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儿童健康的重视、群众精神卫生知识的丰富及社会对精神病患者态度的转变,我国的儿童精神病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应注意到,我国儿童精神病学事业起步较晚, 专业设施和专门护理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仍有较大的发展差距和进步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儿童精神病患者和就诊率却逐渐增加[1],因此,提高儿童精神病的护理水平已成为重要的精神护理课题。同时,儿童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也需要医院、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由于儿童各项生理功能发育还不完善,逻辑思维也不成熟;心理上的有意性和行为自觉性不足,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儿童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应给与特殊对待。儿童精神病的护理,应包括入院护理、愈后护理和健康宣教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1入院护理1.1 心理护理对于儿童患者医护人员要主动接近他们,在尊重其人格的前提下,诚恳地与患儿进行交谈,取得患儿的信任。交谈必须通俗易懂, 并通过主动关怀取得患儿在治疗上的配合,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应该适当开展与其想适应的文体活动,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这能满足儿童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 着重消除患儿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心理,达到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在病区内要注意构建患者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良好关系,帮助患儿弥补缺失的社会属性。对于患儿家属,应该嘱咐其常来探视, 以满足儿童患者对亲人依赖的心理要求。同时要注意及时对家属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防止家属将不良情绪传递给患儿,影响其康复[2]。尤其在家属探视前,应对家属进行注意事项宣讲。1.2 安全护理安全护理是精神病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进行治疗和患儿能够康复的必要保证。儿童患者因自制力和自知力受限,在入院过程中容易出现自伤、他伤、逃跑等危险情况,安全护理工作更应引起重视。病房要建立日常巡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安全巡查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病房中有无各种危险品,安全设施是否正常。对可能造成自伤或用以伤人的危险品要进行严格检查并予以排除。入病房物品要严格检查,尤其是家属探视物品,应由医务人员进行检查并保存,患儿需要时再向医务人员领取,防止危险品被带入病房或患儿身边。对于重病患儿要重点看护,不能让其单独活动。对于突发情况,护理人员要保持冷静,机智大胆, 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止伤害或自伤,第一要务是保证患者安全。1.3 药物副反应护理儿童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耐受较低,且一般主诉较少。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高水平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在患儿服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耐受情况, 对于发生不良反应的,应该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保证其在治疗上的合作,防止患儿藏药弃药,影响治疗。1.4 生活护理儿童患者比一般患者在生活上更需要精心的护理。儿童精神病患者往往表现出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护理人员要定期督促或协助患儿搞好个人卫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包括擦净唾液,保持口腔卫生,修剪指甲,沐浴更衣,及时加减衣服,盖好被褥等等。铺盖应定期进行换洗[3],并保持床铺平整、干净。儿童患者由于远离亲人,对于病区新环境缺乏安全感,会产生入睡困难,易惊醒等症状。护理工作者应保证病区的安静舒适,并避免患儿与兴奋躁动者同室。睡前控制饮水量,以免影响睡眠;护理人员在夜间巡视时应注意保持安静。对于患儿的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合理安排膳食,选择易消化吸收富有营养且能激发患儿食欲的食物,在进食过程中不催促。对于拒食和挑食者应耐心劝食喂食,保证患儿每餐食入量。2愈后护理在患儿入院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或阶段性康复出院之后,家庭成员就承担了其主要的护理职责。生活质量的好坏对于已经痊愈的精神病患者病情的复发有直接关联。所以要想减少患儿复发,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家庭护理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护理人员要抓住各种探视间隙、出入院专门宣讲等可能机会,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宣教,使患儿家属具备一定的精神护理常识。在家庭护理中,家属首先要保证患儿的服药依从性,防止因服药不规范导致病情反复。同时,家属在情感上应该多对患儿进行关心,使患儿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精神上找到归宿,提高社会适应性。在生活中多和患儿进行亲子活动,培养患儿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相应的生活技能,为完全康复和重新进入社会打牢基础[4]。家属日常也应注意患儿的日常表现,避免各种形式刺激患儿,如有复发迹象,及时送医。3健康宣教精神病患儿的康复,需要家庭与社会和医院一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儿童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和社区的健康宣教工作。医务护理人员在患儿出院前,需对家属进行宣教,并定期开展社区宣教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主要是增加其对儿童精神疾病和愈后护理相关知识,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消除因亲属患病带来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一是取得其对治疗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二是能让儿童患者得到更好的亲情支持和愈后护理,降低复发可能并能使患者更早地完全康复。三是能对及时患者家属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和纠正,患者家属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举动对患者的康复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这对患儿与家属都是十分有益的。针对社区的健康宣教,能够引领社会大众正确认知儿童精神疾病情况,有效消除偏见与歧视,为精神病患儿回归社会构建良好的氛围,同时,也能够形成全社会关爱精神病患者的新风气。儿童精神病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引起重视,也需要加强对患儿家属家庭及社会的宣教,才能确保治疗效果,使患儿早日康复,最终回归社会。参考文献:[1]林节.当前我国儿童精神病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34(2): 69-70.[2]师凤彩, 曹娜娜.儿童精神病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9(4): 393-394.[3]吕文佳. 儿童精神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11(2): 149-150.[4]俞新美. 儿童精神病康复的综合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35): 4443-4444.
论文作者:杨树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患儿论文; 儿童论文; 家属论文; 患者论文; 社会论文; 精神病论文; 精神病患者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