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如武汉商业集团可算是以大并小、以强兼弱,实施低成本扩张、规模经营的典范。

4.注重相关业态发展

商业零售业最了解市场信息和居民的消费需求,并肩负着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重任。同时,也是国家对市场与消费进行调控的调控器。没有流通,则生产与消费将会停滞。因此,商业零售业任何时期都不能丢掉“主业”,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切忌千店一面。其次,在保证“主业”的同时,应大兴副业,即资本运营。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大胆向科技、生产、外贸、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拓展,形成科、工、贸一体化的流通产业,组成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的大型商业集团,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再次是创立商业自己的品牌(PB),即自有品牌商品,这在发达国家的零售业中相当普遍。如美国超级市场销售的商品40%是PB商品,又如英国在1992年至1993年的一年时间内,PB商品销量已占零售总额的14.8%。PB商品之所以如此倍受商家与消费者青睐,是因为PB商品减少了流转环节,降低了成本费用与交易费用,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异质的需求。最后是应注意相关业态的发展,通过发展新兴业态来拓展零售业的经营渠道,壮大企业实力,使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

标签:;  ;  ;  ;  ;  ;  ;  ;  

低成本扩张与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战略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