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泸州 646300)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22例患有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患者,对其先后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观察其临床症状。结果:所有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颅骨修补术后,没有死亡病例,分流管均没有出现阻塞情况,其中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有2例,给其进行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均痊愈。所有患者中19例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等障碍明显改善,占比为86.4%,2例患者的以上症状有所改善,占比为9.1%,1例患者以上症状没有改变,占比为4.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行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术;颅骨缺损;脑积水;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091-02
颅脑缺损伴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0.7%~29%,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患有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22例患者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行颅骨修补术,效果较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以下是研究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22例患有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例,占比为77.27%,女性患者5例,占比为22.73%,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7.6±10.2)岁,发病时间在术后14d内的患者有3例,术后21d~8个月的患者有19例,其中15例患者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7例为高压性脑积水。所有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颅骨单侧额颞部缺损,双侧的有2例。对患者的颅部进行CT检查后可知患者的侧脑室、第三、四脑室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术前给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腰穿,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以及脑膜脑膨出的症状,给患者进行分流管的选择。给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患者选择中低压或者是中压型的分流管,高压性脑积水选择中压型分流管。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原先的手术切口,将患者的头皮与假性硬脑膜进行分离,侧脑室采用分流穿刺针进行穿刺,使其流出部分脑脊液,从而使脑变为骨窗平坦,便于颅骨修补术的进行。然后在患者的骨窗附近颅骨处进行钻孔,但是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对侧脑室进行穿刺,对于患者单侧额颞部进行修补时需要对同侧或者是对侧进行穿刺,对双侧额颞部进行修补时需要穿刺的是枕角,然后进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最后对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对颅骨的修补采用的材料是医用进口的钛网,术中需要注意的是将患者的假性硬脑膜进行悬挂处理,将钛网镶嵌在骨窗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记录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颅骨修补术后,没有死亡病例,分流管均没有出现阻塞情况,其中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有2例,给其进行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均痊愈。术后14d对患者颅部进行复查,采用CT检查后发现脑室扩大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的患者有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1d~8个月的随访后发现22例患者对自身颅骨的塑形满意度较高,其中2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是有明显的改善。其中19例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等障碍明显改善,占比为86.4%,2例患者的以上症状有所改善,占比为9.1%,1例患者以上症状没有改变,占比为4.5%。
3.讨论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该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患者受到外伤后脑脊液的回流障碍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1]。因为患者在受到外伤后,会出现脑内血肿、脑挫裂伤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使蛛网膜对脑脊液的吸收较少,进而是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脑积水的发生。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22例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颅骨修补术后,没有死亡病例,分流管均没有出现阻塞情况,其中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有2例,给其进行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均痊愈。说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颅骨修补术后疗效显著[2],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术后14d对患者颅部进行复查,采用CT检查后发现脑室扩大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的患者有20例。术中要注意手术的无菌操作、分流术后止血以及脑中积液的处理措施,减少术中出血量,预防感染的发生。穿刺侧脑室后脑脊液的放出量不能太多,避免术后引起患者的颅内压降低、脑组织的下陷以及导血管的破裂等,同时防止对脑组织的损伤,便于对颅骨的修补和塑形[3]。对所有患者进行21d~8个月的随访后发现22例患者对自身颅骨的塑形满意度较高,其中2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是有明显的改善。其中19例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等障碍明显改善,2例患者的以上症状有所改善,1例患者以上症状没有改变,说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可对患者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进行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行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建民,张荣伟,袁绍纪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治疗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4):193-195.
[2]邹钦,阳小生,吴小兵等.早期、同期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21例[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8):632-633.
[3]蒋其俊,王贵富,罗雪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的外科治疗[J].贵州医药,2015,32(2):138-140.
论文作者:方景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患者论文; 颅骨论文; 脑积水论文; 术后论文; 脑室论文; 颅脑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