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陈怡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陈怡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些年,全国各地屡有工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进行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的内涵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质量的目标的实现方针,制定出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策略,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从而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

(2)组织和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对质量、计划、财务、人力等进行管理,为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项目管理者作为质量管理的制定者,在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以相关制度为原则,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配置,积极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2、项目施工阶段划分

2.1施工策划阶段

项目施工策划阶段主要分为两大内容:一是目标策划,二是方案策划。

目标策划:目标策划就是对施工项目想要达到的效果和标准进行确定。施工质量管理在目标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总目标确定、分目标确定以及施工指标确定。分目标确定工作包括方案目标、技术目标、过程目标以及要点监管目标等。施工指标确定需要根据施工内容制定详细的指标限制。

方案策划:方案策划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的选择、器械的选择、工序选择以及组织形式等。施工质量管理要求在方案策划时除了上述工作外还需要编写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并不是唯一的,首先由施工单位根据项目特点罗列不同的施工方案,随后对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为最终的施工方案。在确定施工方案后,施工单位还要以以往的施工经验为基础,对所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比如方案的工期设计是否合理、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是否可行、施工安全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企业现有设备情况等。同时,施工单位还得对确定的施工方案的各项造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预算工程总花费以及各分项划分、辅助设施花费、人机花费等等。

2.2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是现场施工正式实施前的必要准备,是后期工程建设项目是否能顺利完成的关键。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物资准备、人员与组织准备、场地准备等。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物资准备时要以环保为理念,科学、合理地选择环保材料和施工器械等。在环保材料选择时可以使用废弃物加工而成的二次使用建材,也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在施工器械选择上尽量选择噪音少、工作效率高、能耗低的设备。

人员与组织准备时以满足项目顺利完成为基础,合理安排人员,避免人员过多造成的人员冗余情况,也要避免人员不足造成的设备空置情况。在考虑施工项目组织时,以选择工作效率高、沟通能力强的工作性人才为主。

场地准备包括现场的清理与平整。在正式进行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修正,做好用水、用电准备工作,在满足施工使用的基础上尽量少用临时管线工程,合理布置水电线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施工技术具体实施的阶段,是整个质量管理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来自有关管理者的监控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时期要加强对施工管理过程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基础保障。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确定管控关键点、对项目进行动态监管、实施施工专项措施、更新施工技术以及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等。

2.4施工验收阶段

验收阶段是检验施工前期准备和过程控制是否满足策划阶段制定目标的重要内容。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及有关方面(例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在验收阶段要制定验收计划、人员分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

3.1人员管理

施工最终的实施者是人,所以人对施工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施工中,项目决策者、管理者、施工人员等都是项目的参与者,都直接或借鉴地影响着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树立质量意识,加强人员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人员,他们包括了参与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以及参与建设的其他服务人员。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人的影响包括因素管理者的管理与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水平,操作程序,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等。所有人的主客观因素的问题都会对形成质量产生影响,所以说人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重要因素。施工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但是很多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度的降低成本,导致人员配置不足,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2材料管理

对材料进行领用方面的控制是指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并以此来完成对材料的控制。该类控制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要求工长制定班组签发相关领料单方面的控制,第二个层面是材料发放方面,对于工长所签发的相关领料单方面的控制。材料需用方面的计划是控制的判断标准。超出计划范围的领料需要找出原因,要求项目经理或者相关的授权代理人进行签认才能进行发料。

控制材料在进场相关价格主要的凭借基础是工程在进行投标时候的一些材料方面的报价及其市场方面的信息。材料进场价是由材料的运输费及其材料的采购价共同组成,我们对其展开控制时,应该努力使它处于工程投标时的相关材料报价范围之中。因为,市场在价格方面不断变化。企业单位的管理材料方面的部门,需通过先进的信息手段,对材料在价格方面的信息展开收集,定期对材料在当期的最高限价及其材料在价格方面的趋势进行发布,对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方面的采购展开控制,并且及时在采购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资讯。

3.3机械管理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因素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对施工机械在使用费方面进行控制。凡是在目标施工时期使用的相关租赁方面的机械要单独排列出来。在进行控制的同时,对于使用时间及其单价、使用数量等,人们也需要逐项的对其进行控制。通过采用劳务队进行包干等相应的方法控制电动工具及小型机械的相关购置或者相应的修理,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3.4施工方法选择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要把保护当地环境放到重要的位置。

总结

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工程质量好与坏,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建成及使用时期长,只有合乎质量标准,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3]陈浩林..浅谈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7)

[15]冯斯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广东建材,2009/01

[19]黄庆礼.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广东建材,2008/08

[26]刘德强.浅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

论文作者:陈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陈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