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经验_形式主义论文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经验_形式主义论文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会论文,十五届论文,六中论文,指南论文,党的作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全会认真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了重要部署。这是指导全党抓好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风是形象是力量生命

着力解决党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正如《决定》指出的:“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党风是形象。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外在表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我们党的作风如何,首先取决于党的性质和纲领,亦即鲜明的党性。我们党的党性,是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特性,这种党性具体反映和体现在党组织的活动及党员的言行之中,就是党风。也就是说,党性决定党风,党风反映党性。只有坚强、纯正的党性,才会产生积极、良好的党风。

党风是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从根本上说,民族凝聚力首先来自党的凝聚力,而党的凝聚力又来自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凝聚力。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也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基本政治优势。人民群众认识我们党,首先是从这些优良传统作风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大作风”实际上不只是作风问题,而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党始终必须坚持的重要建党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本质上是解决思想路线的,它能出思想、出观点、出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是解决党性问题的,它能出凝聚力、出号召力、出战斗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风问题的,它能出党内团结、出活力、出生机。

党风是生命。作风问题的实质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现在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人民群众是拥护的。人们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主要是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信任和支持,就一定会失败,一定会垮台,一定会亡党亡国。全党应该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决定》确定党的作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第一,坚决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本本主义的思想作风。《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一个开拓进取、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鲜明的政治风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目光远大,胸怀开阔,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如果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知之不多,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甚了了,我们的认识和眼界就会越来越窄,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前进,就会在世界进步潮流面前落伍,就要付出落后挨打的沉重代价。

目前在思想作风和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些同志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怀疑多于接受、责难多于分析、等待多于实干,思想僵化,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二是“学风不浓,玩风太盛”。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整天陷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根本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三是学习浅尝辄止,脱离实际。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有的学习不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照抄照搬,照本宣科;有的片面理解或歪曲上级的精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还必须指出,一些重大问题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理论滞后实践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这直接影响了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动摇理想信念,导致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恶性膨胀,精神空虚。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又一次把我们推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又一次赋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理论不发展、实践不创新,将没有出路。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参与世界竞争,要在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相互激荡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条件下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开动脑筋,努力探索,大胆进行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到时代的新水平。

第二,坚持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决定》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一是“虚”,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热衷于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二是“浮”,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风漂浮。有些领导干部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满足于空泛的号召,到基层也仅仅是听汇报、看“典型”,而且前呼后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三是“粗”,作风霸道。有的领导干部政策法制观念差,决策主观武断,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怨气很大。有的甚至作威作福,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四是“假”,欺上瞒下,虚报浮夸。一些干部为了出“政绩”,严重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等等。

抓作风建设,如果不着重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危害最大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其他都无从谈起。必须大声疾呼,全党痛下决心,坚决煞住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两股歪风。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衡量党员和领导干部党性与政绩的根本标准。要把评判干部政绩的标准交给群众,把是否得到群众公认,是否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的政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负责任、弄权渎职,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绝不能“一走”了之。

第三,坚决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自由主义现象。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不能自觉地接受监督,在重大决策和领导工作中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家长作风严重。有的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各自为政,工作不协调,影响了班子的团结和正确决策。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上级政策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党员和干部无视党的纪律,各行其是,搞自由主义。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最根本的是要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保证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我们强调严明党的纪律,最根本的是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机活力。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第四,坚决克服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消极腐败现象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群众议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尽管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标本兼治的工作力度,特别是严肃查处了成克杰、胡长青等大案要案,但总体上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群众反映强烈。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堕落,精神颓废,道德沦丧,贪图享受,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腐败之风盛行,有的领导任人唯亲,拉帮结伙,不搞五湖四海,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个人说了算,甚至徇私舞弊。有的“谋官不谋事”,千方百计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甚至买官卖官,等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体制转型时期,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提出解决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尤为重要。生活作风是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就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理想和事业奋斗终身;以追求个人享受为目的的人就会精神空虚、不思进取、及时行乐,成为金钱和声色犬马的俘虏。不少腐败分子自我毁灭,都是从生活作风腐化堕落开始的。

作风建设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对症下药。作风具有综合性——涉及思想、组织、机制等方面,抓党的作风建设实际上是从作风入手抓党的建设。作风具有规范性——是党的政治风格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需要一定的制度和监督机制来规范。作风具有示范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什么样的党风,会带来什么样的民风和社会风气。作风具有潜移默化性——良好作风的培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具有群体性——抓好作风建设需要全社会扶正祛邪、扬清激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是思想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抓作风建设只有与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效果。在作风建设以至整个党的建设方面,带根本性、决定性的是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问题。端正党风不能就事论事,抓党风最根本的是要抓党性。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措施千条万条,切实抓好党性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是第一条。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功底,增强党性锻炼,提高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搞好作风建设的灵魂。全党对此应高度重视,切实大力解决。

第二,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作风问题是全党的问题,但首先是领导干部的问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搞好作风建设至关重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定要从上级领导机关做起,从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做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快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繁杂的应酬中摆脱出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果各级领导多做调查研究,全会精神就会落到实处,党的作风建设就会取得显著成效。如果那些说实话、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把那些作风漂浮、官气十足、喜欢搞“花架子”的干部调离领导岗位,就会大得人心,群众就会拍手称快。

第三,抓住核心,突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这次全会的主题。而进一步保持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又是这次全会《决定》的主题。《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把我们党看成自己的主心骨,我们党才能在人心向背这道历史考题面前取得好成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抓创新、抓落实、动真格的。在目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没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不行,必须进行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决定》强调,“明令禁止的,要立即停止;能够做到的,要马上去办;需要统筹兼顾逐步解决的,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作风建设只见物、不见人不行。现在层层都喊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都喊“抓落实”,但到底谁来落实?不落实怎么办?责任要清。我们必须严明抓落实工作的纪律,对不落实的典型要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决定》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服务大局,整体推进,从严要求,标本兼治。”把党的作风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和促进政风、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建设,这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对党的作风漠然视之,甚至肆意败坏党的作风,就是政治上的麻木和信念上的动摇。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必须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树立好的作风而不懈努力。

第六,健全制度,严格执纪。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让人民满意,使人民放心为目标,以解决党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上下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有效机制,不断推进党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在作风建设方面,能够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得力措施,也是创新。事实上,有些问题不是没有认识,而是有效的办法不多;不是没有制度规定,而是监督执行不力。必须建立落实作风建设制度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严重的,要严格执纪,追究责任。

标签:;  ;  ;  ;  ;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经验_形式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