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语篇分析下的新闻实证比较研究
——以纽约时报与中国新闻网就国人购买海外奶粉的报道为例
康 蕊
(河南大学 跨文化传播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新闻媒体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英文版本的新闻报道更是学生了解时事,提高英语能力的有效方法。然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新闻报道往往对同一事件的描述重点不尽相同,以此来实现符合各自主流利益的价值导向,而这也使大学生在浏览各类新闻时易被文本所带动,产生不必要的偏见。本研究以批判性语篇分析为框架,采用O’Regan提出的以文本为批判对象的方法(TACO),通过分析新闻标题、插图、时态语法、词汇及语句的使用等方面,研究比较了两篇针对同一事件的中美两国新闻媒体报道。研究发现虽事件相同,但两国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大相径庭,从而给双方的预期读者带来的情感价值导向也截然不同。本研究希望以此为例,为大学生在阅读各类文本题材时提供些许批判性语篇分析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 批判性语篇分析;新闻媒体;文本研究;统治权力
一、引言
就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语篇来自于大众生活中不同领域下口语及书面语的情境运用(田海龙、程玲玲,2010),对语篇的有效分析可促使他人对语言运用及表达进行深入理解。在研究语篇的众多方法中,批判性语篇分析致力于剖释“语言运用在构建社会实践主体及其关系中的积极作用”(Jorgensen and Phillips,2002,王永亮,2015),认为语篇从社会政治范畴的角度清晰明确地表达出个体所倡导的价值观念(Van Dijk,1993)。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大众媒介,亦应借助语篇为公众传达兼具时效性、真实性与准确性的事件报道。然而不同国家或不同政治体系的区域就同一新闻事件是否会通过语言运用的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导向,本文拟通过批判性语篇分析的角度,就这一问题对中美两篇新闻报道——中国新闻网及纽约时报中的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
二、文献综述
剖析语篇应将文本及语境相结合,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批判性语篇分析学派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将语言学范畴与社会事态跨学科联系在一起,认为可通过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揭示出文本背后所体现的社会权力及意识形态(Le and Le,2009)。批判性语篇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Fairclough提出的三维分析模型将语篇分析分为:描述、阐释及解析三种维度。其中,描述性维度旨在关注文本篇章中的语言运用;阐释性维度将文本篇章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关系相融合;解析性维度则侧重剖释语篇背后所渗透的社会权力及意识形态(Blommartert,2005)。Van Dijk也类似地将批判性语篇分析划为微观与宏观两种阶段,主张应分别研究语言文本特征及语篇背后主导的社会权力。本文对两篇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基于O’Regan提出的以文本为批判对象(TACO)的批判性语篇分析方法,共分为四个阶段:描述性解释——在阅读语篇前就文章的主题、布局、视觉结构、预期读者受众范围等进行简要分析;代表性解释——就文章的文本性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如体裁、词汇、语法及插图;社会性解释——将文本与社会背景相联系,涉及到社会权力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阐释;解构性解释——针对前三个阶段的分析内容来判断是否存在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主流思想相悖的观点(因此,若语篇并不存在与主流思想相悖的观点,最后的解构性解释阶段则并不需要)。
夏国忠让话务员拨通营部的电话,向营长汇报了战况和伤亡情况。最后,夏国忠对营长说:“鬼子的飞机和大炮太厉害了,像这样炸下去,最多明天,高家岭阵地就会被炸平了。”
三、批判性语篇分析
(一)新闻背景
两则新闻报道关注的事件均为中国消费者在澳大利亚购买奶粉导致某一品牌的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消费现象。事实上,中国消费者逐渐在海外购买奶粉的行为多源于2008年中国某品牌奶粉污染事件,生产商在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因此将奶粉的购买选择放在了海外地区,而这一背景事实也是两则新闻共同关注并在内容中有所提及的。
(二)描述性解释
两则新闻在排版上均为中英双语,因而预期受众读者并不仅限于媒体当地的民众,而是习惯于涉猎全球性新闻的读者。更准确地说,或许可以将受众范围固定在对亚太地区,或是对中国区域新闻感兴趣的全球读者。虽然两则新闻报道的事件相同,但二者的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纽约时报的重点在于勾画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中国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任危机,而中国新闻网则将重点放在澳大利亚奶粉市场产品短缺的奶粉品牌介绍及其应对措施上。
(三)代表性解释
3.语法。纽约时报通篇采用四种时态,其中,一般现在时及一般过去时如“the shortages are limited primarily to…brand of formula”(供不应求的主要是某品牌的奶粉),“six children died and some 300,000 became ill in that incident”(致使六名儿童死亡,三十万儿童患病)用于描述发生在当下及过去的客观事实;现在进行时与现在完成时“it is being blamed on Chinese visitors…”(这要归咎于中国游客 ),“high-profile scandals involving tainted food products in China have seriously shaken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safety of domestic supplies”( 中国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丑闻极大地动摇了公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等体现出事件产生的影响持续发酵且并没有终止,这些时态都向读者传达了明确的信息及态度,易产生一种毋庸置疑的新闻效果。被动语态也在撰稿人的使用下强调了特定内容,“two Chinese milk producers were executed for selling…contaminated milk powder”(两位中国奶业从业人员因销售有毒奶粉而被处死), “milk products were found to have contained the industrial chemical melamine”(有关部门在奶粉中工业化学品三聚氰胺),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was forced to recall six months’ worth of production…”(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迫召回半年内生产的产品),在这些语句中,被动语态使读者的关注点集中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上而极易忽略查处这些问题产品的中国食品卫生监察机构。此外,引用澳大利亚当地人言论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及物主代词如“Their pilots and their flight attendants…used to buy cartons of baby formula…”(中国的飞行员及空乘服务人员他们会大量购买婴儿奶粉),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limit the number of identical products…”(我们保留限制购买同一产品数量的权利), “we actually get organic stuff…”(我们买的是有机奶粉)体现出当地人没有将中国消费者视为同类,且第一人称复数如“我们”易使读者产生共鸣(Le and Wang,2009),一定程度上在心理情感方面会更偏向于当地人。
2.词汇。词汇对于批判性语篇分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McCarthy and Carter,1994),是语篇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所体现的重要方式。
反观中国新闻网对这一事件报道的用词则大不相同,虽然关注的同为澳大利亚奶粉市场某品牌的短缺现象,但整则新闻也没有流露出对中国消费者的指责批评之意。在描述该品牌因中国顾客的购买而发生短缺现象时,中国新闻网的措辞为“demand from China is resulting in shortages…”(中国的需求造成产品短缺),“result in”(造成)仅单纯地表示出造成现象的原因,与纽约时报中的“blame”相比,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情色彩。而文中在提及有关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时,中国新闻网则选用一些非明确指出对象范围的表达,如“the purchase of products…on-selling in overseas markets has led to limited stocks of products...of Australia retailer”(销往海外市场的购买行为使澳大利亚零售产品库存捉襟见肘), “some people like to buy our product…on-sell it to China”(一些人喜欢买我们的产品并代销到中国), “Australia consumer rights group has been told that some people who buy large amounts of formula…”(澳大利亚消费者权益组织被告知有人大量购买奶粉)。值得一提的是,“blame”(归咎)一词也在后文中表达具体奶粉短缺原因时出现了——“company…blamed unprecedented demand for its products”(公司将奶粉短缺问题归咎于需求量的猛增),但和纽约时报不同,中国新闻网中的“blame”后并没有直接提及中国消费者,而是用“unprecedented demand”(前所未有的需求量)来替代了“Chinese demand”(中国人的需求),有意识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中国消费者身上分散开来。并且,文中还提及短缺的某品牌奶粉除了销往中国之外,还有其他地区如“Malaysia, New Zealand, Vietnam and Singapore”(马来西亚、新西兰、越南以及新加坡), 似乎暗示着中国消费者对此品牌的购买需求并不是导致产品短缺的唯一原因。与之相比,纽约时报则尽可能地在文章中不止一次地强调奶粉需求的来源——中国,如:“Chinese visitors”(中国游客), “Chinese travellers”(中国游客), “Chinese tourists”(中国游客)等,试图在读者心中加深“贪婪又疯狂”的中国消费者的形象。
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很大,因此已经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注。西药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3]:(1)在制度上没有完善对其的规范,当前的医疗机构对医院的临床用药情况没有足够的重视,医药监管制度跟不上。(2)一些医护人员的自身能力有限,不重视合理用药,在工作中责任意识差,专业素质低。(3)医务人员没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一些医护人员对临床常用药物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不熟悉病理机制以及中毒机制、药效学。(4)在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的时候药物配伍不佳。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在描述中国消费者选购澳大利亚奶粉事件时的用词表达略为夸张。就题目——“Infant Formula Shortage in Australia Tied to Chinese Hoarding”(中国游客疯抢导致澳大利亚奶粉脱销)而言,“hoarding”一词多有在(多因自然灾害或战争动乱造成的)物资贫乏时期囤积食物或其他物品之意,有时也用于形容贪婪吝啬的人一味地私藏收集物件的行为([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arding)。题目通常是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纽约时报用“hoard”一词来形容中国消费者购买外国奶粉的行为并将其放在题目中,是否隐晦地传达出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奶粉贪婪疯狂的哄抢行为并吸引读者阅读文章找寻中国父母海外囤积奶粉的原因呢?这则新闻中,还有一些表达也体现出了相似含义:“A surge in the sales”(销售额急剧增加),“barren shelves in the baby aisle”(婴儿用品区的货架空空如也), “buying in bulk”(大量购买),“carrying it home any way they can manage”(想尽一切办法带回国),“thirst for quality products”(对优质产品的渴望), “stock up formula before leaving”(在离开前大量采购奶粉),“buy cartons of baby formula”(大量购买婴儿奶粉),这些表达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消费者塑造成疯狂且贪婪的形象。另外,在描述中国食品安全方面,纽约时报的用词多消极否定,如“concerned over domestic food safety standards”(对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担心 ),“concerns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s food supply”(对中国食品安全感到担心), “scandals involving tainted food products in China”(中国食品安全丑闻),“seriously shaken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safety of domestic supplies”(极大地动摇了公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contaminated milk powder”(有毒奶粉), “caused a nationwide panic among parents”(让全中国的家长陷入了恐慌)等,以此来塑造出一个不被国民所信任且并不可靠的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机构。在描述澳大利亚某品牌奶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原因时——“It is being blamed on Chinese visitors…”(人们将之归咎于中国游客),纽约时报用“blame”(归咎)来引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因素,即中国消费者。“blame”一词通常表示发生了不好的事后罪魁祸首被指责揪出的过程,因此这种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题目中暗喻的“疯狂且贪婪”的中国消费者这一形象。而在描述澳大利亚家长就某品牌奶粉短缺问题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上,纽约时报则引用当地一名消费者的话来体现他们对此不以为意的态度,并通过一些词语的描述如:“making do fine”(并不在意),“financial analyst”(金融分析师), “trendy Surry Hills neighbourhood”(萨里山时髦社区), “organic stuff”(有机奶粉)等来表达当地人追求更高品质奶粉的需求,言下之意似乎表示出澳大利亚的低端奶粉被中国消费者抢购一空,而真正的当地消费者则会选用高端的奶粉。中国消费者的疯狂囤积并没有给当地消费者带去较大影响,也似乎以此体现出一丝讽刺之意。
植物诱抗剂-IR-18防除向日葵列当,必须选择在向日葵6~10叶期喷雾处理,防效与施药次数与施药浓度相关。若施药1次,必须选择向日葵在6~8叶期,采用400倍液处理;施药2次,可以选择600倍液~800倍液;施药3次,即使800倍液也可以取得较好防控效果。浓度越高,防效越好,而且持效期越长,列当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小,此特点符合诱抗剂的特性,并且与国外报道的结论一致,即植物诱抗剂在一定浓度阈值之下,诱导抗性的强弱与诱导因子的浓度和作用强度呈正相关[12]。
1.视图。首先,从新闻题目就可看出两则报道的基调设定大相径庭。中国新闻网将关注点放在某一奶粉品牌因产品短缺向公众道歉的行为上,而并没有在题目中提及造成奶粉短缺现象的原因;相反,纽约时报则十分明确地将此现象归因于中国消费者对奶粉的需求,并且在题目中没有具体说明奶粉的品牌,而将短缺现象直接概括为澳大利亚奶粉市场,或许会使那些只浏览题目的读者产生误解,毕竟题目也是一篇文章的精悍总结(Van Dijk,1988)。另外,纽约时报中的部分单词如“Food safety”(食品安全),“China”(中国),“melamine”(三聚氰胺)均用蓝色字体标注,既强调了相关内容,又对这些单词插入链接导向其他新闻网页方便读者浏览更多相关内容的报道。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中则配有中国家长带着孩子在超市婴幼儿产品货架前驻足停留的插图,虽与题目不太匹配,但也传达出了一些信息,并使新闻感更贴近于社会生活层面。相比较而言,纽约时报在视觉上则更加严肃正式,没有插图的排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读者将注意力只放在文本层面。
中国新闻网也采用了与纽约时报相同的四种时态来表达相应的内容,文中亦出现了直接引语作为补充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与纽约时报只采访当地消费者不同,中国新闻网采访并引用的是短缺品牌奶粉负责人的话,因此出现的人称代词如“我们”较纽约时报而言更为中立。
4.社会性解释。两篇新闻虽都基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这一社会背景,然而纽约时报重点甚至夸张地刻画了中国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恐惧及不信任的态度及对海外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中国新闻网将关注点主要放在短缺品牌奶粉针对供不应求现象的官方回应上,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描述则一带而过。两篇报道的选词、表达及侧重点的不同,主要应归因于两者背后不同的权力关系及意识形态。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主流的大众传媒,究其根本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因此在措辞及表达上也会优先为统治权力的意识形态服务。反观另一则新闻报道亦是如此。
5.解构性解释。纵观两则新闻,选词用语及字里行间流露的言外之意都分别与其背后权力关系主导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因此并不存在与之意志相违背的观点。
生物医药产业的监管手段过于单一,完全依靠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没有发挥民众和媒体的监管作用;缺乏有效性,主要对生物医药产品的外包装、产品标识和名称等外在问题进行监管,而很少关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等内在问题,导致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生物医药产品流入市场;以抽样监管为主,无法全面监管所有生物医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四、结语
本文运用批判性语篇分析的方法对所选新闻进行了具体解读,并由此可知虽然两则新闻描述的事件相同,但因其背后不同的统治权力及意识形态,文章的基调及侧重点亦不相同。希望大学生以此为参考,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应运用批判性思维,站在理智且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文章内容。
参考文献:
[1]Blommaert, J. (2005). Discours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Jorgensen, M. and Phillips, L.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3]Le, T and Le, Q. (200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Overview’ [J]in T. Le, Q. Le and M.Short(e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pp.3-15.
[4]Le, T. and Wang, X.F. (2009).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 in T. Le, Q. Le and M. Short(e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pp.27-35.
[5]McCarthy, M. and Carter, R. (1994).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6]Van Dijk, T.A. (1988). News as Discourse[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7]Van Dijk, T.A. (1993).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 Discourse and Society, 4(2):249-283.
[8]田海龙,程玲玲.“Discourse的含义及其汉译”[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68-72.
[9]王永亮.实验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与语料收集方法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03):117-119.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07-0209-03
作者简介: 康 蕊(1992-),女,硕士,助教。工作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比较,话语分析及外语教育等。
标签:批判性语篇分析论文; 新闻媒体论文; 文本研究论文; 统治权力论文; 河南大学跨文化传播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论文; 大学外语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