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求状况将明显好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能源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源论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论文,形势论文,状况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对2005年能源形势进行了分析: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05年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将呈回落趋势。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的情况下,能源需求增速也将比2004年有所回落。从能源供给增长潜力分析,2004年电力、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05年新增生产能力会进一步增加,电力、煤炭生产仍将快速增长。总体来看,2005年能源市场供求状况将比2004年明显好转。
电力供求紧张状况将有较大缓解,价格将稳步上涨
电力需求主要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工业增长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工业用电占电力消费的比重持续提高,2004年工业用电占电力消费的比重已经达到74%。
2004年冶金、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电行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大增幅,需求拉动的特征仍很明显。由于这些行业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5年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仍将进一步提高,主要耗电行业的用电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同2004年相比,工业用电量增速将有所回落。理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2004年5月以来,工业增速已开始呈稳步回落趋势,其中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比3月19.4%的增速已经回落5个百分点。2005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受此影响,2005年工业生产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放缓;二是2004年以来,电价的调整以及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耗电产业的高增长趋势将放缓。在全年气侯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5年电力需求将达到24300亿千瓦时,比2004年增长12%左右,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3.5%左右。
2004年以来,电力生产能力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由于电力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并且电力设备制造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预计2005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在7000万千瓦左右,装机容量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较大缓解。
综合考虑供需因素,在全年水电来水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5年全国电力供求状况将比2004年有较大缓解,但受季节因素影响以及不同区域电源和电网建设投产进度不同,总体看一、三两个季度在用电高峰期缺电仍相对严重,其中华东地区、特别是江苏和浙江两省仍是电力供求最紧张的地区。
由于电煤供求相对紧张,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实施意味着2005年电力价格仍将上涨,预计全年电力价格上涨4%左右。
煤炭供求总体偏紧,价格仍将上涨
目前工业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90%以上,其中电力、冶金、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工5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部煤炭消费量的比重超过75%。由于2005年电力生产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冶金等高耗能产业近年来投资的高速增长将使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张,预计2005年煤炭需求仍将稳步增长,新增煤炭需求仍以电力和冶金用煤为主。预计电力行业(发电和供热)新增煤炭需求1.2亿吨左右,冶金行业新增需求0.3亿吨左右,其他行业的煤炭需求会大体保持稳定,全年新增煤炭需求1.5亿吨左右。
2002年以来,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提高,2004年1~11月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7%,大大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工业投资增速,煤炭生产能力将不断提高。由于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高位,将会刺激煤炭生产,预计2005年新增产量在1.2亿~1.8亿吨,全年原煤产量将超过20亿吨,比2004年增长8.5%左右,产量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回落。综合来看,新增煤炭资源量与新增煤炭需求大体相当。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运力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加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还十分严峻,煤炭供应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煤炭市场总体会呈现供求偏紧的特征。
从国际市场看,由于中国煤炭净出口数量的减少,国际市场中的新增煤炭需求将更多地依靠澳大利亚等出口大国。从煤炭主要进口国日本和煤炭出口大国澳大利亚价格谈判情况来看,2005年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动力煤价格将比2004年上涨20%左右。在国际煤炭价格总体上涨的情况下,由于国内煤炭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加之需求仍然旺盛,预计2005年国内煤炭价格仍将呈现需求拉动型特征,全年原煤价格将比2004年上涨10%以上,其中一季度原煤价格同比涨幅将超过15%。
石油供应能力相对充裕,油价波动会有所放缓
由于国内石油资源不足,我国新增石油需求将主要通过进口解决。根据国内外石油专家的判断,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石油生产能力仍然可以满足需求增长需要。虽然部分地区、部分产油国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对这些地区的石油生产产生一定影响,但从保证石油供应的动力机制看,实现石油稳定供应、获取较高的石油收益最符合石油出口大国的利益,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石油出口国和石油消费大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供需双方加强合作。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预计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实质影响。
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情况与各国经济增长率有着密切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普遍认为200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放缓。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下,各主要机构也普遍认为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国际能源机构则预测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量为8370万桶/天,比2004年增长1.7%,低于2004年3.2%的需求增速。
在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剩余产能的变化情况将成为决定石油价格变化幅度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如果OPEC的剩余产能每天维持在200万~400万桶,国际油价发生巨幅波动的可能性很小,而一旦OPEC的剩余产能低于200万桶或超过400万桶,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机制的放大作甲将会明显显现,油价通常会在一段时期内大幅上涨或下降,目前OPEC的剩余产能处于油价大幅波动临界点的下限,如果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确实放缓的话,OPEC的剩余产能将回到200万~400万桶的区间内,2005年油价波动幅度会比2004年有所放缓。由于恐怖事件、天气情况,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在短期内对国际油价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准确预测国际油价实际上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但从油价变化的大趋势看,仍将遵循需求因素决定油价变动方向,而价格机制决定油价波动幅度这一基本“规律”。由于国内油价按照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原则确定,国内油价变动方向将与国际油价走势相一致。
2005年,交通运输业仍将是带动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的主要行业,但随着电力供求紧张状况的较大缓解,用于发电的柴油数量将有所减少,而GDP增速的回落也有利于成品油需求增速的放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05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同比增长10%左右,其中汽油消费量5100万吨,同比增加10%;柴油消费量11000万吨,同比增加11%,增幅均低于2004年。
改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重视高耗能产品国际贸易
在对能源形势做出分析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还对我国能源政策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2003年以来,煤炭、电力和成品油都曾出现过供求紧张的状况,这固然与需求的快速增长直接相关,但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比如,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曾出现的缺煤停机现象并不在于煤炭资源量的不足,而在于煤电双方无法就电煤价格达成协议。2005年的煤炭订货会虽然确定了煤电价格联动方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之间的价格矛盾。建议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其中重点是改进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为能源产品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其次,建立并完善能源产品储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建立能源产品储备制度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即能源产品的储备不但要包括政府储备,还必须对企业储备提出要求,并合理确定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储备比例。
第三,重视高耗能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主要由工业增长带动,但目前国内一些高耗能、污染大的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与国内资源产品价格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和社会规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一些高耗能、污染大的行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并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求紧张状况和运输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基于此,建议通过关税调整和完善社会规制等方式,刺激高耗能产品的进口,抑制国内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适当降低能源需求的过快增长,缓解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和运输紧张状况。
标签:煤炭论文; 石油论文; 电力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煤炭污染论文; 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