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护理干预防止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论文_何启粼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610000

摘要:静脉血栓是指患者深静脉腔内的血液出现不正常凝结现象,造成患者静脉腔出现阻塞现象,产生静脉回流障碍。静脉血栓多在患者下肢产生,是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症较轻时会导致患者发生残疾现象,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病症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肺炎。患发该疾病后,患者肢体会出现明显肿胀,会产生的局部疼痛感,在行走和站立过程中均会出现疼痛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发生静脉曲张、於滞性溃疡以及皮炎并发症,对其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较大。ICU患者在昏迷状态下,卧床休息时间较长,体内的深静脉置管较多,导致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高[3]。因此,为预防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情况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并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进程。

关键词: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系统护理;效果

引言

目的探讨针对ICU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取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开展早期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是2.67%,而对照组是8.67%(P<0.05);两组患者入住ICU第一天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比较缓慢,差异不显著(P>0.05);入住ICU第7天、14天之后观察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利于降低DVT发生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病房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患者300例随机分两组,各150例。观察组男79例,女71例;患者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7.6±0.4)岁。对照组男82例,女68例;患者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48.1±0.7)岁。两组患者线性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①功能锻炼。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不能动置管患肢,避免患肢发生出血现象。进行手术的第二天,护理人员可以教述患者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握拳训练,使得患者肢体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得到有效改善,避免发生血栓。②并发症护理。告知患者必须要控制好患肢运动状况,可以把患肢抬高到30°,使得其血液流动进程不断提升;控制好室内的温度,调节至25℃左右[4];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照医嘱应用抗凝药物,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状况;对患者的患肢部位不能提供按摩和热敷,以此可降低发生血栓脱落情况;在进行输液时应避免在患肢处注射。③导管护理。在进行导管护理中,必须要坚持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导管发生感染;在维护导管时,若发现导管出现渗液、辅料卷边等不良情况时,应及时将药物进行更换;输液后,需立即冲洗封管。④生活护理。告知患者饮食需清淡,多食用新鲜果蔬,禁烟忌酒,按时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不能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⑤出院护理。若患者在出院后仍旧携带置管,需告知患者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尽量避免患肢进行大幅度远东,可适当做一些握拳运动;按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导管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要由经验丰富的ICU专科护士制定患者的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方案,从患者入住ICU病房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展具有规律的下肢关节被动运动以及下肢肌肉按摩,同时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理疗,包括:

①保持患者平卧位并应用小枕将患者后脚跟适当垫高,确保小腿悬空并与床面形成约为25°左右夹角;②协助患者开展双侧的足踝运动,即双侧踝关节被动跖屈、背伸以及内外翻等运动,各重复30次,频率约为10~20次/分钟;③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股二头肌、腓肠肌以及股四头肌等进行按摩,沿着肢体由远至近,各侧肢体按摩5分钟;④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的伸曲活动,频率约为10~20次/分钟,重复运动25~30次;⑤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已对患者双侧下肢开展理疗。由患者脚部踝部直至大腿和小腿进行周期性的加压,促进静脉血液流速,改善患者微循环。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ICU治疗期间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DVT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以()来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DVT发生率

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DVT者共计4例,DVT发生率是2.67%,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DVT者共计13例,DVT发生率是8.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股静脉血流速度

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第一天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比较缓慢,并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入住ICU第7天、14天之后观察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治疗时间较长,大部分需要长期卧床,肢体活动严重受限,极易造成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研究指出,临床上超过90%的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危害性极高,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现象,对其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较大。因此,通过早期预防、早期护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改善临床表现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常用的方法为采用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其中物理疗法主要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药物疗法主要用的药物有包括低分子肝。

在ICU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该并发症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在接受插管治疗时,该并发症的检出率会明显降低[8]。因此,为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需给予科学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之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开展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在患者入住ICU病房后的第一天开始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DVT高危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开展有序的具有规律性的下肢肌肉按摩以及下肢关节的被动运动,能够促进患者静脉血液流速加快,降低了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取得良好干预效果。

本次研究进一步表明在ICU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工作中,有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延飞.早期护理干预在防止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评价[J].双足与保健,2017,26(24):97+99.

[2]张焕.早期低分子肝素应用预防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2):1563-1564.

[3]高凤艳.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259-260.

[4]李民强,王德峰,马海芳,刘红.低分子肝素预防内科重症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S2):219-220.

[5]刘菲,庄静,张慧,王玲,李琳琳,曹枫林.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6,27(04):40-43.

[6]吕柏楠,赵伟,石晓明,吴胜春,唐雷,杨永宾.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10):1558-1560+1571.

论文作者:何启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防止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论文_何启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