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我国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对策论文,会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通货膨胀不仅是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障碍,也对我国现行会计和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一)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影响
1.通货膨胀动摇了“货币计量——币值稳定”的会计基本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稳定的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来衡量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业务。稳定的货币价值便于人们利用会计报表来解决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据此作出恰当的经营决策。但是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也有其交换价值,表现为一个单位的货币所能换取的商品或劳务数量,即其购买力。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得货币的价值经常处于大幅度的变化之中,币值不稳,动摇了货币计量的基础,使得单位货币变成一个弹性很大的尺度,用它来衡量同一事物(如资产价值)自然得不出准确的答案。所以我国持续增长的通货膨胀正冲击着这一会计假设的客观实在性。
2.通货膨胀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成本原则”提出了质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在物价稳定时,这种计价原则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切实可行,而且以此为基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真实、可靠;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资产价值不断变化,而“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只是依据原始凭证登记帐簿,而不管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化,从而导致帐面资产、费用及收益的数额与实际水平相去甚远,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通货膨胀冲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有效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企业的收益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然而,通货膨胀条件下,由其引起的较高的收入与较低的历史成本相配比,使企业资产价值低估,费用水平偏低;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确定的企业收益虚增,造成虚假利润。
4.通货膨胀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目标难以实现。企业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的会计信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传统会计使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水平等都失去了客观性,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对企业资金需求的影响。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资金需求的增加,其主要原因:其一,存货成本提高。由于物价上涨,使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储备同等量的原材料要占用更多的资金。而且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涨价所受的损失,或是想在囤积中获得利益,就会提前进货,超额储备,造成了资金需求量的增加。其二,人工成本增加。随着物价上涨,伴随而来的是调高人工工资,或发各种补贴,使工资基金膨胀,企业支出加大,资金需要量增加。其三,拖欠帐款现象增加。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应收帐款难以收回,也是企业资金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采用历史成本核算,资金补偿不足。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会计上如果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就会造成虚假利润,资金补偿不足,企业需要追加资金,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而使资金需求量增加。
2.对资金供给的影响。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企业资金需求量增加,但资金供给却发生短缺,资金成本不断升高。这是因为:政府控制和银行贷款谨慎。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加剧,不得不紧缩银根,就必然会减少货币资金的供应量。同时物价上涨过快,企业经营风险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也随之上升,迫使银行在选择对象时,更加小心谨慎,从而导致供给量的短缺。利率的影响也是导致供给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利率上升的幅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居民手中闲散资金会越来越多地用于囤积商品等,减少了信贷来源,使企业通过正常筹集渠道取得资金的来源少。另一方面,由于利率上升,资金成本上升,从而影响资金供给。
二、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通货膨胀的会计对策就是建立和实施能够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发生影响的会计方法或会计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在选择通货膨胀会计方法与模式时应力求做到:(1 )对资本金既要保量又要保值,通过价值量的变化,能够保证使用价值的更新;(2 )收回垫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要能不断保持原有生产规模的需要;(3)要消除虚假利润,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要具有可行性。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中关于资本金和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等规定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要求。但是,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要比较好地解决通货膨胀的会计问题,我们认为只能分两步走,逐步形成近期和远期两套通货膨胀的会计对策。
(一)近期方案: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广泛推行能够减轻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方法
从近期来看,比较可行的方案主要有:
1.存货的后进先出法。这种方法是指生产产品时,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按购入时存货价格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方法。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当期销货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更接近现行成本,使成本与收入达到更好的配比,较好地体现当期销售收入与销货成本配比的原则。
2.对存货和固定资产可实行计提物价准备金制度,即按照物价上涨的程度重估存货与固定资产的价值,同时计提物价准备金。并按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重估价计算确定其被耗用后转化的费用量,然后再用各期实现的收入对所耗的成本、费用予以补偿,保证企业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无形资产的期限摊销法等都是能够减轻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方法。这些传统会计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易为大部分企业和企业会计人员所掌握;而且这些方法中多数已有实施的法律依据,对财政、企业和职工的短期利益影响也不大,容易被国家、企业和职工所接受。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是短期内的过渡性措施。要真正地,至少大幅度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寻求远期的、较为完善的通货膨胀会计对策。
(二)远期方法:我国会计实务中推行适合我国国情、较为完善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1.几种会计模式的探讨
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遍及整个世界,近二三十年来,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曾对通货膨胀会计进行研究和试验,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通货膨胀会计横式。如不变美元会计、不变购买力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值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等。但归纳之后,仅包括三种不同的会计制度:(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或是一般购买力会计,是按一般物价指数将会计报表中各项数值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货币的现时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变现价值会计,是指以资产的现时售价或变现价值为计价基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因而也称脱售价值会计。(3)现时成本会计。亦称现时重置成本会计,是指以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计价,而不是以历史成本或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后的历史成本计价。
上述三种模式都是反映物价上涨影响情况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补。目前,虽然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在推广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方法,而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1)对于大型金融企业,由于其货币性项目占资产、负债份额比重较大,这些项目受到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大,可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成果,为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抉择提供依据。
(2)对于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机器设备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在物价上涨时,资产的帐面价值严重低于其实际价值。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规模不萎缩,对企业的机器设备、存货等实物资产应采用现行成本计价,待耗用后从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中给以足额补偿。因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应采用完整的现行成本会计来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3)对于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资产总额中以存货比重量大,存货资产重置的可能性也大,而且比较容易在市场上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因此,这类企业只需对存货资产进行重估计价,其所占份额很小的资产,可忽略不计。这种简化的现行成本会计模式,能大致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4)对其他企业,可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和维护企业资本不受侵蚀的原则”选择使用通货膨胀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模式。
三、我国尚未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原因
目前,尽管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较高,但要在会计实务中全面推行较为彻底和完善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并不现实。这是因为:
1.彻底实施通货膨胀会计,会使企业利润额下降。这样,在短期内必然会导致国家财政减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所得利益也减少,因而各方阻力较大。
2.现有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尚有不少缺点。如可验证性差、会计程序复杂、会计工作量大等。
3.实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社会环境尚未具备。如物价指数的可靠性、资产重置成本易得性、会计人员的的素质跟不上等都制约着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实施。
标签:会计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存货成本论文; 存货核算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存货计价方法论文; 企业会计准则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