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综合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新挑战_融合教育论文

农民工子女综合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新挑战_融合教育论文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工论文,子女论文,教师职业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0)02-0012-04

近些年,流动人口呈现出规模巨大与流动频繁的趋势,特别是家庭化趋势的出现,与之并行流动儿童少年数量增长迅速,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他们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达到1400万人,形成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1]对于这些流动儿童来说,能够在城市中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既是父母的殷切期望,也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城市中的流动儿童不能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不仅会影响他们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也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隐患。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融合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当前,许多城市学校在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等。其中,建设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融合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融合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教学技能、课堂管理、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内涵

融合教育思想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先发生于美国的回归主流运动(mainstreaming movement)揭开了融合教育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融合教育思想开始在欧洲得以盛行。早期的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一种用来描述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其基本含义是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2]。

如今,融合教育不再特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也包括对新移民与本地居民在教育上的融合。本文中的“融合教育”是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而提出的。所谓农民子女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与本地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具体表现为:外来农民工子女对流入地学校、社区、班级的融入程度和流入地学校教师、学生、社区成员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对外来农民工子女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而是有着自己特殊的问题,有自己的特点,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的教育领域。它是依据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精神,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融合教育的实施,旨在打破城乡限制,为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提供一个理解、尊重、关心、互助、友爱的教育氛围,使外来民工子女感受到温暖,具有归属感,身心健康发展及完成社会化,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4]具体说来,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融合教育旨在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全面型人才,全面实现教育的公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2)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促进融合”,目标是让随迁子女在流入和就读学校有归属感,感到被充分接纳,享受到了公平待遇,并获得充分发展。(3)融合教育的关键,是培育随迁子女的“内生力”。培育随迁子女的“内生力”,是指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以及自强、自立、自信等内在的精神品性。(4)融合教育的核心是加强人际融合。人际融合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之间的有效接纳和彼此认同。(5)融合教育的重心是注重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是融合教育的重心和落脚点,包括了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融合。

二、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

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将使城乡学生、城乡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有机融合,进而使学校管理、家庭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效融合起来。然而,在我们追求优质教育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教育观念面临的挑战。在社会教育关系中实现公平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和借以发挥著述的传统领域。然而即使大多数教师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教育实践中,却无法真正做到。根源主要在于教师的素养及教育观念这两个方面。一些老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不只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也差。基于这种身份刻板印象,一些老师对农民工子女学生表现出了疏远甚至排斥的不良态度。还由于流动性大,管理困难等原因,一些老师干脆对流动人口子女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还有些老师,外表公正但实质不然,这在学习辅导、处理城乡学生矛盾等方面可以体现出来。事实往往是这样的:老师在学习上对城市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有偏袒城市学生的倾向。正是因为这些错误、落后观念在教师身上的存在,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开展和实效性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急需得到转变。[5]

2.教师教学技能面临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给孩子跟上学习进度、融入班级造成了困难。在我国,农民工子女主要来自教育水平和质量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其中许多人的学习基础比城市原住民子女差。因此,在适应城市学校学习方面农民工子女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他们经常遭遇学习问题,如不能流利使用普通话,基本没有学过英语,中途转入后很难跟上学习进度,知识面相对狭窄,许多孩子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等。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工作不固定,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和工作种类,转学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来说就成了家常便饭。由于农民工家庭本身的流动性,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课程内容不同,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学生有较大差别等,不利于农民工子女学习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

3.教师思想教育能力面临的挑战。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学习氛围。然而在公立学校学习期间,很多农民工子女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甚至有意地漫骂、羞辱、孤立。受他人影响或迫于压力,有些城市小孩也对农民工子女无意的疏远或冷淡或不敢与农民工子女交往。毕竟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占较少比例,心理支持力量薄弱,从而会不自觉萌生“异类感”。由于与城市学生交往中存在着“身份意识”,农民工子女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甚至是歧视,处于城市学生交往“主流圈子”的边缘。这使“他们宁肯回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与自己熟悉的孩子在一起,也不愿在歧视与冷落中学习和生活。”[6]甚至还有流动人口子女因为受到同学的歧视和欺负而自杀的情况发生。[7]如果教师能够采取适当的思想教育措施,这些农民工子女就不会产生此类感受,也不会再出现类似悲剧。

4.教师课堂管理能力面临的挑战。课堂应该是师生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是一段能够焕发生命色彩的人生经历。可是,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抱怨:自从学校接收了农民工子女,课堂管理比较混乱,学生间的冲突增多,常把课堂搅得一团糟。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动向具有分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班级凝聚力建设失去了空间依托和时间保障。课堂管理关键在教师。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爱捣乱。正像没有哪片树叶会拒绝阳光一样。每个学生都渴望亲近老师,感受学习乐趣。只不过由于一些教师不善于课堂管理,缺乏管理意识、技巧和情感,致使课堂混乱失控,教学也就沦为了师生双方备受煎熬的心灵苦役。面对这种异质性较高的班群体,教师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将会造成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环境,降低课堂教学时效。

5.教师心理疏导能力面临的挑战。流动人口子女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新的环境后,他们本应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得到应有的关怀和良好的教育培养,顺利发展,但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是,他们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成为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和承载力的脆弱性等特点的社会弱势群体,[8]使他们应有的权益受到损害,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他们新的心理发展危机,给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城市对流动人口的一些歧视、排斥也会进一步加剧人格发展中的心理危机。在与城市学生交往中,有些农民工子女的情绪波动较大,或心情低落,或消极抵抗,用不友好的言语和行为对待同学,或冷漠地与同学隔离开来,使同学们不乐意与之交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而社会大环境的教育背景正日趋复杂。因此,面对这种要求和这种背景下的青少年,教师越来越需要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来教育孩子。如果老师无暇或无力关注这一现象,给予合适的引导,长期消极心理状况势必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三、应对挑战的思考和建议

融合教育虽然对教师职业发起了挑战,但同时也是每一位教师个人发展的好时机。教师如何把握这个时机,本文将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挑战提出建议。

第一,树立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学校和教师不仅要在行动上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更应该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的各个地方,语言、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学习基础等方面都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教师要以开阔的胸襟来包容和尊重他们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实践中应该尊重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既要引导农民工子女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又要保留农民工子女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农民工子女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教师要有博爱的胸襟去接纳农民工子女,主动引导孩子,不能因其身份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当然更不能产生歧视与偏见等。在教育教学、评优奖励、入团入队、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都要做到平等对待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平等。作为教师也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克服学习和心理问题。

第二,实施“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求”的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有忽视农村的倾向,学校课程以“城市中心”为取向。并且,教师也往往从自己的需要或城市价值观去要求农民工子女,忽视了他们原有的学习基础与生活经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很少思考他们生活及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学校应结合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和心理特征,研究探索具有接纳性、适切性的教学内容,编制符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校本课程。此外,农民工子女普遍面临学习适应困难问题,而其家庭又不太可能为子女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转变思路,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农民工子女学生,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干预,点拨,指导和建议,而在课堂之外,也应该全面了解学习情况及进展,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鼓励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如何破解,我国教育理论界及教师们都在苦苦探索,但是目前还未寻找到好的途径和方法。基于此,城市中小学教师应该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探索出适合本校本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方法和模式。

第三,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直接体现者和传递者,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把这些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学生[9]。教师隐性或显性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将对学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靠班主任的努力,也要科任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与班主任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同学端正态度,鼓励务工农民子女与大家交往。因此,教师作为孩子们交往的枢纽,可从班级生活的点滴小事入手,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互相关爱。教师应及时发现孩子之间的摩擦,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在处理城乡学生之间的摩擦时,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在处理问题时不能贴上“标签”进行主观的判断。教师与学生交往本身必须遵循尊重、理解、平等的原则,才能教会学生如何以平等的意识待人处事。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城市重宽容、接纳的态度。不仅城市农民工子女需要学习城市的主流文化,城市儿童也要学习农民工子女吃苦耐劳等优秀的品质。这种城乡学生的良性互动,比空洞的说教和僵硬的督促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学习合作小组,家庭互访等课外活动,从而促进两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心理上的相容。

第四,提高教师交往技能,实现有效课堂管理。教师交往技能不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唯一因素,却是不可或缺的、影响深远的重要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职能在于如何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干预无益乃至有害于课堂秩序的种种行为。一方面,要争取学生的合作。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赢得了学生尊重,与学生形成了一种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的行为将倾向于维持这种关系,在课堂上就会更多地与教师合作,努力减少课堂上的纪律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行为对加强课堂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当学生从心底被你渊博的知识所吸引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的只是如吮甘露的满足,有的只是和老师的积极配合。“身正为范”,当学生从心底被你真诚崇高的师德所折服时,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只是如沐春风的清爽,有的只是对老师的敬仰。“为人师表”也体现在教师的外表与姿态上。用娴熟的知识和恰当的教法吸引学生,使其思想集中;用和蔼的态度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风趣诙谐,善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从而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管理的艺术效果。

第五,加强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熟练掌握心理辅导和咨询方法。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要关注和考虑的方面。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心理承受力,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等,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有责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教师不应该是“雾里看花”,而应该是“明察秋毫”。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亲近,倾听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需要乃至成长的烦恼。老师正确且有效的引导,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特点,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使他们科学认识生活环境,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教师正确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引导他们合理调适自我,顺利转化人格发展中的统合危机,适应城市,适应社会,走出城市“边缘人”的状态。

〔收稿日期〕2010-02-24

标签:;  ;  ;  ;  ;  

农民工子女综合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新挑战_融合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