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高坪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56-02
紫杉醇(taxol)是以红豆杉属植物为主要原料提取的一种双萜类化合物,其通过作用于微管系统、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阻碍肿瘤细胞的复制而起到抗肿瘤作用[1]。紫杉醇在临床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下面报告1例在使用紫杉醇后出现一过性四肢肌力明显下降的周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病例。
1.病例情况
患者贾某,男,23岁,以“发现颈部包块5+月”于2016年3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约黄豆大小,无回吸性涕血,鼻塞等,后自觉右颈部包块逐渐长大增多。入院后查体:ECOG评分1分,双侧上颈部扪及多个淋巴结肿大,大的约4.5cm,边界欠清,部分融合,无压痛;嗅觉正常;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眼睑无下垂,眼球无活动受限,眼球外展无异常;口角无歪斜;双侧听力正常。查颈部MRI:鼻咽双侧壁以及顶后壁软组织明显不均匀增厚等改变,考虑鼻咽癌侵及口咽、双侧咽旁间隙以及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查鼻咽镜提示:鼻咽部新生物,病检为低分化鳞癌鼻咽部低分化鳞癌。诊断鼻咽癌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T2N2M0)明确。于2016年3月10日开始予以紫杉醇加顺铂化疗。在治疗前1日晚11点及当日晨5点,分别常规口服地塞米松10mg,使用紫杉醇前半小时肌注苯海拉明50mg、静推西咪替丁0.3g、静推地塞米松10mg,全程心电监测及持续指脉氧监测。当日患者输注紫杉醇240mg后三小时出现四肢肌力下降,查体: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4级,无明显深浅感觉障碍,无畏寒、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无气促、胸闷等不适。立即暂停化疗,急查电解质正常;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80mg、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所检运动神经、感觉传导未见异常,所见肌肉未见神经源性及肌源性损害,双上肢外周、颈髓及皮层运动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隔日患者肌力及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患者一过性四肢肌力下降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第四日继续执行化疗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复查血常规、生化正常后出院。
2.讨论
紫杉醇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具有稳定细胞微管的独特作用机制。该药抗瘤谱广,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恶性头颈部鳞癌等有明显疗效,但也具有较广泛的毒副作用,主要有①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低血压。②神经毒性:表现为轻度麻木及感觉异常,尚可发生闪光暗点为特征的视神经障碍。而其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52%,表现为肢体轻度麻木、触觉丧失、伴有疼痛性的感觉异常。严重神经症状的发生率为4%。周围神经病变集中表现在感觉系统,而较少涉及运动神经系统等其他方面[3,4]。③心脏毒性:可有低血压和无症状的短时间心动过缓。④骨髓抑制:主要为治疗限制性毒性,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紫杉醇所致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有:①注意紫杉醇用药的剂量和周期,以减少各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②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前的预处理。静脉滴注紫杉醇时应选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并将药物过滤后再静脉滴注,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和激素以及延长输注时间可使过敏反应降至最低。③鉴于紫杉醇对心脏的毒性,对已有房室传导障碍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本品治疗时,须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5]。④为预防神经毒性,使用镇痛剂可缓解疼痛症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B1、神经生长因子等效果更好[6]。也有文献报道,采用针刺法对紫杉醇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疗效明显[7]。⑤做好各项抢救预案。
此病例提醒我们,应全面了解紫杉醇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毒副作用特点,采取一系列预防和监控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毒副作用产生,充分发挥其药效学作用。传统的紫杉醇制剂由于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一些研发中的紫杉醇新剂型则不用抗过敏预处理,且在药代动力学、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方面均显示出一定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8]。
【参考文献】
[1]孙燕,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A].见:新编药物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6版.740-741.
[2]赵明月,2014 —2016 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3):536-539
[3]石远凯,抗肿瘤药物[A].见: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6版.716-719.
[4]李荣荣紫杉醇致周围神经毒性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88-90.
[5]吕红霞,紫杉醇不良反应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2):137-139.
[6]吴洪斌.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2):168-169.
[7]郭军,针刺治疗对紫杉醇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的控制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10-11.
[8]徐瑞华.临床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3-64.
论文作者:董伟,张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紫杉醇论文; 毒性论文; 周围神经论文; 颈部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神经论文; 鼻咽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