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几点实践论文_袁苏思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几点实践论文_袁苏思

(龙川县实验小学)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时期教学的首要目标,所以小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都要以德育教育为基础。这一教学目标对我国小学生阶段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从小培养学生道德水准的关键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常规的体育学习,还要在增加身体锻炼的基础上,从所学习的体育项目中像学生渗透德育观念。开展德育教育的体育课堂,不仅是教学目标的改革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以考验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原因无法完全参与体育学习的课堂,德育渗透就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解决这一弊端。

关键词:小学;德育;体育

引言:

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各阶段教学的基础,他是帮助学生树立自身世界观的基础教学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仍在认知阶段,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小学的德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学科作为教学要求相对较少,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的学科,极容易在课堂中渗透相关学习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学习,相比于传统的德育课堂,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将以小学体育课堂为基础,从各个角度分析德育观念在课堂中的渗透。

一、树立自身形象影响学生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力要远低于家长,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日常示范者对学生影响极大,是学生在小学期间最具影响的人。小学生从步入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代替了家长大部分的角色,成为学生每一个成长的见证者。在小学时期的学生,世界观极易受人影响,上学期间将模仿对象从父母转换为老师,综上所述,教师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小事当中都是学生崇拜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小学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时期学生最喜爱的学科之一,小学体育教师更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体育课堂的德育渗透中,要以自身形象为第一出发点考虑,从每个方面树立自身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在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中,由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一些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没有达到规定水平,所以小学体育教师最应该注意自身素质,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语言是否恰当,保持优良的形象,在任何有关素质问题上都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其次,发掘德育课堂要将教学情感融入教学中,以情感教学为课堂基础,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堂,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最后,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构建朋友关系,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学生共同改正缺点,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每一个学生之间都做到无差别对待。以此构建有情感有道德有原则的高效体育课堂。

二、通过体育项目感受德育

体育课堂具有极大的可调节性,教学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应变,而想要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观念,就要及时转换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体育项目感受德育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大多以跑步、跳远、体操等个人为主的体育项目为主,而根据德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改变为多人合作的体育项目。例如,体操训练是体育课程必备的环节,根据以前的课堂中大多是教师教授,学生个体学习,由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层次,将整个班级分成相应的小组,小组之内进行评比,这样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并增加每一个人整体团结的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可以通过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促进德育观念的渗透。

三、树立榜样渗透观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只注重基础的体育实训,从而忽略了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想要在体育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就不能忽略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像学生讲解体育史上的伟大任务以及伟大事例借机熏陶学生,通过讲解我国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故事,并像同学们介绍伟大运动员背后的故事,以孙杨为例,在课堂中为同学们讲述孙杨为国争夺的荣誉,以及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遭到损伤的故事,在讲解这一类故事时,根据学生日常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这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讲解感兴趣的事例。

四、自制教具,规划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根据整体学生制定的,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大纲为基础,重新确立本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适应的教学器材,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教具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通过自身进行创新,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与同学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与老师共同制作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不仅如此,自制教具极大的降低教学成本,通过改造物品,让学生养成废物利用的意识,由此,通过自制的教具以及适合本版发展的教学目标,将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课中德育意识的渗透。

结语:

小学时期是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中所受的影响将为以后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奠定基础,所以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都应以德育教育为基础,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树立德育思想。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要比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更重要,小学时期各学科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更要从各个方面来通过树立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体育课程中,由于课堂相对活泛,所以德育素养的培养也更加多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上课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正确的进行德育渗透,在帮助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思想道德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学周刊,2018(03):150-151.

[2]车益明.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11+19.

[3]王东生.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论文作者:袁苏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几点实践论文_袁苏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