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1,2 周彤1,2 汪再庆1,2
(1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91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的MRI表现与WHO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区分WHO分型方面的价值,并进一步对比胸腺瘤低度恶性(A-B1)与高度恶性(B2/B3)的MRI表现的差异。结果:63例胸腺瘤中A型7例,AB型27例,B1型7例,B2型13例,B3型(包括B2/B3和B2+B3型)共9例;血管受侵的共10例,心包受累的共20例,肺受累的共4例,心包积液2例,淋巴结增大的有4例.其中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胸腺瘤对比有意义的是:低度恶性胸腺瘤的平均横径为3.3(2~7.9),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平均横径约2.7(0.8~6.1);而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周围组织更易受累(血管受累P=0.0317,心包受累P=0.04592,肺受累P=0.2318),边界多不清楚(P=0.04171);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表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结论: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而高度恶性胸腺瘤更具有侵袭性,周围血管、心包多受累;除此之外,高度恶性胸腺瘤形态多不规则。
【关键词】恶性胸腺瘤;WHO分型;MRI
【中图分类号】R7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154-03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1],但是其预后差异显著。胸腺瘤组织学分类较多,不利于其外科手术的选择及新的辅助治疗[2]。关于胸腺瘤的WHO分型与胸腺瘤CT或MRI表现的关系已有很多报道,但关于胸腺瘤的低度恶性(A-B1)与高度恶性(B2/B3)[3]的MRI表现特征报道的却非常少;本文针对恶性胸腺瘤的MRI表现与WHO分型的关系,以及其与胸腺瘤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华西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为胸腺瘤的病例共63例,年龄21~75岁,平均51.2岁。中A型7例,AB型27例,B1型7例,B2型13例,B3型(包括B2/B3和B2+B3型)共9例;其中有17例因怀疑重症肌无力就诊,16例因胸部不适或伴有咳嗽、咳痰就诊,4例因其他部位不适查出,另26例均体检查出。
1.2 检查方法
MRI检查使用西门子公司MAGNETOM Im-Pact1.5T磁共振机,4例仅行MRI平扫,70例均行MRI平扫+增强,使用体线圈呼吸门控,胸部横断面SE序列TR640ms,TE14ms,TSET2WI序列TR1400ms,TE120ms,T2WI脂肪抑制序列TR1400ms,TE120ms,层厚5mm,间距1mm,激励次数3次,矩阵512×512;矢状面TSET2WI序列TR1400ms,TE120ms和T2WI脂肪抑制序列,层厚5mm,间距1mm。激励次数3次。增强扫描,均经肘静脉注射Gd-DTPA(0.2/kg体重),于兴趣区行T,Wl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在良恶性胸腺瘤的比较中,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肿瘤大小、肿瘤形状以及肿瘤的边界,并用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肿瘤的血管、心包、肺的受累情况,以及增强后信号的强度、有无淋巴结肿大。P值<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这63例患者中,WHO分型A型7例、AB型27例、B1型7例、B2型13例、B3型9例(包括B2/B3和B2+B3),低度恶性的有41例,高度恶性的有22例,见附表1,表2。
3.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上纵隔原发性肿瘤,约占成人所有纵隔肿瘤的20%~40%,它起源于胸腺上皮,但不包括起源于生殖细胞、淋巴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脂肪组织的肿瘤[4]。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纵隔,附着于心包,与纵隔大血管关系密切,少数发生在纵隔以外的部位,如胸膜、心膈角、肺实质、肺门或颈部。
胸腺瘤主要病理特征为混杂的细胞成分,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和非肿瘤性淋巴细胞,各种细胞比例变化是组织学病理学分类的基础:1999年WHO对胸腺的组织学分型分为A型、AB型、B1型、B2型和B3型(2004年进一步修订)[5]。
3.2 胸腺瘤的MRI表现
既往一些关于胸腺瘤的的研究[6]提示: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肿块各径线较大;而良性胸腺瘤的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各径线较小,高度恶性胸腺瘤比低度恶性胸腺瘤更具有向周围组织侵袭的特征。
本次报道显示:A型多表现为类圆形,而B2型及B3型多表现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另有报道指出仅有肿瘤大小在WHO分型方面有明显意义,大于7cm的肿瘤更倾向于B3型胸腺瘤。
高度恶性胸腺瘤周围组织更易受累(血管受累P=0.0317,心包受累P=0.04592,肺受累P=0.2318),边界多不清楚(P=0.04171);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表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而本次数据提示低度恶性胸腺瘤横径较高度恶性胸腺瘤大。
1a 1b 1c
图1 AB型胸腺瘤:男,71岁,因胸痛两年加重伴气紧1月入院,MRI发现前纵隔大小约2.6cm×3.4cm×3.4cm的肿块。图1a、1b、1c分别示肿块T1WI等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边界欠清,其与升主动脉脂肪间隙欠清。
2a 2b 2c
图2 B3型胸腺瘤:男,58岁,因左侧眼睑下垂2月入院,MRI发现前纵隔大小约1.8cm×2.4cm×3.1cm的肿块。图2a、2b、2c分别示肿块T1WI等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边界较清。
4.结论
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而高度恶性胸腺瘤更具有侵袭性,周围血管、心包多受累;除此之外,高度恶性胸腺瘤形态多不规则。因此,MRI检查,能更早期发现胸腺瘤及时选择有利的治疗手段,并对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启勇.实用放射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1-562.
[2] Marom EM.Advances in thymoma imaging[J].Thorac Imaging 2013,28:69-83.
[3] Sadohara J,Fujimoto K,Muller NL,et al.Thymic epithelial tumors;Comparison of CT and MR imaging findings of low-risk thymomas,high-risk thymomas,and thymic caicinomas[J].Eur J Radiol,2006,60:70-79.
[4]刘福生,刘彤华,主编.肿瘤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464-472.
[5] Rosai J,Sobin LH.Histological typing of tumours of the thymus.International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2nd edition[J].New York:Springer,1999.
[6] Yoshiyuki Ozawa,Masaki Hara,Masashi Shimahira,Keita Sakurai,Motoo Nakagawa and Yuta Shibamoto.Associations between computed tomography features of thymomas and their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J].Acta Radiologica,June18,2015,0(0)1-8.
论文作者:郭蕊1,2,周彤1,2,汪再庆1,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胸腺论文; 纵隔论文; 心包论文; 高度论文; 肿瘤论文; 肿块论文; 边界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