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水勘察是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水文地质勘察工程主要以勘察地下水状况为主,并按照地区实地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合水文地质勘察方案,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地下水影响到地质勘察工程。本文笔者将通过对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分析,深入探究地下水勘察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的问题;应对措施
1.水文地质勘察的含义
所谓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状况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最常见的就是因天气状况引起的地下水量的变化。而后期开展的水文地质工作一般在野外进行,这无疑给地质工作的开展又增添了许多不定性因素。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考虑好天气情况是否适合开展勘察,而在后期,则需要着手附有调查方案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的技术要求和内容绝对不能马虎,需要站在科学分析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收尾工作都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否则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来说将会造成不小的冲击。除此之外,根据勘察要求和范围以及勘察目的等方面存在差别,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总体来说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综合性的水文地质普查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探。
2.地下水勘察的重要性
地下水对岩土体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和建筑物的稳定持久性以及岩土工程的地基息息相关。因此,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做好在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一直以来地下水所受到的关注度都比较少,导致这个误区的原因就是相关人员误以为地下水对于工程建设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在这个错误观念的长期引导下,地下水问题始终在工程施工方面得不到重视,实际上,地下水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施工建设的方案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很多时候工程开展屡遭挫折或是后期达到的效果没有预期料想的那么好,就是由于没有将地下水的因素划入考虑的范围所导致的。因此,在之后的工程施工中,将地下水问题的因素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是重中之重的。作为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和工程的特性分不开关系,特别是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情况下,要在实际勘察的区域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的深化,同时还要对地下水进行深刻的分析。
3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发现的地下水问题
3.1潜水位上升
如果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修建水库的情况,地下水的潜水水位会上升。而地下水潜水水位的上升会严重的影响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进行,对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危害。潜水水位的上升会造成如下一些影响:(1)潜水水位的上升会让岩土的含水率提高。而一旦岩土的含水率提高,就会降低了岩土的强度,使地基软化。地基一旦软化,很可能造成建筑物的下沉,甚至使建筑物坍塌变形。(2)潜水水位的上升会让地基上浮拱起,使建筑物的地基上升或者产生位移,使建筑物处于不稳定的状态。(3)潜水水位的上升可能破坏岩土的正常功能,使建筑物的地基出现滑移的情况,直接造成建筑物的倒塌。(4)由于潜水可能具有较高的含盐度,含盐量高的潜水水位上升,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加剧对建筑物的侵蚀。
3.2地下水位下降
如果地下水位一旦下降,将可能造成如下一些影响:(1)地下水位对于岩体的密度有较大的影响,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下水对岩体的支撑力减少,增加了岩体的承载力。当岩体的承载力增加时,有可能由于岩体的承载力不足,造成地面的塌陷情况发生。(2)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千湿情况的交替变换,使一些建筑物的木桩地基遭到腐蚀,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3)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含盐地层的溶解,使建筑物地基滑移现象的发生。(4)地下水位下降可能造成膨胀性岩土发生相应的变化,使膨胀性岩土的膨胀收缩的程度加大。从而使地面的土层因土壤膨胀或者收缩,引起地面裂缝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地下水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目前,大多数的地下水位变化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在修建堤坝、水库时,会经常性的引发地下水位变化的情况出现。一旦引发地下水位的变化,就很容易造成地面的塌陷、建筑物滑移、地面裂缝的情况发生,这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需要重视对地下水位的分析,提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相应的设备资金支持,保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以及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对地下水问题的及时解决,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4.解决问题的措施
4.1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内容
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和变动幅度,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组合关系,土层或者岩层的渗透性强度和渗透系数等。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应该加强对地下水的研究,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内容,对地下水对岩土层和建筑呈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为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降低地下水问题发生的概率,减少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中,结合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对地下水的作用和危害作出评价。
4.2重视对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岩土的水理性质会对勘察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岩土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下显示的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和透水性等,与岩士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特征紧密相关。一般的水质频率是每年进行两次采样,分别在地下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按照具体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对采样次数进行增加,在了解水质变化规律后,也可以1-2年进行一次采样。在岩土体中的地下水有很多种类,可以根据埋藏条件的不同划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按含水层不同的空隙性质划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地下水形式的不同,对水理性质的影响也不同。对水理性质的数据进行测试分析,可以在水文勘察的工程中,对地下水水位和水量的变化提供基础设计依据。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水理性质不仅可以岩土的强度发生改变,甚至会造成岩土变形,对建筑物的稳定有直接影响。重视水理性质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保证水文地质勘察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促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4.3重视地下水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目前我国对水质的分析项目主要是CO32-、SO42-、Cl-、Ca2+、Mg2+、pH值,总硬度等,在勘察工作需要的时侯还会对NO3-、NO2-、NH4+和Fe2+进行测定。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岩土类型、工程地质和地质结构的作用,忽略了水文地质参数,不注重地下水对水文勘察工作的影响,不利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进行,容易造成危害。只有透彻了解水文地质中的地下水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在复杂的地理位置中,地下水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对水文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高度重视,增强工程安全意识。例如,工程管理者首先重视解决地下水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严格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程安全意识。
4.4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对地下水位的评价机制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适应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需要,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降低对建筑物的影响。所以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分析地下水的影响和作用,对地下水存在的问题做出提前预测和预防。
5结束语
针对当前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只有通过对造成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水文地质勘察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军.地下水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探讨.铁道建筑,2015.05.65-67.
[2]王宪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69-70
论文作者:刘文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岩土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物论文; 水位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