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反思需注意“五个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注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显然,反思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更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和思维方式。“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让许多教师为之心动,也为之行动。然而,如何反思才更有效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五个结合”。 一、反思时空——课外反思与课内反思相结合 教学反思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的反思,而应将课外反思与课内反思相结合。课外反思包括上课前的斟酌性反思和上课后的总结性反思,课内反思是一种过程性的即时反思。课前反思不同于一般的备课,而是在备课或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是对前期教学设计的再分析、再思考,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课前反思重在“准”,不“准”就会多走弯路,就会做无用功。课内反思是对教学实施过程的即时诊断与分析,思考暴露问题的原因和如何采取补救措施。课内反思贵在“活”,不“活”就不能随机应变,就会错失良机。课后反思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思教学设计的精准性,思课堂落实的有效性,思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思教学的所感所悟。课后反思难在“深”,不“深”就难以发现真问题,难以获得真感悟。课前反思、课内反思和课后反思应是一个连续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反思形式——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 反思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反复思考,对教学过程的返回去思考和以自身为对象的反身思考,需要教师的独自内省,也需要集体交流。每个人的知识、经历、能力、方法都是有限的,如果认为反思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就很容易使反思陷入封闭和孤立的状态,就很容易“自说自话”,也就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所以,在交流中反思收获更大。集体备课是集体反思的一种较好形式,既能交流反思上一周的教学得失,也能对下一周的教学安排集思广益。只有在集体的氛围中互相碰撞、互相启发,才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教学的本质,提炼教学的规律,领悟教学的真谛。当集体反思成为教师交流的一种习惯时,它就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三、反思对象——反思自我与反思学生相结合 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学服务的,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一堂课是不是有效?关键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因此,教学反思不但要反思教师的教,更要反思学生的学。对“教”的反思必须建立在对“学”的反思基础上,通过观察学生的“学”来反思自己的“教”。在教学工作中应经常反思: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涉及教学的起点把握。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这关乎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决定着教学的方法、手段、策略等。如果学生有疑问和困惑怎么办?这涉及教学的机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如何?这反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同时,又要经常反思自身: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当时怎么没有想到?我的课堂状态如何?我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相契合吗?只有把“学”作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表现中透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这一“意外”的收获让我反思很多:学生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有自己的见解,教师了解多少?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回答?教学不能只领着学生走,有时也需要顺着学生走,要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教学相长”绝不是一句空话…… 四、反思内容——反思成功与反思失误相结合 反思一词本身含有“反省”之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评判性思维,就是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自己的“茬”,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样,才能“逼迫”自己深入思考和不断改进。但是,反思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应该把反思看作是“正思”的拓展与补充。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每堂课都不乏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生成,这些既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发现自身的优势,深入挖掘,不断提炼,就会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果一味地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影响自身的专业成长。正确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在反思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查找问题与不足,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这样反思,才会更扎实、更有效和更有意义。 例如,在一次进行“铝热反应”的演示实验时,用来引燃“铝热剂”的镁条就是点不着,换了一根再试,还是不行。眼看学生的情绪开始低落,也有些躁动不安,我很着急。情急之下,想起把镁条剪成一个“斜角”就容易点燃的诀窍,实验成功了,学生欢呼雀跃。课后反思:这次实验险些失败的原因是疏忽大意,怎么也没有想到镁条会点不着,而最后能够“峰回路转”还在于自己对实验的点滴积累。这次的教训很深刻,导致实验失败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哪怕是再熟悉的实验也要坚持试做,把握实验成败的关键,确保万无一失。正所谓“教学无小事”,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五、反思策略——重点反思与整体反思相结合 反思的目的就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教学反思需要通盘考虑,也需要重点突破;需要全程“回放”,也需要“特写镜头”。要将以课堂为单元的整体反思与抓住课堂关键“事件”的重点反思结合起来,将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整体反思与针对不同人群的重点反思结合起来,将对“三维目标”落实的整体反思与对具体目标达成的重点反思结合起来,将以一定教学时段为周期的整体反思与对特殊时间节点的重点反思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考试过后,结合大数据的分析,更要在整体反思的基础上重点反思。坚信:好,不会总是偶然的;差,必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成绩,查究问题,摸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高度自觉和自我研修,需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多与他人交流,多与学生交流,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样反思,才不会陷入就事论事的泥淖,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会呈现出思辨的哲学意蕴,也才会有利于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标签:教学反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