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建筑工程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施工现场应用混凝土时都需要现场进行浇筑,这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施工手段。混凝土施工工艺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需要预先搭设好脚手架、建立模板、安装钢筋结构、完成浇筑工艺等。本文将主要介绍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当代住宅建筑的重要作用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1.1降低成本消耗
应用装配式技术时,一定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采购零件时必须在同一厂家集中购买,这样才能够保证构件符合施工标准,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于传统技术,施工难度也逐渐降低。目前我国国内普遍劳动力的成本都处在上升趋势,这对于广大企业而言也是一种不小的压力,应用混凝土装配技术以后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也会对企业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消耗问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减少人力应用、物资耗费、机械设备的投入成本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工程的实际造价,保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缩短工期
装配式结构在主体外墙板施工时,就可以提前把外窗所使用的红砖的材料放在里面,相比主体封顶后再往里面运送材料,无疑又减少了时间的投入。而且当结构封顶后就可以立刻进行外围封闭,这样为后期的内墙砌筑,粉刷,以及装饰工程,减少了不少时间。传统的施工工艺比如说外墙的粉刷,做保温,装饰,差不多要等到结构封顶的一半,才可以开始施工,但是装配式结构就不一样了,在施工时就可以同步完成外墙的粉刷等一系列的施工,无疑又减少了时间的投入,提高了资金的周转,减少了风险。
1.3提高工程质量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为预制施工,因此在质量控制方面,经过了双重的验证和测试,预制材料的验证测试;预制成品的验证和测试。另外由于预制施工中通过模版操作进行预制,因此预制“产品”在规格方面,应用性能方面较之传统的现场施工技术,有着较大的优势。极大的规避了因传统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以及工程施工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由于混凝土装配式材料应用中其为预制生产,因此如施工建筑要求较为特殊,其可在预制材料中加入一定的隔音、保温等材料,以此发挥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综合优势,并且达到减少施工工序合理管控施工成本的目的。工厂化施工,同时减小了渗漏、裂缝等通病防治压力。
1.4创新应用材料、符合环保理念
我国的建筑行业施工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额外的资源浪费,大大损失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发展模式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不能够仅仅以经济利益为最终导向,一定要考虑建筑的实际应用效果,努力实现节能环保的建造理念。新型的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技术设计的项目与传统有很大差异,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自行节约材料的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改良施工环境,还能够综合应用多种技术。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模具制作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模具必须要保证光滑平整,不然会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建筑单位要注重对于模具的抗压力程度以及稳定性的思考,不能只重视于模具的效果。如果模具的抗压力程度不合格,那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能会出现模具变形的情况。模具不能过度使用,模具被使用的次数越多它的抗压力能力就会越弱,所以施工单位要注意审查模具的使用次数,不能使用次数过多的模具,不然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2NPC技术
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房屋建筑中,根据实际特点和环保要求,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从建筑的整体出发,对填充墙等采用全部预制和安装,对梁、板等采用叠合式预制和安装。该技术主要包含装配式结构测量和定位、竖向构件吊装、水平构件吊装等部分,目前这项技术因为其独有的优势,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NPC技术不仅在加强房屋整体的稳定性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保障房屋排水通畅和电气系统流畅方面效果良好,将房屋的基本功能和整体功能有效地协调在一起。
2.3PC及PCF工艺
PC工艺主要用于楼梯、阳台、空调板以及阻隔墙板等全预制砼部件的建设中;而PCF工艺则用作以叠合楼板预制板为主的预制砼模板建设中,但在电梯井和内部剪力墙以及少数阻隔墙体建设中,依旧以支模现浇形式为主。通过使用PC工艺,能够有效处理全预制部件所遇到的制作和安装问题,而且还能处理窗框与墙板、装修、保温等预制建设需求,有助于改善窗框漏水情况,减少现场湿工作量与免除复杂的后期工作。PCF技术则能够妥善解决外墙模板现象,不用在外围安装脚手架和模板,大幅度下削减了模板的应用量,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但PCF工艺中所使用的外墙砼模板,其在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墙体的承载性与刚度,不但会导致材料巨大浪费,还会造成计算假定与实际结构存在较大误差,进而减小房屋结构总体抗震能力;其剪力墙大都选择现浇,楼板也采取叠合形式,所以现浇量较大。
3促进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效率提升的措施
3.1加强技术监督技术监督的实施意义,在于确保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功能得到正确的发挥,不会由此造成错误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技术监督的开展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即便是很小的隐患,都必须按照正确的手段来处理。现阶段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正进入到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如果在技术监督上出现了缺失,或者是某些小毛病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将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住宅建筑的稳定性提升。
3.2施工企业间加强交流并整合资源
由于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掌握和应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很多施工企业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摒弃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仍然处于这一技术的摸索阶段。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积极的加强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同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利合作,才能在积极吸收其他企业的优势和经验的同时,及时的发现并弥补自身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建筑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现有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的力度,才能发挥出其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优势。
4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整体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国家正在推广和发展该项技术,具体应用中其保障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缩减了工程的施工工期,减少环境污染,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落实和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房屋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建筑的施工发展具备全面推广和全面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建伟.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7,(2):253+256.
[2]王凤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J].建筑技术,2018,4.
论文作者:徐超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技术论文; 模具论文; 材料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