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的政治:农民工居住隔离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论文

居住的政治:农民工居住隔离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

陆文荣 段 瑶

[摘 要] 文章将居住隔离理论视角引入农民工居住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和长三角地区七城市劳工调查数据农民工子样本的分析,揭示了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分布状态。文章从结构和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这一居住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全景呈现了城市亚文化区域作为居住隔离的社会后果及其内部特征。最后还对杭州市三位一体的外来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做了重点介绍,希冀有所启发。

[关键词] 居住的政治;农民工;居住隔离

一、居住隔离:城市群际关系研究的空间视角

移民研究文献表明,来自不同种族、宗教、国家或地区的移民在迁入城市容易形成聚居区,遵循共同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发展成一种亚文化区域。到了迁移后期,文化因素和阶层、教育、职业等社会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移民在迁入地空间分布上与本地居民形成隔离状态,并且固定下来。研究者把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居住隔离[1-3]。居住隔离反映了移民在迁入地的居住分化和空间使用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分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景观化”,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不过居住分化的介质是空间和住房,并且具有自我复制和再生产的特性。

国内关于农民工的早期研究已经注意到了他们选择集中居住的社会事实,体现在一些经典的“城中村”个案研究作品中,比如项飚的北京“浙江村”研究[4]、刘林平的深圳“平江村”研究[5]、唐灿和冯小双的北京“河南村”研究[6]、杨圣敏和王汉生的“新疆村”研究[7-8]。这些研究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对这些外来人口聚居区内部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深描,并尝试解释其形成机制。但是这些研究尚未从空间角度讨论农民工聚居。

一是在资金使用管理环节,制定了《赣州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范围、审核拨付和管理监督等进行了明确。同时,对所有纳入整合的财政涉农扶贫资金要求按照中央、省“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和使用,做到资金管理监督全覆盖。

近年来,研究者把居住隔离理论应用于农民工群体研究,尝试从空间角度透视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遭遇的不平等,发现了农民工集中居住且与本地居民空间隔离的事实,是一种独特且有效的理论视角。孙秀林和顾艳霞使用上海人口调查数据,对外来人口的居住隔离进行测算,发现外来人口呈现由内而外的圈层式分布,并且存在以传统的外来人口聚居区为主的点状、簇状分布。来自不同省份的外来人口与上海本地人口之间的隔离程度不同[9]。梁海祥应用空间插值法对上海“六普”数据分析,呈现了外来人口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内城“移民化”倾向和郊区化的居住隔离。文章指出双重劳动力市场下的职业分割是居住隔离形成的重要机制[10]

有研究探讨了居住隔离对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陈志光的研究揭示,居住隔离是社会距离产生的重要因素,居住在城中村、棚户区、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农民工的社会距离明显大于居住在别墅区、商品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的农民工,邻里隔离消减了互动和沟通的机会,拉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已购商品房农民工社会距离较小,而租房居住者社会距离较大[11]。甘满堂和王岩的研究发现,随着旧城改造与城市空间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原先栖身的的“城中村”被赶到“城郊村”,农民工居住边缘化与空间隔离越来越明显,带来交通成本越来越高、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社会隔离感越来越强的负面后果[12]。戚迪明和张广胜的研究显示,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13]。徐延辉和邱啸对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拥有住房产权、居住区位靠近市区、与本地人混合居住均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本地城市认同[14]。潘泽泉和何倩对2012年湖南省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距离越接近,越倾向于认同自己是城市人,从而心理上融入城市[15]

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安排,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迎来升级版,包括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在内的一系列重点工作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总的来说,从空间角度出发研究农民工居住及其后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存在以下局限。个案研究和定性论述较多,数据支撑的定量研究较少,特别是基于全国范围数据;把农民工视为一个整体,尚未探讨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居住空间分化;大多从结构视角探讨农民工居住隔离形成机制,忽视了农民工的主动选择,缺少基于行动视角的分析;对居住隔离的社会后果关注不够;破除居住隔离现象的针对性的具体操作政策建议较少,缺少政策实践范本。本文将使用2013年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和长三角七城市劳工调查数据农民工子样本① 两次调查都在2013年,全国七城市调查数据源自南开大学关信平领衔的教育部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课题组(项目编号为:12JZD022)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于2013年8—9月间针对上海、天津、武汉、成都、兰州、哈尔滨、广州等七个城市流动人口所做的抽样调查。通过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调查方式,最终获取3 588个样本,其中农民工2 525个。长三角地区七城市调查数据源自上海社科院卢汉龙领衔的2012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管理和服务”(12&ZD080)在上海、南京、南通、常州、杭州、宁波、温州7个城市所做的抽样调查,最终调查获取样本5 049个,其中农民工样本3 314个。 ,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丁辛醇汽提废水,废水排放量为3.35m3/h,我厂自来水5.98元/t,废水处理费用9.16元/t,则回用吨水效益为:15.14元/t水。如利用丁辛醇汽提废水代替自来水用作淡水循环水补水,年均创造利润约为45万元。

非正规经济是指没有被纳入政府治理框架的经济形态,也被称为“非正式经济”或“地下经济”,涉及到广泛的经济活动,包括黄赌毒产业、未注册的就业、短工、散工、夜工、逃税等[23]1。根据这一定义,外来人口聚居区存在大量非正规经济成分。其一是非正规住房租赁市场。在住房市场化改革和现有城市住房保障制度背景下,农民工的居住需求缺少制度依托。他们对低租金住房的需求,与本地原住民在城市开发背景下追求土地利润最大化行为共同构建了外来人口聚居区的非正规租房市场,存在频繁的房屋租赁交易。遍布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私搭乱建等违章建筑和“群租”现象也是佐证。其二是低端服务业的聚集。农民工社会地位边缘位置决定了其无法支付城市正规市场提供的各种成本高昂的生活物质和服务,逐渐在外来人口聚居区内部发展出自我服务的经济体系,小商铺、小作坊、流动地摊应运而生,主要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需求。这样既解决了低技能、低学历等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老一代农民工的生计问题,还满足了其他农民工的低端消费需求。前述表7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群体居住在外来人口聚居区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外来人口聚居区是城市非正规经济的主要存在空间。表5显示,居住在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农民工中74.29%选择住处时非常看重附近的工作机会。这里的工作机会包括一部分非正规就业。表10日常生活与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农民工的吃穿用度一部分是通过外来人口聚居区的非正规市场实现。颇为讽刺的是,这种非正规经济具有“溢出效应”,不仅满足外来人口需求,而且满足附近本地城市居民的需求,节约了生活成本。

二、外来人口聚居区:农民工主要的居住形态

已有研究发现,农民工城市边缘地位在住房上的表现就是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大量聚集,形成以外来人口为主体的大型聚居区。我们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支持这种判断。表1显示,被访农民工中34.08%与本地人混合居住,65.92%与外地人聚居。可见农民工与本地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居住隔离,外来人口聚居成为农民工的主要居住形态。居住隔离与户籍属性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来农民工中32.31%与本地人混居,不仅低于城镇户籍被访,而且低于本地农民工。可见,外来农民工面临最为严重的居住隔离。这与既有研究强调户籍属地差别而产生居住隔离的观点基本一致[16-17]

那么农民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表1显示,接近一半(48%)的农民工居住在私人出租屋,即这一部分农民工通过租赁市场租借房屋。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居住在员工宿舍和工作场所,分别占比30.57%和5.82%。农民工在城市拥有产权房的比例很低,只有7.17%,享受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比例也很低,加起来只有3.92%。从城市区位分布来看,44.71%居住在市区,37.02%居住在城市近郊,14.63%居住在城市远郊,还有3.65%居住在农村。

(1)模拟视觉障碍的网络课程。用眼罩将两名实验对象的眼睛遮挡住,然后使其坐在电脑前,学习已经设置好的课程。虽是同一课程,实验组在教授过程中应以情感态度类为主,语言生动、形象;而对照组使用的则是一般的网络课程。

从表2城市区位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结果看,无论在市区、近郊、远郊、农村,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隔离都很严重,超过50%。外来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市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和单位提供的宿舍是农民工的三种主要居住形态,在城市各区域呈块状分布。相对来讲,在市区和城乡结合部选择租赁私人房屋占比稍高,在远郊区居住在厂区宿舍占比稍高。这与城市产业的区位布局有很大关系。

表1 农民工居住隔离的基本状况

表2 城市区位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

三、结构与行动:居住隔离的形成机制

如前所述,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居住的社会结构困境,对农民工作为行动主体的主观能动选择关注不够。本节首先检验住房市场分化和住房保障制度短缺这两个农民工居住隔离形成的重要作用机制,同时指出农民工主观选择的重要影响,意在揭示社会结构因素和农民工主观选择共同决定了居住隔离现象。

(一)市场分化

199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目标,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制组织体系下的福利分房,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主体提供住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本就是一种分化机制,只有那些具备较高市场支付能力的个体才能够通过市场解决居住问题。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区位、房屋质量不可避免出现分化,居住隔离初现端倪。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房价高企的当下,农民工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支付能力较低,在住房市场处于边缘地位。他们无法通过住房市场获得产权住房,选择了租金便宜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或单位宿舍解决居住。

我们选取了教育、收入和职业三个通用的社会地位测量指标,探讨了农民工社会地位与居住隔离的相关关系。表3显示,从教育维度看,受教育水平越低,农民工聚居的比例越高,与本地居民混居的比例越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民工中只有25.29%与本地居民混居,74.71%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高中学历农民工中有36.48%与本地居民混居,63.52%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中47.84%与本地居民混居,52.16%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超过一半的农民工只接受过初中以下教育,只有22%的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从而注定农民工与本地人居住隔离的结果。

从职业维度看,职业地位越高,农民工与本地人混居的可能性越大。体力劳动者中只有25.33%与本地人混居,74.67%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智力劳动者中42.09%与本地人混居,57.91%选择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投资经营者中39.71%与本地人混居,60.29%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尽管农民工职业越来越多元,呈现一定的向上流动,但是整体上仍然偏低,超过一半(53.98%)仍然从事一线操作工或二线辅助工等体力劳动。职业特征也决定了农民工聚居状态。

表3 社会地位与农民工居住隔离

在城市社会,拥有产权住房不仅表明个体具有较强的市场支付能力,而且成为新的社会分层维度,是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户口产权化”[18]28-30背景下,在城市拥有产权住房还是取得城市户口以及附带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必要条件。农民工在城镇住房市场的边缘地位决定了其很少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获得产权住房,也就注定他们与本地人分开居住的社会事实。表4住房产权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居住在自购房和自建房的被访农民工与本地城市居民混居的比例分别为76.10%和83.33%,远远高于居住在员工宿舍、私人出租屋、工作场所的农民工。

据了解,当前全国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超过4000家,农资电商平台超过3000家。在农资流通服务领域,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但是,“农资流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意识薄弱,从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偏低,信息手段落后,沟通渠道不畅。一些连锁企业虽然推行计算机联网管理,但主要集中在核心业务和管理操作层面,深度信息化应用能力弱,加盟网点尚未涵盖。”李殿平说。因此,农资流通行业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4 住房产权与农民工居住隔离(%)

表5 农民工选择住处最看重的因素(%)

(二)保障缺位

与住房市场化改革相配套的是逐步推开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逐步完善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主要解决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在城市大规模拆迁开发背景下,拆迁安置住房也成为地方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动拆迁居民的住房问题。但是现有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面向城市户籍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尚未纳入其中,反倒是强化了农民身份和市民身份的差别待遇。比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主要是针对具有本地城市户籍的住房困难群体,把外来农民工排斥在外;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放低户籍门槛,除了解决本地城市住房困难户的居住,还逐步向外省市户籍放开,但是这种松动是有限的① 梳理各个城市的公租房申请条件后发现,流入地城市对申请人的学历(一般都要求本科以上)、专业(一般是市里重点急需引进专业人才)、职业(要求职业稳定,缴纳社会保险)等具有严格的要求,很多外来农民工根本无法达到这些条件。 ;在城市动拆迁中,外来农民工也总是作为“沉默的第四方”[19]存在,并没有作为利益相关者纳入决策者的视野。

表6显示,农民工享受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比例很低,占比分别只有2.26%和1.66%。但是,与本地居民混居的农民工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还是略高于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农民工。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设计,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也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有效途径。各地利用住房公积金解决了一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不少城镇居民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了住房,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农村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虽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原则上要求工作单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且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但是绝大多数进城的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这一住房保障制度的惠及。表7显示,只有9.71%的被访农民工缴纳公积金,比例非常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缴纳住房公积金与农民工居住隔离也有一定相关。缴纳住房公积金增加了与本地人混居的可能性,高出未缴纳公积金者11个百分点。

总之,外来农民工并没有作为保障性住房制度托底的政策实施对象,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表6 住房保障与农民工居住隔离

(三)自我选择

孙思邈哈哈一笑:“老血不去,新血不生,没事!这三个娃娃头有点意思,老头子我再领着几位小兄小妹,陪他们玩玩,谷主你留好气力,去对付方乾那难缠的老小子。”一边抹去嘴边的血沫,长吟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变阵!”他一声断喝,其余六人重新步天踏斗,各归其位,内力一转,阵势甫变!

外来人口聚居区不仅是一种居住空间,也是大量非正规经济存在的空间。外来人口大量聚集产生了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低端产业链开始形成。对低端产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而言,外来人口聚居区创造了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他们主动选择留下。表7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与正规就业群体相比,非正规就业农民工选择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可能性更大。在城市从事流动摊贩经营、小工厂或店铺的受雇者、散工或零工、收废品、有手艺的小工匠的农民工中70%以上都会选择外来人口聚居区。

除了户籍和市场因素等社会结构的限制,自我选择也是外来人口聚居区形成的重要原因,体现了农民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外来农民工而言城市是充满各种结构压力的异质性新世界,面对各种制度障碍和社会排斥,他们需要借助先前的老乡关系或者通过与同等社会结构位置的其他外来人口共同渡过难关,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取暖。初级社会关系得以在农民工聚居区复制和再造,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共同体以及对这种共同体的认同(归属)开始形成。表5显示,约有6%的农民工在选择居住地点时会考虑离老乡近一些,并且看重老乡关系的农民工更有可能选择外来人口聚居区。

表7 就业类型与居住隔离

四、城市亚文化区域:居住隔离的社会后果

吉登斯曾经这样描述移民聚居区:“这些区域的文化与周边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别,群体隔离与空间隔离从而形成了契合”[20]46。同样,中国城市的外来人口聚居区作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住房市场化改革和外来农民工自我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封闭的社会经济子系统,恰如城市中的孤岛一样,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也缺乏主动介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形成了当前中国大城市独特的亚文化区域。

Contemplate (pramiu) the supreme (paramam) dharmakāya (dhārma vapu) of the Sages!

亚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社会分化程度越高,亚文化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现代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态,明显地表现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同时并存。城市社会学研究指出,当城市规模、密度、人口混合度达到一定程度,亚文化通常作为差异、隔离和冲突的结果而出现,并常表现为居住社区形式。所以外来人口聚居区不仅是物理居住空间,而且是经济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是一个文化整体,具体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建筑景观:城市危旧住宅

表8住房建筑类型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简易房、普通平房和老式楼房是外来人口聚居区的主要建筑景观,分别占13.68%、28.08%和22.88%。相比之下,与本地人混居农民工居住在新式楼房的比例更高,占比达到45.9%。在流入地城市,简易房、普通平房和老式楼房主要存在于旧住宅、旧厂区和城中村范围内。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利益驱动下的建筑密度过大,违章搭建较多,居住环境破败,居住人群拥挤,属于流入地城市政府的改造对象。表8居住设施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外来人口聚居区住房质量较差,甚至缺乏厨房、卫生间和热水器等一些生活必备的居住设施。相比之下,与本地人混居者的居住设施完善很多。此外,被访农民工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6.344平方米,只有同时期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的一半[21]。其中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为13.87平方米,低于与本地混居农民工近7个百分点。问卷还询问了被访对现有居住状况不满意因素,发现农民工普遍抱怨住房拥挤、住房质量太差、配套设施不健全、居住环境不好。这一居住满意度现状与他们的客观居住条件相吻合。

表8 住房质量与农民工居住隔离

(二)组织形态:内聚型社会关系网络

城市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形成蕴含着农民工个体的自我选择(自我隔离),他们利用原有社会关系网络联合起来应对城市社会的各种风险。反过来,外来人口聚居区这一亚文化区域的形成又锁定了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范围。表9社会交往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相关分析表明,与本地人混居的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拥有更多的本地人朋友,与本地人的交往也更加频繁,并且在主观上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关系持积极评价态度。相比之下,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对象更多局限在老乡关系,并且在主观上也更加看重老乡关系。这种聚居状态与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实践是双向强化关系,共同导致农民工内聚型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成为他们在城市的最重要组织化形态。需要指出,这一社会关系网络不仅是原有血缘、地缘关系在流入地城市的简单复制,而且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实践中主动建构的结果,是扩大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22]。另外,农民工参加工青妇、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的比例都很低,其中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农民工参加的可能性更低,这就进一步限制了他们扩展次级社会关系的可能性。

(三)经济活动:非正规经济的聚集

由定理1可以证明问题(2.1)等价于下面的式子,由此可作 Mann 迭代序列[4,6]构造问题(2.1)的算法。

表9 社会交往与农民工居住隔离

(四)生活方式:乡土性的延续

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24]。对于外来农民工而言,初入城市的他们多少都要经历“文化冲击”。但是他们在这里生产和生活,终究要做出改变,要适应并逐步养成现代城市性。周晓虹基于北京“浙江村”的研究表明,流动经历与城市体验让农民接触到各种现代性要素,从而改变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25]。但是在外来人口聚居区,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扩大化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参与城市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有限,顽固地坚持着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表11现代生活方式与居住隔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来人口聚居区,农民工掌握阅读报刊、用笔写信、用手机发短信、用电脑上网、使用银行ATM取款等现代城市生活技能的占比为40% ~50%,明显低于与本地人混居者,看电视、玩电脑/上网、聚会/聊天、逛街/逛商场构成了他们最常见的休闲方式,其中在看电视、聚会/聊天、逛街/逛商场等休闲活动方面和那些与本地人混居者没有多少差别。但是,他们在闲暇时间选择打牌、打麻将、喝酒的比例要高于与本地混居者,选择看书/阅读等学习活动、健身等体育活动、玩电脑/上网的比例要低于与本地混居者。在消费生活方面,他们仍然表现的比较节约,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愿望和倾向也较弱,月均消费水平低于与本地混居者,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比例也很低,只有16.83%。

表10 日常生活与居住隔离

表11 现代生活方式与农民工居住隔离

(五)社会认同:作为城市他者与新底层

在外来人口聚居区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基础上生长出本区域人群特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态度,包括特定的价值信仰、身份认同、行动逻辑和话语体系,为这些人群所共享并逐步沉淀下来,是城市亚文化区域自我维系和再生产的主观因素。表12显示,在外来人口聚居区,农民工社会地位自评更低,把自己归为中下阶层,特别是有约三成的农民工明确认同“底层阶级”的身份标签。他们对生活现状表现出强烈不满,只有21.45%认为这个社会比较公平,低于与本地混居者11个百分点,25.76%认为个人获得了公平对待,低于与本地混居者11个百分点。他们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的并不幸福,只有19.87%认为自己生活的比较幸福,低于与本地混居者9个百分点。贺雪峰在《新乡土中国》一书中说,“村庄生活的面向,是指村民建立自己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时的面向。有人长期在外工作和生活,但他梦中萦绕的都是家乡的山水,所谓乡土情结,这就是他的生活面向”[26]。表12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外来人口聚居区,63.89%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打工的”,高出与本地人混居者近10个百分点,31.18%的农民工希望未来在城市永久定居,低于与本地人混居者15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外来人口聚居区,有更多的农民工把进城务工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生活目标与人生归属感都在村庄,自己生命价值的参照群体也在村庄。他们只是作为城市的他者和匆匆过客而存在。

表5显示,当调查员询问“您选择住处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时,超过一半的被访农民工选择“离工作地点近”和“花费少”,并且是影响住房选择的两个首选因素。他们并不觉得小区居住环境特别重要。这表明就业和收入而不是居住的舒适度是形成外来人口聚居区的重要因素。“工作在城市,消费在农村”是农民工典型的两栖生活状态,也是他们的生存策略。他们在城市生活会尽量压缩居住方面的开支,选择低廉而又靠近工作地点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尽管居住环境是“脏、乱、差”。数据相关分析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判断。相比与本地人混居者,与其他外来人口聚居的农民工在选择住宿时更加看重“花费少”,较少关注居住环境和质量。

总之,班主任在建班育人过程中,要善于寻找推动家校有效沟通的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工作能力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只有重视与家长的协作,始终让家庭教育和班级教育保持一致,才能真正达到家校协同、家校共育、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表12 社会心理与居住隔离

五、三位一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农民工住有所居的杭州经验

他 晌午 到+[tele] [注]根据蒙古语的元音和谐规律,“格”附加成分都有阳性与阴性之分,在阴性词后面用[tele],在阳性词后面用[tala]。 工作了

据杭州市统计局统计,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946.8万人,较上一年净增28万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达616万人;与此同时,2017年杭州市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5.7%。2017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杭州成为首批12个试点城市之一。一年来,杭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房住不炒”精神,围绕《通知》要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一)探索集体建设土地建设租赁住房

在以往城市开发和动拆迁中,农民工的居住权未得到应有重视,总是被作为“沉默的第四方”存在,并不作为利益相关者被考虑进相关动拆迁和安置政策中。这一做法在某些地区甚至激起局部的群体性事件,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关于开展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杭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建委同国土、房管两部门共同研究并尽快出台维护城中村新杭州人居住权益的长效机制。目前该项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8月发布《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探索村集体10%留用土地建设租赁住房”;2017年11月出台《杭州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力争全市未来5年将在主城区改造腾出的土地上建3万套集体宿舍。这一政策安排既能够满足外来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又能够为本地村庄拆迁之后的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来源。

(二)持续深入推进公租房建设

2010年为解决“住房难”,杭州全面推出公租房。未来5年,杭州公租房保有总量将不少于8万套,将极大缓解弱势群体住房紧张问题。公租房申请对象包括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人员。除了第一类人群对杭州市区户籍有所要求,第二和第三类人群只要求具有外来人口居住证就可以,这就囊括了相当一部分在杭州城区就业或创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杭州公租房政策设计有三大亮点。

租金较低满足过渡需求。根据土地等级不同,杭州公租房租金从5.5元/平方米~36元/平方米不等,通常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户型两居室月租金在1 000元上下,而上海、北京则需要2~4倍的价格① 例如根据央视网报道,今年北京计划推出1.5万套公租房,最低租金2 000元。又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北京40平方米公租房需要月租1 800元。根据上海观察网报道,上海推出562套内环内公租房,一室一厅建筑面积约42~44平方米,租金约2 900~3 300元,二室一厅建筑面积约66~64平方米,租金约4 050~4 550元。 。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不仅要实现住有所居,还要打破本地居民与外来农民工的居住藩篱以实现居住融入。近些年流入地城市政府攻坚克难,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探索,其中许多政策设计与农民工住房问题相关,形成了一些地方经验。文末将重点介绍杭州市在促进外来农民工住有所居和居住融入方面的政策设计与实践,以期对其他地区有所启示。

商品房配建公租房推动混合居住模式。杭州市政府201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2011年商品住房供地总量中安排10%的土地用于建设或配建保障性住房”,并在《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杭州市在商品住宅出让用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办法(试行)》中明确“确保总量、合理配建、同步建设、同步配套”的配建原则以及“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与所在地块商品住宅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享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商品建设标准与品质不低于所在地块商品住宅”的要求。通过努力,杭州成为配建政策出台全国最早、实际配建数量全国最多的城市。截至2017年杭州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之前,杭州共配建公租房2万余套,配建总面积达120余万平方米。2017年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城市以来,杭州出台了《杭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再次明确了“主城区(指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之江度假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商品住宅项目用地配建公共租赁住房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10%,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配建比例不低于5%”。截至2018年6月底,杭州共推出了85宗涉及配建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将配建公租房44.67万平方米。商品住宅配建公租房避免了公租房建在“荒郊野岭”,周边配套差。有些就处于黄金地段① 比如江干区凯旋单元地块公租房,周边银行、饭店、超市、菜场、大型综合体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还有公共自行车还车点,到钱江新城也就15分钟车程,可以说地段黄金、生活便利。 。

配建公租房享受租购同权。在现有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下,居民可享受的公共服务与户口、房屋产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所谓“户口产权化”。杭州推出公租房后,积极与属地政府协调,确保承租人享受基础性保障。目前杭州公租房承租人可享受落户,子女入学,社区物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某种程度实现了“租购同权”。

(三)蓝领公寓面向低端就业人群

杭州的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外来务工人员又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事保安、保洁、餐饮、物业等服务性行业。他们收入水平较低,为了节省房租,有些人选择租住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有些人在出租房里摆了七八张上下铺,改造成宿舍以节约成本,而这样做并不符合规定。逼仄的环境、随时“卷铺盖走人”的惶惶,让他们急需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安放下一张床。

2018年伊始,杭州召开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指出,“筹集建设10 000套(间)蓝领公寓”是2018年要全力落实的民生实事之一,从2018年到2020年,杭州计划3年内要推出4万套蓝领公寓,与现有的公租房、廉租房等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2018年5月,杭州颁布《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是地方政府以“蓝领公寓”名义发布的第一份正式文件。蓝领公寓的主要职能是作为企业集体宿舍使用,有单人间、双人间、套间可供选择,拥有独立卫生间,配置公共食堂,每套租金千元以下。其中最小户型的单人间月租金不足300元。它用于解决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员工,如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

目前杭州已确定蓝领公寓筹建项目38个,合计筹集房源15 195套。杭州的蓝领公寓选址,遵从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外来务工人员熟悉的原则,有两种选址方式:一是在城中村改造范围内,利用未拆除的酒店、办公用房、学校、厂房等建筑进行改建;二是在已经拆成平地且短期内不会有其他建筑的地方,新建蓝领公寓。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芸芸众生中从来不求脱颖而出,但他们依旧踏实、勤勉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称自己为普通人,他们称自己做的事情是普通事,而这种普通恰是一种平凡的伟大。

六、结论: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何以成为政治

郭于华等指出,“当居住和生活变成一种国家事务,并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内容时,居住就因此而获具了政治的含义,也即‘居住的政治'。这种新型的政治形式,虽然不同于正式的国家政治,却又与国家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国家的策略和行动不仅构成了居住政治的重要源泉,而且直接塑造了居住政治的表现形态”[27]。但是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基于产权而维护住房利益的城市本地人群体,包括城市扩张过程中失地农民分散化的抗争,被拆迁户个体化、日常化与集体化的抗争,各类私房主争取私有产权的抗争,新建商品房小区的业主为保护合法产权和服务质量而进行的维权运动,还有文化人士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居住问题未被纳入他们的分析框架。

“不同的居住形态归根结底所反映的是居民不同的体制身份、社会地位和资源来源,其背后的根本问题则是权利问题,因而归根结底是市场、国家与公民的关系问题”[27]。这一说法是极具启发性的。本文认为,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也是一项政治议题。农民工的居住形态和居住权利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

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分布格局,外来人口聚居区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居住形态,与本地居民的居住空间分割开来。这一聚居形态的形成既是市场分化和保障缺位等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结果,也蕴含着农民工的主体性选择。外来人口聚居区在城市形成了特殊亚文化区域,其基本特征是在建筑景观上表现为危旧住宅,在组织形态上表现为内聚型社会关系网络,在经济活动上表现为非正规经济的聚集,在生活方式上表现为乡土性的延续,在社会心理上表现为城市疏离感和底层认同的形成。

文军等在《大都市底层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一文中讨论了底层社会的几个特征,“就生存状态而言,贫困性是底层社会的最直观的特征;就内部特质而言,底层社会在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爱好、兴趣、社会交往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此外,底层社会的现实生活样态不易被外力打破,缺乏主客观条件实现向上流动,呈现出稳定性与区隔性特征”[28]。我们所调查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已经具备了底层社会的这样一些特征,将对大城市社会治理、社会秩序形成严峻挑战。但是外来人口聚居区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之地,其内部各种低端产业满足了外来农民工的生活需求,创造了各种可以维持生计的低端就业机会,甚至满足了城市社会底层的生活需求,与城市的正规经济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内部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提供了工具性的物质信息支持和表达性的情感支持。可见,外来人口聚居区形成一种自发自足的秩序。

当务之急是一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外来聚居区这一载体充分实现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积极发挥这一聚居形态的正功能,让这一“城市飞地”依然充满生机希望。另一方面则是逐步打破居住隔离,促进居住融入,避免将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化”“对象化”,以常住人口为口径将社会治理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到广大城市外来人口。近年来杭州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大力开建面向低端人群的蓝领公寓等举措,建立了三位一体的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体系,是值得大力提倡并积极推广的。不难想象,当政府放任不管由农民工自己在非正规租赁住房市场解决居住问题转而开始通过积极的社会政策设计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农民工居住的政治内涵也发生了彻底的翻转。

[参考文献]

[1] 王道勇, 郧彦辉.西方居住隔离理论: 发展历程与现实启示.城市观察, 2014( 1): 5-13

[2] 黄怡.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程.城市规划汇刊, 2004( 5): 65-72

[3] 朱荟, 郝亚明.美国种族居住隔离理论的三种范式.贵州民族研究, 2016( 1): 16-22

[4]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 浙江村” 的生活史.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0

[5] 刘林平.关系、 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6] 唐灿, 冯小双.“ 河南村” 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 2000( 4): 72-85

[7] 杨圣敏, 王汉生.北京“ 新疆村” 的变迁—— 北京“ 新疆村” 调查之一.西北民族研究, 2008( 2): 1-9

[8] 王汉生, 杨圣敏.大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 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二.西北民族研究, 2008( 3): 6-16

[9] 孙秀林, 顾艳霞.中国大都市外来人口的居住隔离分析: 以上海为例.东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4): 120-129

[10] 梁海祥.双层劳动力市场下的居住隔离—— 以上海市居住分异实证研究为例.山东社会科学, 2015( 8): 79-86

[11] 陈志光.居住隔离与社会距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 3): 87-95

[12] 甘满堂, 王岩.农民工居住边缘化与空间隔离—— 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报, 2008( 1): 59-66

[13] 戚迪明, 张广胜.空间隔离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2): 81-90

[14] 徐延辉, 邱啸.居住空间、 社会距离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1): 127-136

[15] 潘泽泉, 何倩.居住空间、 社会交往和主观地位认知: 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湖南社会科学, 2017( 11): 80-87

[16] 陈杰, 郝前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 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学术月刊, 2014( 5): 17-28

[17] 袁媛, 许学强.广州市外来人口居住隔离及影响因素研究.人文地理, 2008( 5): 61-66

[18] 陈映芳, 卫伟.寻找住处: 居住贫困和人的命运.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19] 赵晔琴.“ 居住权” 与市民待遇: 城市改造中的“ 第四方群体” .社会学研究, 2008( 2): 118-132

[20] 安东尼· 吉登斯.批判的社会学导论.郭忠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21]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2] 罗忆源.农民工流动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青年研究, 2003( 11): 1-3

[23] 艾德加.法伊格.地下经济学.郑介甫,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4] 路易斯· 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赵宝海, 等译, 载孙逊, 杨剑龙.阅读城市: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 2007

[25]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 北京“ 浙江村” 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 1998( 5): 60-73

[26]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7] 郭于华, 沈原.居住的政治—— 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 2012( 2): 83-101

[28] 文军, 吴晓凯.大都市底层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 以上海市的调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5( 5): 84-93

The Politics of Dwelling: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Migrant Workers'Residential Segregation

LU Wenrong DUAN Y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theory,by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seven cities in China and seven cities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residential space of the migrant workers presents a clustered distribution of“large dispersion and small concentration”。 The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is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from structure and action dimensions,,as well as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migrant workers'residential segregation.At the end,this paper introduced Hangzhou's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population.

Keywords Politics of dwelling;Migrant workers;Residential segregation

[收稿日期] 2018-08-31

[基金项目] 本文写作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7CRK010)和杭州市优秀中青年社科人才专项课题(2017RCZX05)资助。

[作者简介] 陆文荣,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邮编:310026;

段 瑶,浙江中科商学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标签:;  ;  ;  ;  ;  

居住的政治:农民工居住隔离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