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德育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试论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家庭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影响认识得越来越深刻了。为了搞好家庭教育,人们越来越舍得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物力。通过千万个家庭的不懈努力,也确实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提出,现在的家教工作尚存许多亟待解决的倾向性问题。特别是许多家长竭力强调智力投资,不惜花大钱购买玩具、益智滋补品、钢琴、学习机等,要求孩子从小识认数弹琴作画学电脑等,甚至将其视为家庭教育的全部,而对于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则不闻不问,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可见,重视品德教育已成为家教中的当务之急。
一、家庭德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以其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关注的焦点大多在智育方面,对于德育则明显重视不够。其实,与家庭智育相比,家庭德育更有其实施的必要性。
1.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家庭教育中,重视智力的发展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必将使孩子发展不和谐,甚至走入危险境地。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智力的发展是品德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反过来,通过德育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品德,对其智力的发展便可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思想动力,并把其智力发展和运用导向正确的方向。试想,如果子女在德育过程中形成的品德的社会定向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他对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便不再是良好品德发展的基础,而可能导向坏的方向,成为其畸形发展以致大肆犯罪的辅翼。
在人类当中,智力普通的人总是占大多数。普通的智力加上优良的品德,同样能造就人才。希尔伯特本是个“笨孩子”,记忆困难,反应迟缓。但幸运的是,他从父母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早期品德教育。母亲让他牢记康德的名言:“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父亲严格培养他普鲁士的美德:准时、节俭、信守义务、勤劳、遵纪和守法。希尔伯特就是在这种道德力量的驱使下,逐渐成为了德国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
由此可见,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需要发展多方面的品质和才能,但是他首先要学会待人处世,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学会做人,总而言之,即培养良好的品德。诚如法国学者狄德罗在论述文艺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不要以为,学习为人之道而付出的劳动和光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白费的,从你将在你的性格、作风中建立起来的高度的道德品质里,散发出一种伟大、正直的光彩,它会笼罩着你的一切作品。”
2.家庭德育可以奠定人们品德的基础
每一个新生儿作为社会成员首先是降生在某个特定的家庭之中。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他们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育者。孩子与双亲、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他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家庭群体在子女随后接受其他教育影响时发生着强有力的选择性作用。儿童在学校、社会环境中接受其他德育信息时,无不经由他们的家庭而不断得到补充、调整和扬弃。如果儿童从小就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反之,就使子女在学校期间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花很大力气去矫正他的错误和缺点。家庭德育在培养人的品德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这个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般地说,父母在儿童入学以前都还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德育。但是,一旦孩子进入学校以后,除还有些父母还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以外,不少父母就如释重负似地把德育的责任全部转到学校教育的头上。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诚然,学校德育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地位、指导作用,但它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德育效果。因为,与学校、社会相比,家庭有着它们不可企及的德育功能。
二、家庭德育的可行性
由于家庭的特点及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家庭在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针对性。在一般的中小学里,一个教师至少要负责管理教育几十个学生。教师要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实非易事。常言道:“知子莫若父”。一般来说,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孩子自呱呱落地之日起,就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子女,照顾子女容易做到个别化,时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洞察子女瞬间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以及子女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特征、思想面貌,并预测他们的未来,能够避免和克服学校德育中出现的一般化和顾此失彼的现象。
而且,在家庭生活中,由于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亲密无间,相互信任,言谈举止,真实自然。子女的优点、长处与缺点、毛病都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能够比其他任何人更系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子女本质的思想面貌和个性特征。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做到防微杜渐。
2.群众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数个家庭便组成了社会的有机整体。每个家庭,每对身心健康的夫妻都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子女。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在家庭德育信息下接受教育和影响。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正常生活的家庭,就有多少个家庭教育的场所,也就有多少个家庭德育的场所,可见其教育影响面的广泛性、群众性。
3.感化性。韩非子云:“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意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没有超过父母子女之间的。家庭成员之间一般都具有血缘关系,家庭是成员之间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团体,父母子女之间关系尤甚。与学校相比,在家庭群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仅存着一定程度的不可离异性,而且有着十分亲密的感情联系。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早就发现过这样一种现象:“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儿,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便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在起着巨大的感化作用。家长的情感对子女的感化作用往往收到出其不意的德育效果。
4.延续性。家庭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完美的知情意及行为习惯,这必须经过长期、连续不断地教育训练。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发现,受教育者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过程,貌似一个接连不断的受教育过程。但仔细分析,可发现,受教育者从低一年级到高一年级,从低一级学校到高一级学校,这个过程的每一次前进都有一个衔接和过渡的问题。其中每一次的过渡,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改变了,教师、班集体重新组合了,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改变了,等等,都给师生的重新适应增添了难度。而家庭教育则一般不存在着生活环境与教育者的变更问题。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子女都是一直生活在比较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教育者总是父母,长期连续的家庭德育对子女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持久的。
不少专家认为,“家风”对于家庭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家风,即一个家庭在数代人的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好的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等,其中主要指的是家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家风对子孙后代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一般地说,在家风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习惯、品德、观念等,是难以改变的。
三、家庭德育的实施策略
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如何开展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必须与学校、社会等系统通力合作。本文着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有关家庭德育的实施策略。
1.提高家长素养
从家庭教育的特点看,在家庭环境中对子女开展德育活动,优势固然明显。同时,这些特点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不当,亦会走入危险境地。究竟如何克服困难,开展家庭德育,归根到底要看家长的素质如何。因为,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和执行者。
有研究表明,家长的世界观与思想品德、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等与家庭教育的优劣关系极大。它不仅决定了家长如何看待社会、人生,如何对待周围的人、事、物,坚持何种人生道路,而且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方向,能否给予子女正确的思想教育,能否在子女心目中树立威信,能否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家长的文化素养也是影响家庭德育的实施与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理解、情操、思想境界,也决定着家长处理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的能力,从而决定了子女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之中。
因此,家庭教育研究者有必要加强对家庭德育的研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操作性指导。从家长方面来看,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重智轻德的危害性,德育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等,努力提高自身品德,教育技能技巧等素质。
2.加强家庭环境的建设
儿童品德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家庭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环境来实施。搞好家庭德育必须把家庭,主要是主观环境治理好,使家庭环境不断优化。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经常处于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觉悟,和谐发展他们的个性,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主观环境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庭的期望水平等。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子女之间的人际接触的频率高,聚合性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强。如果家庭人际关系不良,反而会起负面的德育效果。不良的家庭气氛不仅易使家庭成员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良人格特征,也容易导致离心力增强,从而使家长的正面德育信息也不能有效地传递到子女身上。可见,营造良好家庭气氛对德育的重要性。
调控家长的期望值及其构成要素也是改善家庭气氛的措施之一。在我国,独生子女日趋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主要表现在学业上)已有过高倾向,且这一倾向还在强化。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孩子以重压,又因其不能实现而带来父母、子女双方积极性的损伤,极易产生德育的负效应。家长有必要把对子女的期望值调控在适当的区间,并扭转只看重智、体、美等方面的成就,而忽视德育效果这一不合理的期望构成。
父母发扬平等民主意识,以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为主,必要时候辅之以其他教育方式,有利于家庭和谐环境的完善。
客观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性”消费品占有情况。在这里,应着重家庭文化生活的建设,丰富子女业余生活,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如购置图书资料、讨论社会热门话题,参观艺术展览,开展集邮书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家庭充满文化娱乐气氛,使子女在这种气氛的熏染下不断提高文化素质,陶冶净化青少年的心灵,不断提高和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3.讲究家庭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1)全程化。德育无时不有。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非常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甚至是胎教。但等子女上学以后,便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卸给学校了,到了大学阶段,乃至独立生活后,就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这是很不正确的。家长应时刻把对子女进行德育影响的责任牢记心头,并实施,既或是到了壮年,都继续施加影响。在我国家教史上,便有不少长者在临终前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人处世准则等出来作为遗言,对子女继续施加教育影响。古人的这种精神与做法是值得今人去学习借鉴的。
(2)开放化。家庭德育要实施开放,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开放的现代社会对家庭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才。实现开放性的家庭德育,要始终保持对家庭内外德育信息的良好沟通。对外,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教育子女。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是由家庭负责,或者也可以说,是由父母负责。不过家庭集体的教育,不能凭空造就儿童。仅凭有限的家庭影响或有限的父亲的训诫还不能成为造就未来的人的资料。只有多种多样的苏维埃现实生活,才是教育他们所需要的资料。”这话很有见地。翻开人类历史,也可发现,古今中外堪称人才者,极少是关在“世外桃源”式的家庭“囹圄”里造就出来的。因此,让父母解放子女的手脚,让他们自己支配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与教育,成为专家与孩子们共同的呼声。当然,对于未成年子女,由于他们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家长适当的管束是必要的。对内,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信息相互沟通,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就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其实,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尤其是子女对长辈的教育影响也可看作是家庭教育。父母虽有权威,但并非圣人,在接受新生事物上可能比子女还慢半拍,甚至也出现长者失范的现象。子女对父母规劝教育,父母如果能“择其善者而从之”,不但不减损长者威信,反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家长素质与威望,增进家庭民主气氛,更有利于家庭德育的实施。
(3)日常渗透与集中强化教育相结合。作为一家之长的工作重点,是处理好日常的家庭生活、协调家庭人际关系,坚持不懈地进行家庭环境建设等,使家庭成员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品德规范知识,培养和锻炼起一定的品德能力,使构成品德的各要素得到良好发展。少年儿童求知欲强、性格活泼,对形象化的东西感兴趣。这就要求在日常教育中尽可能把家庭德育渗透贯穿到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去。例如,带子女接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陶冶,增强其爱国意识,审美情趣;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挖掘其中的德育信息,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既丰富了家庭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又增强其活力与效果。但是,由于日常教育的强度、深度不够,子女往往会出现一些带有普通性的品德发展障碍。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在把握子女品德发展变化的特点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对受教育者进行某方面内容的集中强化教育。在集中强化教育中,宜坚持“正面引导”这一思想,积极帮助子女发扬优点、巩固优点,利用优点来战胜缺点。体现在方法上,主要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在给予必要的批评时,坚持以理服人,帮助其分析缺点,错误产生的原因、后果,提出改政的方法,指明前进的方向。
(4)一致性与连贯性。教育的一致性是德育过程中影响子女思想品德形成的多种因素和力量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连贯性是指对子女的教育工作要有计划性、系统性,前后一贯地、连续不断地进行。这主要体现为:对内,父母、长辈对待子女的态度要一致,家长之间不要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究竟采取何种态度何种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在教育之先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否则将严重削弱德育效果,导致子女对谁的教导都不听从。还表现为对子女的态度要一以贯之,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出现“先严后松”或“先松后严”的现象。在多子女家庭还表现为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对外,家庭应与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主动配合,按照统一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步调一致地教育孩子。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共同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扰,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合力,远比任何一方单兵作战效果大许多。
(5)指导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以培养自己高尚品德的活动。指导自我教育的运用能积极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提倡自我教育,并不是说可以对子女“放任不管”。相反,它更需要更高一层次的指导、管理和帮助。内因是品德变化的根本。家长首先要激发起子女自我教育的愿望。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具有高尚道德人物的事例,使之认识自我教育对形成高尚道德的意义。其次,提高子女的道德认识,发展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正确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继而进一步指导子女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计划,并监督其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