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球化: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建构_全球化论文

理解全球化: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建构_全球化论文

理解全球化: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学论文,中学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全球史观的流行,许多高三老师从全球化的视角进行专题复习,但囿于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必修二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故有些老师将其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构成了“全球化专题”的知识体系。显然,这样的复习无法深刻理解和有效深化全球化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全球化专题复习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依据“概念—特征—问题”的认知逻辑解读全球化,以期全面、深刻理解全球化。

      一、完整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内涵

      理解全球化,是学习全球化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完整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内涵,才能梳理全球化的内容,理清全球化的线索,把握全球化的脉搏。

      1.“全球化”的由来

      此为麦克卢汉于1960年提出,当时叫“Global Village”,被译为“地球村”,已包含“全球化”的内涵。1985年,R.罗伯逊和F.莱克联名发表了《现代化、全球化和世界体系理论中的文化问题》一文,首次使用“globalization”;同年,西奥多·莱维特在《哈佛商报》上发表《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也使用“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并对其含义有一个正式的界定:是指“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可见,全球化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2.“全球化”的定义

      由于“全球化”是一个尚在形成中的概念,至今有关“全球化”的界定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乔治·索罗斯认为:全球化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扩张以及它们对各国经济日益加强的支配”[1]。这是从金融发展角度对全球化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加”,即全球经济一体化[2]。这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全球化的定义。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趋势”“它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及外交关系”[3]。这是从跨领域的角度对全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可以把全球化定义为种种全球性社会关系的增强,它使各种本来天各一方的地方性联结在一起,以至此地发生的事情要受到遥远的地方事情的制约,反之亦然。”[4]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全球化的定义。

      上述学者(或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化作了界定,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全球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内涵,有必要加以澄明。对此,我国著名学者何顺果先生有如下一段论述:

      “全球化”并不是晚近才开始的过程,它本是人类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并日益普遍化和紧密化的表现,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渊源;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这种交往还是零散的和不连续的,只有在西欧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才日渐显现,西欧资本主义不仅为“全球化”运动提供了主要的动力,也为“全球化”运动的启动和发展过程确立了最初的原点;不过,各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和紧密化”有赖于各民族在国际社会中平等地位的真正确立,而目前的“全球化”更多地是以西方(主要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整合”,即一体化,它是不平等的交接;因此,要实现人类各民族交往真正的普遍化和紧密化,显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谈什么全球化的“终结”,显然为时尚早……其“关键词”是“交往”,它包括五大要素:时空、动因、内容、形式和技术。全球化本质上是一种横向运动,横向发展和联系是其主要趋势,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这种“联系”的内容和方式不同,紧密程度不同而已。但“交往”又并不仅是“联系”,它本是人们“一种生存方式”,必然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5]7

      何顺果先生的这段论述对于我们全面而深刻理解全球化有这样几点启迪:第一,全球化的原点。从时间上讲,1500年前后(即新航路开辟以来),从空间上讲,源于西欧,逐渐向外扩展。第二,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各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和紧密化”。第三,全球化的内容。包括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第四,全球化的动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代)。第五,全球化的本质。是一种横向运动,横向的发展和联系是其主要趋势(全球化的纵向发展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全球化的发展程度)。第六,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性,也有负面性。第七,全球化的方向。当今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平等的全球化,全球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就是追寻一种平等的全球化。

      基于广泛阅读与深入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清晰地理解全球化概念内涵,梳理全球化的知识体系,探索全球化的有关问题。

      二、准确把握全球化的阶段特征

      提高全球化专题复习效果,不仅在于掌握全球化的基本知识,更应把握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由于现行教科书有关全球化知识的残缺与不足,老师在复习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材料,条理全球化的阶段特征。笔者依据何顺果先生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划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概括全球化四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1.探险时代(1500—1750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经济上表现为出现了“商业革命”。这时期,全球范围出现三条重要商路,即大西洋三角贸易线路、印度洋线路和太平洋(菲律宾至墨西哥)线路;贸易的内容主要是香料、奴隶、白银和棉花、蔗糖等经济作物;国际贸易推进商贸制度创新和商贸中心的转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不断拓展。西欧各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通过全球性的贸易活动,促进欧洲国家财富的增加。

      (2)近代国际关系出现但不具有全球性。随着近代主权国家的出现,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战争,出现了像英国这样的全球性海洋霸权国家。1648年“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国家订立《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肯定欧洲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主张协商处理外交关系,否认高于国家之上的其他主权实体的存在。它标志着一个以近代国家为主体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是当时仅限于欧洲,全球性的国际关系却尚未出现,因为,“在与非洲奴隶贩子和美洲印第安部落首领和亚洲君主交往中,欧洲人并没有推行威斯特伐利亚原则,也没有设立一套可以被非西方民族所接受的平等交往体系”[5]125,如在中国遭遇了华夏的朝贡体系。

      (3)全球性的跨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自西欧探险家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物种、商品、技术,甚至疾病、宗教、革命思想等,都开始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旧世界和新大陆之间传播。”[5]129这一观点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叙述可以印证。

      (4)全球性交往的紧密化和普遍化较低。这一时期,探险、航海和殖民活动三位一体,欧洲人奔走于全球,欧洲与新、旧大陆的联系加强,但这种联系主要在为数不多的“商站”之间进行,尚未深入内陆,且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因此,所谓的全球化主要还是地理和观念上的。换言之,这时的全球化水平,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是比较低的。

      2.殖民时代(1750—1870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实力,为殖民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际分工、交通、通讯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创造了条件。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全球化进入实质形成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时期,商品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增加;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占统治地位;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出现,并表现出周期性。

      (2)世界性政治体系出现。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这个体系维护了欧洲近百年的和平,促使欧洲各国集中精力向海外扩张,更多的亚非拉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国际关系上从属于宗主国,从而使维也纳体系具有世界性质,因此,维也纳体系是全球化时代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体系。

      (3)文化全球化形态初步形成。以机器工业为基础,西方国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近代文化,并产生了近代大众传播媒体,而东方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经济,社会变化不大,传统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处于劣势。因此,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中,开始产生文化全球化的形式。例如,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日本的明治维新、英国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于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等都是文化全球传播的表现。

      (4)全球性交往加强但仍然有限。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扬威于大洋和大洲,纷纷以前一时期建立的沿海“商站”为据点,逐步但稳步地向各大陆内陆推进,以至最终占领并统治新、旧大陆,建立起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的殖民地。因此,与上一时期相比,全球化交往程度大大加强,但总起来说,全球流动和相互联系的强度与本土化的交往和联系相比,是比较低的,而且全球化关系的制度化和正规化依然非常有限。

      3.帝国时代(1870—1945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化,并向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从而奠定了帝国形成和全球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垄断企业的对外扩张,又提供了帝国形成和全球化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进程体现在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另一方面,垄断组织为了自己利益操纵政府进行对外扩张和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整个非洲、拉美和大部分亚洲都被置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最终确立。同时,前苏联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由于其封闭性,对全球化的推动有限。

      (2)国际社会初露端倪。帝国时期,全球政治体系经历了由俾斯麦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由于“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世界性,且旨在对国际社会进行全方位管理,并为各国解决冲突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讲坛,后又为联合国的创建提供了全面的借鉴,故它的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诚如吴于廑和齐世荣先生所说:“国际联盟是世界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6]

      (3)文化全球化形态不断加强。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发展,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频繁,文化全球化形态的加强势在必行。如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科技和文艺在全球的扩散或传播,都是文化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佐证。

      (4)全球化程度有了新的发展。与前一时期的深入各大洲内陆相比,帝国时期的全球化已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大大加强了经济的相依程度。但是,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总之,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过前一时期。

      4.网络时代(1945年—)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以高科技为特征的全球化。高科技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性高、技术难度大、智力要求高、竞争性和渗透性强、投资多、风险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群)。这一时期,高科技在全球迅速扩散,表现在科技内容、主体和影响的全球化。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消费全球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经济全球化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又有新的表征,如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促成全球产业的转移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计算机连成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化经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信息时代的全球化较之工业时代的全球化,是一种低成本的全球化);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金融全球化,从关贸总协定到WTO,反映了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3)全球政治体系由统治走向治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人类政治生活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走向治理。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如联合国已成为国际外交活动的最重要舞台,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4)网络社会迅速崛起。信息技术革命已催生出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实现经济行为全球化,组织形式网络化,工作方式灵活化和职业结构两极化,网络社会正在崛起。诚如何顺果先生所说:“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是一个被计算机网络和在网络中高速流动、四通八达且如同巨浪般涌来的信息缠绕的全球化,此时的全球化力度——无论其广度、深度和速度都是以往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5]387

      纵观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一个低层次向高层次、以西欧为主导到(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演变。但总的说来,1500年开启至今的全球化,是以西方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因而是不平等的。因此,建立以自由与平等为前提的真正的全球化是未来全球化的方向与目标。

      三、辩证认识全球化的相关问题

      全球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且仍在发展变化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探究,进而对全球化的若干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以下笔者择三个问题略作论述。

      1.全球化的利与弊

      就全球化的影响而言,有利有弊。其利主要表现在:可以促使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在全球范围的有效合理的流动;可以促进科技、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是全球化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弊主要表现在:由于当今全球化是一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平的全球化,因此,会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有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民族文化也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即是明证。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促使全球化到来的各种现实力量都客观地存在,并积极地发挥着作用。然而,由于全球化对本土化构成了威胁,各民族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必然阻滞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化解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只会阻滞而延缓全球化的进程,但不能改变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既然如此,就必须理性地对待本土文化的自身维护问题。一是不要将全球化与本土化对立起来。诚然,全球化给本土文化带来了挑战,但全球化也给本土文化带来了机遇。二是全球化不会导致本土文化的消亡。因为文化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西方文化向非西方的传播会出现变异;非西方文化接受西方文化时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个阐释和选择,每一特殊文化被同质化的过程其实是他们以自身的文化资源对普遍文化的重新创造。三是维护本土文化要有开放的心态。因为,“本土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创新中保持自己和巩固自己的过程,它不是一种静止的存在,凝固的存在,它只能在对外开放中保持自己,在文化碰撞中发展自己,在文化冲突中证实自己。”[7]所以,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本土文化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胸怀去对待异域文化。诚如李庆霞教授所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冲突是当今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矛盾,它的最根本解决方式应该是二者的融合,也就是全球化的本土化和本土化的全球化。”[7]

      3.全球化、全球史与全球史观

      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化各地区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和紧密化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其本质上是一种横向运动。全球史是世界整体的历史,是世界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世界整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及其演变过程。张一平教授曾对全球史的理论渊源、本质属性、外部环境、运行模式、历史分期、研究方法和学科构建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8],颇具启发。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认为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要从全球整体的视角去探索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总体趋势,阐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郑林先生将其概括三个特点:一是以“社会空间”作为考察历史的基本单元;二是关注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三是破除“欧洲中心论”,强调各个社会之间发展的相关性和互动性[9]。

      全球史始于人类历史的开始,而全球化原点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因此,全球史涵盖全球化;全球化历程是新航路开辟后全球史的主要内容。全球史观是全球化的产物,因而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区别。全球化属客观层面,而全球史观则是观察或研究历史的一种观念、思维和方法,属观念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上述观念的辨析和辩证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全球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全球史观,并运用它去思考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如战争、环境污染、生物灭绝、能源短缺、资源匮乏、毒品泛滥、恐怖主义等问题,学习全球化历史,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感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时代青年,理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我们的地球,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  ;  ;  

理解全球化: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建构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