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论文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论文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

朱敏 吴康成 南京财经大学

摘要: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价格稳定”并不能保持金融稳定。但是货币政策通过信贷、资产价格等传导渠道,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金融稳定目标产生影响,如果两个政策不搭配协调好,会严重影响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因而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并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协调从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推进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协调;明确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分工协作;发挥金融稳定委员会的“维稳”功能。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价格稳定”并不能保持金融稳定。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导向下,经济增长平稳有序,但金融失衡逐渐加剧,影子银行扩张,房地产泡沫增大,系统性风险不断积聚。在此背景下,各国监管当局关于传统的针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政策收效甚微达成了共识,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也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将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2017年把表外理财纳入MPA,2018年将把同业存单纳入MPA。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写入十九大报告之中。但是货币政策通过信贷、资产价格等传导渠道,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金融稳定目标产生影响,如果两个政策不搭配协调好,会严重影响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因而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研究法是实地研究的一种,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适合研究者无法设计准确、直接又具系统性控制的变量的时候,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一)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作用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相互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当局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此时,实施单一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作用有限。因此,货币政策应结合维护资产价格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从而达到物价稳定、经济发展、金融稳定的“三重”目标。同时,由于宏观审慎政策经验不足,金融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尚不完备,如果搭配使用货币政策,可以提高银行信贷的有效性,降低借贷成本。总体来说,寻求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不仅会稳定物价、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能维持金融体系的平稳发展。

工程高边坡风险定量计算结合路堑边坡风险评估技术框架中的风险分析和评价两大环节,参考AGS在详细风险分析定量指标基础上对路堑边坡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损失进行定量风险计算[10]。具体见公式(1)、公式(2)。

(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同互补

一方面,货币政策在应对资产价格波动方面稍有欠缺,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抑制资产价格波动来实现金融稳定目标,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盯住资产价格波动的不足;另一方面,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为宏观审慎政策的运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宏观审慎政策的稳健性得以提升,可见货币政策也是宏观审慎政策的有益补充。因此寻求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同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二、协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政策建议

(一)要推进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协调

在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方案的研究下,建筑工程技术越来越要求精细化,对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技术的精细化,除了可以使建筑更加安全,还对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要明确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分工协作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中,货币供应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弱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因而,我国应加快货币政策转型,以利率为主要调控渠道,完善利率传导渠道,推进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物价稳定,而宏观审慎的主要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逆周期性,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当物价和资产价格出现“同时上涨”或“同时下跌”的情形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同时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叠加两种政策的效果,实现宏观调控的双重目标;当物价和资产价格出现涨跌不一致的情形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存在潜在的冲突,此时就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和要调控的主要目标,适当地把握这两类政策工具的实施力度,有所偏重。

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可以综合使用流动类政策工具、信贷类政策工具、资本类政策工具、税收类政策工具;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宏观审慎政策的传导路径,建立起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规则。

(三)要发挥金融稳定委员会的“维稳”功能

2018年两会结束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生了大变革,由原有的“一行三会”变为“一委一行两会”。其中,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去除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带来的监管真空地带,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统一。发挥好金融稳定委员会维护金融稳定的基本功能,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央行的货币政策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三、结束语

货币政策的制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宏观审慎政策发展刚刚起步,理论传导和实际运用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协调:推进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协调;明确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分工协作;发挥金融稳定委员会的“维稳”功能。

参考文献 :

[1]张朝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2]方意.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南开大学,2013.

项目号: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17_1125)。

标签:;  ;  ;  ;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