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安[1]2004年在《横腭弓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横腭弓在正畸拔牙矫治中叁维方向上加强支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为正畸临床中合理使用横腭弓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恒牙牙合患者42名,所有病例均来自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病例,符合样本纳入标准,按门诊编号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8例,对照组14例。矫治前常规收集资料,并需要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实验组采取Goshgarian型横腭弓加强上颌第一磨牙支抗,对照组不做任何特殊加强支抗设计,两组严格按照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程序进行矫治,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T1期 :矫治开始至上颌牙列排齐整平;T2 期:上颌牙列排齐整平至前牙牙合关系正常),整个过程从矫治开始至前牙牙合关系正常称为T3期。分别在矫治开始、上颌牙列排齐整平、前牙牙合关系正常时拍摄头颅侧位片,取灌硬石膏模型,通过游标卡尺,双脚规,透明坐标板等测量工具对头颅侧位片、牙牙合模型进行测量。结果:1、矢状向的改变:T1期,两组比较,上颌第一磨牙移动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上前牙内收小于对照组;T2 期,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期,实验组上前牙内收4.36mm,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1.94mm,对照组上前牙内收3.21mm,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2.57mm,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垂直向的改变:T1期,两组比较,上颌第一磨牙伸长无差异;T2 期,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基本无改变,对照组则伸长; T3期,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未见明显伸长,下颌第一磨牙伸长约1.25mm,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伸长0.71mm,下颌第一磨牙伸长1.57mm ,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横向的改变:T1期,两组比较,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基本不变,对照组则明显减小,两者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T2 期,实验组上颌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宽度减小量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期,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基本不变,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减小2.13mm,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黎敏, 王永, 张军梅, 贾莹, 张忠平[2]2012年在《弯制横腭弓和改良铸造横腭弓控制磨牙支抗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改良铸造金属横腭弓在控制磨牙支抗方面与传统弯制横腭弓的区别。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需要中度支抗的患者20例,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改良铸造金属横腭弓加强支抗,另一组使用传统弯制横腭弓加强支抗,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下颌平面角、前下面高比例变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铸造金属横腭弓是一种良好的增强磨牙支抗的方法,其性能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弯制横腭弓,为临床同类支抗的应用提供了选择。
王菲, 周洪, 叶湘玉, 牛百平, 谈龙[3]2003年在《关于横腭弓Ω曲朝近中或朝远中在增加支抗方面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对临床使用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和Ω曲朝远中的横腭弓在增加磨牙支抗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利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12例为对照组,使用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增加支抗;按照同样病例选择标准选择病例14例为实验组,使用Ω曲朝远中的横腭弓增加支抗,对这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矢状方向及垂直方向测量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①6-Ptm,6-So在对照组及实验组中治疗前后均增加,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增加的少,且具有显着性;②6-PP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均增加,且两组增加的程度差值不具有显着性;③1-Ptm,1-So,1-NA,1-SN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显着减小;④∠GoGn-Sn和ALFH/AFH%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患者,Ω朝远中的横腭弓在控制磨牙前移方面优于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
谭广有, 赵风珍[4]1999年在《X型横腭弓的制作和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X型横腭弓是由日本亚历山大矫正协会嘉海龙叁博士介绍的一种新的装置。1、结构及制作。X型横腭弓由带环及X型腭杆两部分组成(附图)。附图x型横腭弓先制作7557带环,55颊侧焊托槽,77颊侧焊颊管,而后在带环的腭侧分别点焊与托槽或颊管等高并处于相同的近远...
陈文洪, 林爱红, 郭平山[5]2011年在《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联合支抗在安氏Ⅱ类深覆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在安氏Ⅱ类深覆错矫正治疗中,对上颌支抗磨牙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非高角面型患者,分析联合应用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强化上颌磨牙支抗的作用,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和模型测量。结果治疗前后支抗上颌磨牙在前后向上近中前移被控制在拔牙间隙的1/4以内,在水平向磨牙宽度无明显变化,在垂直向磨牙位置基本不变。结论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联合应用能较好地控制上颌磨牙支抗,在安氏Ⅱ类深覆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黄永谦, 李正明, 任英华[6]2010年在《横腭弓舌侧拉尖牙远移对磨牙支抗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横腭弓在上颌唇向错位尖牙远中移动时对支抗的控制。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上颌尖牙唇侧错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用横腭弓加强支抗,横腭弓Ω曲朝向近中。试验组在错位尖牙舌窝黏舌侧扣,用弹力线将舌侧扣和Ω曲相连加力,在尖牙远移时实现支抗控制;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磨牙均发生近中移动,其中对照组磨牙倾斜移动较大。模型测量:矫治前后上颌尖牙(U3)牙尖间宽度的差值试验组较对照组小,试验组差值为(1.15±0.73)mm,对照组差值为(2.1±1.13)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上颌第一磨牙至腭大孔连线的距离(U6-PP)的差值试验组较对照组小,试验组差值为(1.17±0.39)mm,对照组差值为(2.05±0.37)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尖牙远移过程中,横腭弓舌侧拉尖牙远移有利于控制尖牙宽度,保持弓形,减少后牙支抗的损耗。
佚名[7]1996年在《译文摘要》文中研究说明译文摘要本期本栏译文由谢以岳审校应用24小时肌电监测系统对正畸治疗中咬肌的活动变化的研究[Miyamoto.Ketal.AngleOrthod1996;66(3):223-228]在正畸治疗中,病人都常常经历不同程度的不适与疼痛,但目前对疼痛与牙齿移...
宋立群, 张明辉, 高宏[8]2003年在《横腭弓与上颌第二磨牙粘颊面管连扎增强支抗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横腭弓与上颌第二磨牙粘颊面管连扎增强支抗的方法。方法 上颌制作横腭弓( transpalatal arch,TPA)与第一磨牙带环腭侧焊接并粘固 ,在第二磨牙颊面粘颊面管将后牙段连扎 ,辅以 类颌间牵引。结果 选择 39例安氏 类 分类错牙合患者用此方法使支抗牙最大前移量控制在拔牙间隙 1 /3以内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后牙呈中性牙合关系。结论 对不能很好配合戴口外弓且矫治不要求强支抗的患者 ,用 TPA与第二磨牙连扎也能取得较好的支抗效果。且制作简便、安全有效。
韦彦峰, 杨振华, 陈巧玲[9]2008年在《口内强支抗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拔牙病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口内强支抗矫治Ⅱ1拔牙病例的支抗控制效果。方法:选择采用TPA联合Nance腭托口内强支抗的Ⅱ1拔牙病例20例,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PTV-U6增加(1.96±0.85)mm,PTV-U1、U1-NA与U1-SN分别减小(5.13±2.38)mm、(15.40±3.32)°和(16.94±4.52)°。结论:使用口内强支抗矫治Ⅱ1拔牙病例,临床支抗控制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横腭弓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研究[D]. 何进安. 广西医科大学. 2004
[2]. 弯制横腭弓和改良铸造横腭弓控制磨牙支抗的比较[J]. 黎敏, 王永, 张军梅, 贾莹, 张忠平.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2
[3]. 关于横腭弓Ω曲朝近中或朝远中在增加支抗方面的对比研究[J]. 王菲, 周洪, 叶湘玉, 牛百平, 谈龙. 中国美容医学. 2003
[4]. X型横腭弓的制作和临床应用[J]. 谭广有, 赵风珍. 口腔正畸学. 1999
[5]. 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联合支抗在安氏Ⅱ类深覆治疗中的应用[J]. 陈文洪, 林爱红, 郭平山. 福建医药杂志. 2011
[6]. 横腭弓舌侧拉尖牙远移对磨牙支抗控制的研究[J]. 黄永谦, 李正明, 任英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
[7]. 译文摘要[J]. 佚名. 口腔正畸学. 1996
[8]. 横腭弓与上颌第二磨牙粘颊面管连扎增强支抗的临床应用[J]. 宋立群, 张明辉, 高宏. 医学文选. 2003
[9]. 口内强支抗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拔牙病例的临床研究[J]. 韦彦峰, 杨振华, 陈巧玲. 中国美容医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