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求的区域平衡与对策_农民论文

中国粮食供需的区域平衡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粮食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供需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区域性矛盾反映出来。作者通过对全国各区域粮食供给结构及演变趋势的分析,认为:粮食区域平衡中的问题与耕地减少、比较利益差异、地方政府与各行业自身利益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有关,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缓和区域粮食平衡矛盾的对策。

80年代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的增长。对于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推进改革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以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种成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区域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平衡与演化方向,对于全国的粮食增长来说将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工作。

中国粮食供需的区域结构变动

八十年代初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翻开了中国粮食大幅度增长的新的一页,这场改革,通过划小核算单位的形式,实现了农民家庭与承包耕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作为土地占有者的乡村集体在让渡占有权的过程中,取得了集体提留和对国家应提供的粮食贡献,而农民家庭因为有了“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个人的”粮食剩余利润可图,而且在承包期间实现了财产权,使用权与收益权的相对统一,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其经营土地的积极性。这种以追求粮食剩余利润为目标所隐含的激励机制与本能冲动带来了中国粮食生产前所未有的增长,1978年—1993年,中国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8.36%的同时,粮食总产量增长了49.78%,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由1978年的2.5吨/ 公顷提高到1992年的4.56吨/公顷, 如此大幅度大范围地增产粮食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在1980年—1993年间全国粮食产量增长42.40%的结构组成中, 稻谷产量增长了27.0%,小麦产量增长了92.7%,玉米产量增长了64.1%,豆类也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薯类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由于这种不均衡增长,使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稻谷由1980年占全国产量的43.65%下降至1993年的38.93%,玉米则由19.53%上升至22.20%,小麦由17.22%提高到23.31%。鉴于我国南北方的当家粮分别为大米与小麦,也可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南北区域在粮食增长幅度上的差别。

从具体的地区分布来看(参见附表),目前全国粮食产量的55%以上来自于华东与中南两大区域,这种格局在80年代以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因为这一区域土地平坦而肥沃,光热水条件较好,作物一般一年二熟至三熟的缘故。虽然这两个区域的粮食产量在全国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全国一半以上的生产能力。东北、西北、华北由于土地垦殖及对旱涝盐碱地的改造,粮食产量在全国的比重明显上升。西南地区是全国粮食产出比重下降较快的一个区域,这源于云贵藏三省区自然条件较差,土地大幅度增产的潜力有限,四川盆地自然条件虽较好,但土地利用率已很高,故而在全国粮食增长中,西南区的地位并不突出。如果从具体的作物品种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中南仍占全国稻谷生产的3/4以上,但这一比重自80年代以来有所减少,相对来说, 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块的稻谷产量比重有所上升,其中以东北地区稻谷比重上升最快。小麦的生产也主要集中在华东与中南两个区域,华东与华北在全国小麦生产中的比重都在上升。玉米的生产相对集中于华北与东北区域,其中东北地区的玉米生产已占全国的三成以上,带有明显的专门化生产特色。从省际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的产粮大省主要有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993年这十个省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64.7%。可见,我国的粮食主要产自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这种格局也是与我国的自然概貌相吻合的。从作物品种来看,稻谷主要产自江浙、安徽、江西、两湖、两广和四川九个省市,小麦则集中分布于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四个省份,基本上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及周邻区域,1993年这四个省份小麦产量占全国的53.6%,玉米则集中分布于吉林、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河南六个省份,1993年这六个省份玉米产量占全国的63%。

1981年—1993年,在全国粮食产量比重明显上升的省市有京、津、河北、东北三省、安徽、山东、河南、贵州和除青海以外的西北四个省区,共十五个省市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区域,相比之下,南方大部分省份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比重呈明显下降状态,其中,浙江、广东、湖南、四川四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都下降了1个以上百分点,1981年,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含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十一个省市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则为53.1%,而到1993年,同样是这些省市,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却下降至45.11%。

粮食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粮食消费的主要方向是:口粮,食品业用粮,酿造用粮,饲料用粮,由于口粮以外的用粮最终也转化为副食品和肉禽蛋的消费,而这些消费都最终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的数量是区域粮食需求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从8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粮食有了很大增长,从1984年的4.07亿吨增加到1993年的4.56亿吨,但人均粮食产量却始终徘徊在400公斤以下,可见, 人口增长与人口数量对粮食的供求有极大影响,从大区一级人口与粮食的增长变化来看,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人口比重增加,粮食比重增加的区域, 有华北、西北两个区域;(2)人口比重减少,粮食比重亦减少,有华东、 西南两个区域;(3)人口比重减少,粮食比重增加,只东北一个区域;(4)粮食比重减少,人口比重增加,只中南一个区域。从1993年人口与粮食比重来看,东北与华东两个区域粮食占全国比重高于其人口所占的比重,其余几大区域即华北、中南、西南、西北四个区域粮食所占比重均低于人口所占的比重。换而言之,东北、华东地区人均占有粮食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其余各区域人均占有粮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区域粮食的供需状况可以由人均粮食占有量来反映。从1990—1993年各地粮食生产状况来看,我们将人均占有粮食大于400公斤, 350 —400公斤之间,少于350公斤作为三种不同余缺粮食的类型加以划分,由此形成三种类型区:(1)粮食剩余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大于400公斤)有: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湖北、湖南、宁夏、新疆十一省区;(2)粮食基本自给区(人均粮食产量介于350和400公斤之间)有:河北、辽宁、浙江、河南、四川五个省份;(3)缺粮省市(人均粮食产量低于350公斤)有:北京、天津、山西、 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十四个省市区。可见,缺粮区域除了三大直辖市外,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区域和西北、西南地区。

我国粮食区域平衡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如果以人均350公斤作为满足基本需求的粮食标准来看, 我国目前粮食供求能达到基本平衡并略有剩余,但这种满足是在低消费水平上实现的,而且其供给基础受到各种外界因子的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口粮只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20%,饲料粮占70—80%,即使在日本与韩国,口粮也只占粮食总消费量的40—60%,而饲料粮占30—40%,而在我国,口粮占到粮食总消费量的70—80%,而饲料粮占15%左右。在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层次上,我国粮食的供需状况在地区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剩余区与缺乏区相对集中地成片分布。从人均占有粮食的省区分布来看,目前粮食相对充裕的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和东北地区(含内蒙的东三盟),而粮食短缺区域则集中在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东南沿海区域、西南西北贫困区。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得我国粮食短缺区的粮食不足往往要到较远的区域甚至跨越省去采购,从而导致粮食运输线路相对拉长,1993年全国经由铁路运输粮食的平均运距为1176公里,大体相当于北京经太原至西安距离,而全国铁路货物的平均运距只有761公里,过长的运距势必挤占运力, 增长运费并带来运输上的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剩余区与短缺区集中成片分布,一旦发生剩余区粮食受灾短缺区短缺矛盾加剧,难免会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粮荒现象,对此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粮食在区域间的流动以就近流动、沿线流动为主要特色,且在省际之间的粮食交流中,品种调换占有一定比例。比如产粮大省吉林1993年粮食通过铁路净流通1122万吨,其中流向河北、辽宁两省的即占796万吨,占净流量的71%,又比如,通过铁路流向广东的550万吨粮食中,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河北的粮食占近60%,流向四川的粮食中,来自湖北的占1/5以上。从粮食品种省际调换来看,1992 年全国调出小麦的省份有河南、新疆、辽宁、山东四省区,调入小麦的有江西、河南、陕西、青海、湖南、河北、辽宁等省份,调出大米的省份主要有江西、湖南,调入大米的省市有京津沪和海南、贵州、青海等,调出玉米的有吉林、陕西等省,调入玉米的主要有北京、上海、广西、海南等省市。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省际间的粮食调动中,不合理不经济的对流调动对流运输的状况引人注目,比如河南、辽宁既调出小麦又调入小麦,吉林省既调出玉米又调入玉米,造成了运输设施的无效占用与人财物的浪费。

第三,进口粮食主要输往主销区,出口粮食主要来自主产区。近年来,我国的粮食进口以小麦为主,小麦主要输往华北与东北区域的大中城市,提供出口的大米主要来自南方的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份,玉米的出口主要来自吉林,吉林、山东、河南三省的玉米出口占到全国的70%以上,反映了进出口与国内粮食供需在区域上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第四,粮食库存在调节区域粮食供给、衔接粮食产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库存分为农户家庭库存、地方库存和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存三级,粮食库存的多少反映了区域和国家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保护城乡居民生活与全社会稳定发展能否有一个稳定可靠的粮食供给。粮食库存对调节区域之间的产销矛盾,调剂区域之间的品种余缺,平抑市场物价,保证区域内外副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的家庭库存首先立足于保证农民自身的粮食需求,余粮主要用于防止自然灾害和发展家庭养殖业,但当市场缺口较大、粮价上扬幅度较大时,农民也会将余粮拿到市场出售,从而能部分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地方库存主要立足于为各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服务,满足地区内非农业居民和副食品加工业、饲料工业的需要而建立,也客观上起到了保证需求和平抑物价的作用。国家粮食储备库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确保粮食的生产供应和所有的居民能够获取满足基本需求的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粮食储备量占全年消费量的17—18%的最低安全水平线,如降至14%左右,就易于引发粮食危机的危险。建立起保障供应并且运转灵活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既是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经济的一个普遍的组织形式,也是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供给的保障程度还不高的国情相适应的。

虽然目前在全国各省市都普遍存在着以上三级粮食储备体系,但近年来在全国一些城市或区域发生粮食供给困难供求矛盾激化时,国家粮食储备系统首先挺身而出,开仓放粮,保证了市场上的粮食需求,发挥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从而也使得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作用与地位被全社会所认同。1992年,国家粮食储备局下达专项储备粮调拨主要安排东三省、河北、山东、江西等省调往东南沿海和西南等主要销区,完成计划4.5亿公斤,同年全国以工代赈用粮计划11.75亿公斤,主要提供给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深山区和长期吃返销粮的贫困地区,其中动用的专项储备粮为8.5亿公斤。1994年7—8月份, 在粮棉油肉蛋等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家动用了一部分储备粮投放市场,国家粮食储备局安排的专项储备粮的绝大部分成为35个大中城市国有粮食企业挂牌销售的粮源。同年,在两广、湖南等地发生严重水灾时,国家又紧急调用东北地区的储备粮南下,增加了南方市场的供给,稳定了物价,也稳定了人心。

然而,也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粮食供需平衡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对全局的稳定和进一步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对区域粮食供需问题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切不能有半点懈怠。在我们看来,全国粮食区域平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第一,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出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尤其是轻视粮食的倾向,对全国的粮食供应及区域平衡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80年代初起,中国的粮食就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环境里,这其中体制因素对粮食增长的影响尤大,但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比价因素的影响,粮食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而且在流通环节梗阻的状态下,卖粮难,打白条现象一再发生,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些产粮大省大县,产粮越多,收购负担越重,财政补贴越多,也影响到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受工业、建筑业等非农产业比较利益的影响,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和农民家庭把精力投向非农产业的生产与经营上,从而导致了农业投入的进一步萎缩。曾有人这样形容:“搞工业的吃鸡腿,搞商业的吃火腿,搞农业的跑断腿”。这既反映了产业之间比较利益的现实差别,也反映了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无奈与失望心理。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经济快速发展的省市放松了对粮食的经营热情,“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地农村,在强调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大力发展养殖业指导下,大量的投入从粮食生产领域转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从而加剧了粮食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在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快的南方各省市,重工轻农尤其轻粮的现象十分突出。根据我们的计算,从1981—1993年,南方十五个省市(区)(含除山东外的华东六省市,除河南外的中南五省区和西南四省区)在人口比重基本维持在57%左右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状况下,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81年的52.88%提高到1993年的60.79%,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同期由60.51%降至52.78%。工业升上去,粮食掉下来,这种现象再次显示出南方省市工农业之间不平衡发展的矛盾。

第二,利益差异仍是协调区际粮食矛盾和实现增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发展菜篮子工程对耕地和粮食的需求,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在粮食购销上的矛盾已日益突出。一个典型的事例是,1995年春节期间国家下令调度吉林省百万吨玉米南下,以缓解南方一些省份饲料不足的矛盾,虽然这一计划得到顺利执行,但据有关方面估计,吉林省因此承担的经济损失达1.2亿元。 在各地都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长此以往是难以为继的;另一方面,能否切实地尊重农民的利益也是实现粮食不断增长的前提。尽管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下,1993年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1994年又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但也应该看到,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不仅未彻底解决,而且又出现新的反弹,据权威部门1994年对全国6.7万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94 年农民人均货币性负担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6%,除了统筹提留的部分有明显增长外,农用生产资料的上涨幅度十分惊人,据调查,去年全国化肥综合价比上年平均上涨24%,柴油平均上涨30%,农药平均上涨15%。在农民收入来源相当一部门来自粮食生产时,这种负担会最终对粮食产业造成很大冲击。

第三,全国大部分省市耕地面积都有明显减少。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城市新区开发,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方面都十分踊跃,虽然带来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繁荣,但却以支付了大量的优质耕地为代价。计算表明,从1990年—1993年的3年期间,全国共减少耕地800万亩。其中广东一个省份减少的耕地即达250万亩以上,江苏、浙江、河南、 湖北、四川、山东、陕西几个省份减少的耕地也都在90万亩以上。耕地净增加的省份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新疆等省区,1994年全国减少耕地1000万亩左右,增加了400万亩,净减少600万亩。但从粮食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增加的400万亩耕地与减少的400万亩耕地是不能相抵的,因为减少的都是经过千百年垦殖与耕作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熟地,而增加的却是多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产水平不高的耕地,考虑到南方各有关省份减少的都是一年两熟至三熟的耕地,可以想见这种耕地减少对粮食生产及粮食区域平衡的冲击更大。

第四,粮食库存设施与库存量在地区分布上也显示出明显的不平衡。以库存设施来说,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一些粮食主产区出现仓储设施不足,粮食无法入仓的现象,为了缓解卖粮难的矛盾,国家和地方都将粮库建设的重点选择在粮食主产区,从而使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不足的矛盾大大缓解。相与对照的是,粮食主销区的仓储设施却显得严重不足。尤其是1994年在两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状况下,当地仓储能力不足的矛盾暴露无遗,不得已而从全国粮食主产区紧急调运粮食,有关主产区粮库,交通运输部门一路绿灯,才缓解了洪涝灾害对粮食的冲击。其实,库存设施不足的矛盾还以库存量表现出来,比如,1993年3月, 广东省的粮食库存下降至极限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显示,民间库存的多少也是与主产主销区的分布格局相吻合的。通过各粮食总产量,商业收购,农民消费口粮,饲料用粮等分析,我们计算了全国各省市1992年农民家庭人均粮食库存量。结果显示,越是主产区,农民家庭库存越多。相反,那些主销区的农民粮食库存显得不足。这也说明,今后粮食供需矛盾的热点将出现在主销区。

第五,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1978—1993年,全国每年受灾面积在400多万公顷左右,虽然这一数值并无太大变化, 但因耕地面积减少,因而受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在上升;另一方面,成灾面积也在日益扩大化,80年代初全国的成灾面积在200万公顷左右, 到90年代上升至250万公顷。除此而外,全国的水灾面积也在日益扩大, 旱灾面积因为水利建设而有所减少,从地区角度来看,南方各有关省份受水灾的影响及造成的粮食减产后果也越来越大,成为影响粮食区域供需矛盾的又一重现实因素。

缓和我国粮食区域供需矛盾的若干对策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加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耕地的减少和灾害的频仍,使得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的资源条件逐步恶化。1994年,全国粮食产量只达到4.45亿吨,比1993年减少了2.5%,再次说明中国粮食增长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国际上也有些悲观论者公然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虽然中国从来没有把养活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别国,几十年来一直立足于粮食供给的自力更生,而且今后也会继续奉行粮食的自给性政策,来自国外的悲叹纯属一厢情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增多与粮食供应偏紧的矛盾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因而国家对粮食的增长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

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来看,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四省区粮食供给短缺的基本格局会保持不变,东北将仍是全国粮食的相对剩余区,华北地区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上马与黄淮海平原的改造,可以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的目标,西北地区通过农田建设,推广农业技术和新辟部分耕地,实现粮食自给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陕西、甘肃两省尽管目前人均占有粮食水平并不高,但仍有一定数量的粮食通过铁路净流出,反映了一种低水平上的供需平衡态势,宁夏,新疆两区粮食可有部分剩余。长江中下游各省份目前是全国粮食供给平衡略有富余的区域,今后只要强化科技投入,仍可保持这一态势。

从粮食供给流向上看,全国粮食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南下西进的趋势,东北的粮食仍将南下以品种调剂和饲料用粮形式补充华北、华东与华南沿海区域;华北的粮食在满足区内需求的基础上,部分以品种调剂的形式供给华东和中南两区域,长江中下游的粮食消费与生产品种与东南沿海缺粮省份和西南地区接近,其富余粮部分也应主要接济这两个区域,西北地区的粮食应立足于自求平衡,并在此基础上与全国其他地区发生品种调剂。从总量上看,我国近年来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左右, 1995年2月人口已达12亿,到2000年如果届时粮食总产达1万亿公斤,人口达到13亿,人均占有粮食仍只维持在380公斤左右,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是一种低水平消费基础上的平衡。

然而,也应该看到,今后我国粮食实现稳定增长和在此基础上的区域平衡仍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而且会有不少困难,如果不从现在着手设计未来长远的粮食增长战略,并尽早出台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粮食供求失衡的矛盾随时会爆发出来。尽管粮食生产是千千万万农户家庭的经济行为,但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是带有激励机制的,客观上农民的利益需要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政府的客观调控政策对建立农产品的服务体系及保护粮食增产中的资源供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可能是化解中国粮食供需矛盾的永恒的启门之钥。从区域平衡的角度看,今后的政策与措施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自下而上尽快制订各地和全国粮食发展规划。明确研究各地区粮食生产与需求的现有矛盾,今后粮食供销趋势,实现粮食增长的难点与重点和促进粮食增长的对策。

第二,切实尊重农民的经济利益。保护农民的种粮利益是实现粮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应成为政策制订与执行政策的出发点。要使农民实现粮食与收益的同步增长,就要把农业服务的生产资料价格压下来,并且减少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与摊派。

第三,切实保护好现有耕地,应明确建立粮食用地保护区制度,限制各种非农用地挤占现有耕地,城市与交通用地在规划时也应尽量利用一些荒地与废弃地,乡镇企业应尽量建立小区,实行集中连片的布局形式,并尽可能地利用好地理空间,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第四,应抓紧粮食主销区与缺粮区域粮食商品基地的建设。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和西南省区应全力保护现有耕地,增加农业投入,完善保护粮食生产与农民利益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粮食自给率。

第五,应协调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在全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地区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的状态下,由主产区向主销区转移部分库区乃是大势所趋,但这意味着部分利益由产区移向销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强化在销区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因而有必要让主销区来补偿主产区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应限制在一些主销区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并逐步在粮食主产区尤其是玉米主产区建立全国的养殖业基地。具体说,在目前区际利益不协调及存在着运输困难的状况下,可以考虑在东北建立全国的养殖业生产基地。由东北向全国提供畜禽肉制品,既可减轻运输压力,又可缓解主销区粮食矛盾。不但可为东北地区创造一些宝贵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经济合理,符合产业与区域的发展与调整方向。

第六,建立便于运输,流向合理,网络分布,运转灵活的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体系。今后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应重点放在35个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销区,同时,围绕京九等新建的交通动脉建设新库,扩充原有仓库的库类,实现点轴结合式的布局,在西南、西北贫困区布设一些新的库点。在具体运作上,一方面应发挥国家储备库作为中央宏观调控杠杆的作用,保证帐库相符,存得进调得出,避免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应体现各库点作为企业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使企业能够实现自己的收益目标,在粮食库存上,要立足于常备不懈,推陈出新。在设施建设上,要向高效率机械化靠拢,在管理与经营上,要向计算机管理与联系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启用一批政策性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

附表

全国各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产量变化(%)

标签:;  ;  ;  ;  ;  ;  ;  ;  ;  ;  

我国粮食供求的区域平衡与对策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