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绣山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 任务型教学应具备的几个步骤
1.任务前阶段。
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突出关键词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导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生的认知加工负担。可以给学生以准备的时间,思考如何完成任务,提供准备的时间既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他们打算说什么、如何说,又能提高任务阶段表达的质量。
2.任务中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多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此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学习单元中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任务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学生以个人、结对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教师在远处监督,鼓励各种交流的尝试,从而使学生有自由表达的安全感。本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强调语言的流畅性。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并且在任务中完成下面两项:
(1)分析(analysis):分析所执行的任务,并记下重要的单词、短语或句型。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练语言难点。
任务的完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任务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学生准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教师可以让若干个同伴或小组向全班做简要汇报,要大家对结论进行比较;也可以只让一两个小组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笔记。本阶段要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将他们已观察到的语言特征系统化,澄清概念并注意到新的东西,概括出语言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学生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4.课外作业。
这是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最后—个阶段。它要求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项目。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把课外作业改为与课堂学习任务有关的作业形式,使课外作业与任务型语言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设计课外作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控制难易程度。中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设计制作型作业比较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随着学生交际能力的增强,可以设计—些具有挑战性的社会调查型作业。当学生具备了—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可以布置一些解决问题型的作业。由于这些作业都与课堂学习任务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既可以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二、 如何使任务型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1.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给予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任务,避免因合作不充分而导致任务的低效完成。
2.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课堂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更多的活动形式。如竞赛式,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比,教师作为裁判,宣布优胜小组。这种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竞争氛围,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充分体现了现代英语交际法的原则。
3.明确学生和教师的角色。
在任务型课堂中,当一位学生练习表述时,其他学生必须作为listener倾听其表述,而且还可以补充其表述,成为speaker。在任务型课堂中教师应转变为组织者、监督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应明确活动的目的,做好组织、监督和帮助的工作。
4.明确每次活动的具体目的。
明确该阶段的目的是针对语法、内容还是流利,并确定干预的原则和时机。比如在以讲述流利为目的活动中就不必急于打断学生纠正一些语法问题,否则,便偏离了此项活动的目的,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而丧失信心。
5.给学生以成就感。
良好的课堂活动结果往往给学生以激励。任务型活动应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把活动的结果以照片或板报的形式张贴,既可活跃班级生活又可激励学生,促进了学习。
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学,它强调用所学的语言完成某项任务,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反思,及时调整,不断优化任务型教学。
论文作者:王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语言论文; 目的论文; 阶段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