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因素评估表用于产科护理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论文_周小敏

周小敏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探析高危因素评估表用于产科护理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分娩措施,实验组采取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针对性控制。统计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因素评估表用于产科护理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产后出血症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护理效果

产后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类型,其引发原因繁多,例如胎盘、体质、并发症、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1]。产后出血治疗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很容易引发大出血与休克症状,甚至是导致产妇生命安全遭受影响[2]。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产妇的生产安全,本文以我院部分产妇为例高危因素评估表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分为实验组(n=50)与常规组(n=50)。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28.4±4.4)岁,平均孕周(36.4±4.2)个月;常规组产妇平均年龄(27.1±6.1)岁,平均病程(37.8±3.0)个月。常规组与实验组产妇的多项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别,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产妇均无任何可能影响本研究的并发症疾病,两组产妇具备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分娩措施,主要是在胎儿分娩出后采取益母草与缩宫素进行处理。

实验组采取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针对性控制,具体措施如下:1、量表设计。量表内容包含病史、妊娠史、分娩史、产后2h出血量等;2、评估方法。在产妇入院之后应用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录入在评估表中,所有存在高出血风险的孕妇均在产程开始后直接送入产房,并做好优化交接班,助产士需要仔细查阅病历并详细和对存在的高危因素,对产妇分娩期间的高危因素实行动态化评估,按照评估结果以不同时间段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3、高危因素干预措施。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时需要有产科抢救小组待命,严密观察与正确处理,宫口开全时需要及时构建静脉通道,并在胎儿前肩娩出之后肌肉注射20U缩宫素,娩出后(90s内)及时采用钳夹剪短脐带,针对性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此时按摩子宫,如果胎儿娩出后20分钟胎盘无任何剥脱现象可用20U催产素加入20ml盐水实行脐静脉注射,对潜在产后宫缩乏力产妇可以再应用20U缩宫素、200μg米索前列醇,宫缩不佳患者应及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出血量。产后出血标准为胎儿分娩出后24小时之内阴道流血总量超过500ml。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观察指标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分析以及对比。计量数据均采取标准差方式表示,例如(±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产道持续性少量出血或短时间大量出血,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产妇的垂体前叶功能逐渐衰退,从而形成后遗症,对产妇形成无法挽回的影响[3]。分娩过程中一般是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干预,其能够有效的控制产妇的血压状况,实现催生引导的作用。但是仅仅是借助药物干预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4]。

高危因素评估表主要是针对临床中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预见性的干预措施[5]。通过临床统计发现,产妇的临床实际情况从产前一周左右便会对产妇的心理、身体等形成影响,同时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产妇提前给予备案,并在产前做好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同时在产前、产后给予相应的身体干预服务,并根据产妇的出血量变化给予预测性的干预,对于具备相关挑战的产妇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实现对临床症状的预防性控制目的。虽然从护理内容方面来看,与常规护理相似,但是在主动性方面更加突出,可以更好的了解产妇状况从而保障护理服务在预防出血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这一结果充分证明高危因素评估表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从术前、术后两个方面做好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控制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于产妇的预后康复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综上所述,高危因素评估表用于产科护理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产后出血症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兰,段晓莉,尹俊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产褥期的危险因素及高危因素评估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18-121.

[2]刘文秀,李红兰,练碧湖.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s1):274-276.

[3]王艳华.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00-102.

[4]刘莹,黄群,叶文琴,等.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评估与观察:一项重复测量的纵向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1(10):233-234.

[5]贾晶,姚明龙.高危因素评估表干预对高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4(22):206-207.

论文作者:周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高危因素评估表用于产科护理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论文_周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