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笔者所在FJ公司平台、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审计建设工作,阐述数字化审计智能化组织和实现方式,为实现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提供实践经验与解决之道。
关键词:审计创新;数字化审计;审计智能化
一、数字化审计已经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潮流
(一)数字化审计是未来审计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审计是以公司各业务生成的电子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开展审计监督,并结合现场核查,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模式。能有效结合在线审计与持续审计两种模式的优势,改变审计组织方式,是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创新发展。数字化审计示意图如图1。
图1 数字化审计示意图 图2 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与审计业务的契合
(二)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建设是对建设“数字中国”的积极响应
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笔者所在FJ公司在集团总部统一部署下全面启动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工作,其中之一便是“探索大数据审计,推动审计方式方法创新”,这将作为驱动笔者所在FJ公司内部审计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
二、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工作实践
(一)总体概况
笔者所在FJ公司基于自身实践,敏锐把握新时代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以“数据审计、审计数据”为核心,按照“快速发现线索、快速反馈核实、快速整改落实、快速形成成果”的思路,优化审计组织、工作方法、系统支撑,发挥数字化审计“短平快”的特点,提升审计监督成效。
(二)构建分层分级的数字化审计组织体系
笔者所在FJ公司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成立审计中心及数字化审计工作室,实现数字化审计从零散向集约化迈进。工作室主要涉及三项工作:一是开展重要业务和关键领域持续在线审计;二是研究审计新机制、新方法和新工具;三是锻炼和培养现代化、复合型审计核心团队。在数字化审计工作室的引领下,FJ公司将数字化审计从以往的独立项目向系统性工作转变,从三个层次进行综合组织和管理,从设计和执行两方面推动审计职能的转型。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与审计业务的契合如图2所示。
(三)构建面向数字化的审计方法论
1.建立数据化审计理念。树立“数据审计、审计数据”理念,通过“采析判查”四步骤,从零散的数据中发现趋势性、典型性的问题和疑点,提高审计精准度。
2.搭建平台智能化实施构架。建立成熟的审计组织构架、信息系统构架和质量控制构架。
3.优化信息化审计方法。在总体方法上,制定了“总体分析、分类建模、逐级细化”的“三步”分析策略。
图3 “三步”分析法主要内容
(四)建设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分析系统
以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为思路,实现“数据接入、数据互联、技术架构、场景建设”等系统支撑,从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环节来完善数字化审计工作。
审计业务数据关联维度越多,分析结果越明确。笔者所在FJ公司目前已实现24套二级业务系统全业务、全时间、全类型接入。
数据技术的灵活运用助力数字化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通过分布式消息队列、ETL、API等各种技术手段,提取结构化非实时数据、实时数据。
三、应对新时代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的挑战与思考
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要从“服务对象、审计手段、执行人员”等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布局,将数字化审计作为扫描公司经营风险和管理漏洞的“探测器”,设计新工具、分析新模型的“实验室”,研究现代审计方法、创新审计工作机制的“孵化池”以及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综合业务素质审计人才的“训练营”,推动审计从信息化向自动化到智能化发展。
(一)新时代的新挑战
在新时期和新环境下,迅速增长的数据带来的暴增的存储成本、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带来较高的数据分析需求、相对薄弱的大数据人才储备、多样化数据带来的数据管理和保护高难度是数字化审计预期可见的挑战,仍然需要逐步克服。
图4 数字化审计关注重点的四维象限 图5 数字化审计人员培养内容
(二)应对之道
1.有针对性培养数字化审计人才
数字化审计发展需要兼具审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信息化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未来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审计人员数字化技能:
2.整合拓展现有审计系统构架
通过统一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架构、扩大业务系统接入范围、拓展审计系统辅助功能,拓展审计信息化覆盖面,实现业务系统全覆盖。
图6 整合型审计系统构架
3.建设审计的智能监控平台
作为支撑数字化审计的强大工具,数字化审计平台将向智能化持续审计和监控平台方向发展,完成电脑代替人脑的转变,使模糊的企业管控变成可落地实施的控制措施,实现在大数据风控环境下解决风险管控落地问题,形成事前规则管控、事中指标管控、事后模型管控的三维一体监控模式,将审计效率和效果最大化。
4.数字化审计与风险管理高度融合并发挥作用
依托数字化审计,现代公司高度依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来公司在信息系统管控方面的巨大需求,公司必须构建更适应发展的制度和业务流程体系,更重视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建设能力在笔者所在FJ公司管理过程尤其是数字化审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开发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必然的选择,因此风险管控型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是公司管控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蒋洪浪.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审计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以保险公司数字审计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7,(11):11-14.
[2]古佳鑫.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研究-以浙江省审计平台构建为例[D].西南政法大学,2017.
[3]王刚.试探讨云计算下的新型跟踪审计模式[J].中国科技纵横,2017,(21):37-38.
[4]张悦涵.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3,(8):61-63.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数字化审计平台智能化相关技术研究”。
论文作者:吴秀贞,梁昕,林世健,许晓仙,高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数据论文; 平台论文; 公司论文; 构架论文; 业务论文; 系统论文; 笔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