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规划分析论文_金潮江1,周益涛2,周杰3

“城中村”的规划分析论文_金潮江1,周益涛2,周杰3

1.义桥镇村镇建设办公室 浙江杭州 311200;2、3、浙江庆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城中村是指那些已经被纳入了县市级的土地规划,一些被剩余的农村就形成了孤立在城市之中的“城中村”,并且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一个心病。城中村的卫生、治安等都比较差,并且经济发展畸形,严重影响了周围的城市发展。因此将城中村重新规划,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中村;规划;服务

1萧山区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1.1违章建筑多

城中村的普遍问题之一就是违章建筑多,这是由于城中村在城市规划时一些村民的房屋被拆除,而又不能够及时地建房解决居住问题便会开始私自搭建违章建筑。近年来,由于城中村的住房租金便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城中村租房,一些房主为了增加收入便不停地加盖房屋,或者在自己的地上未经批准搭建新房屋。这类现象在城市的边缘表现得更为明显。

1.2规划不合理

一些城中村往往是迫于城市规划和扩建而形成的的,因此毫无规划可言。它们往往杂乱无章,与周边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各类住房建筑选址混乱,往往是村民有地就建房,根本没有考虑到规划问题,因此便造成了城中村建设的城市密达过大、建筑外观不美观。

1.3治安环境差

城中村由于大多为外来的人口,人口极为复杂,各种各类的职业均占有,例如有周边高校学生、农民工、无业游民等等。这些人往往都是城中村的短期租客,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城中村的治安环境差,有些地方甚至时有发生偷盗事件,令城中村的生活环境雪上加霜。

1.4生活基础服务设施不足

城中村大多是缺乏生活基础服务设施的,地方政府对城中村的投入也较少。许多村庄的地面存在不同程度损毁,一道恶劣天气就容易形成水坑、泥坑。村庄的市政设施例如水电设施、燃气设施、排水设施等也不够完善,许多村民私拉电线等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四处的线路、管道、污水乱排放等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城中村更是没有正规的幼儿园、文化场所、卫生服务站等。

2 城中村规划措施

许多城中村往往留有村庄的印记,不适宜将城市的建设模式引入到其中,因此在规划时可以考虑保留城中村原先村庄载体的文化特点来进行规划改造,以改善城中村环境、治安、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规划模式

2.1.1拆旧建新

拆旧建新就是由村民自行出资加上政府补助和当地村委会和政府进行的组织引导下,把原先的老旧、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在原住宅地址上重新新建由有关部门规划设计的房屋。拆旧建新模式能够为大多数村民所接受,不改变村民原先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另外增加建设用地。但是拆旧建新对于城中村的规划没有太大的意义,仅能够在外表上统一了城中村的建筑样式和风格,但是其村庄的道路规划、房屋建设布局规划等都没有得到改变。因此拆旧建新只适用于那些原本建筑规划布局良好的村庄。

2.1.2原址重建

原址重建是由村委会和当地政府进行组织,全面拆除原先的村庄,并且将所有的宅地进行科学划分后合理的分配给村民。原址重建能够全面改善城中村的布局,并且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和居住质量。但是原址重建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征得所有村民的统一,并且对一些没有房屋或是房屋多的村民来说存在一定的分配难度。因此原址重建适用于村庄规模小,并且用地面积足够分配的城中村。

2.1.3新征预留

新征预留是政府对村庄土地进行征收,把征用土地的10%留作村庄建设,其余划归国有土地。村庄建设用地优先安置原先的村民,其余的土地可以由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开发商品房。此模式能够完全改变城中村原先的格局,商业建设能够一定程度上拉动城中村经济,但是城府征地费用较高。因此此模式适用于那些保留有农业耕地较多的城中村来改善其经济发展。

2.1.4原址商业开发

村委会和当地政府组织拆除原先村落,在原村庄上规划建设多层住宅或者是商业市场,所建成的多层住宅按村民原先房屋面积进行分配。此模式能够彻底改善原村庄的布局,把原先凌乱的房屋建设改为美观的多层住宅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更能把多余的土地用作商业建设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是建设多层住宅的时间较长,并且需要保证工程的质量,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能村民难以接受。此模式仅适用于那些比较靠近城市主干道路或是中心区域的城中村,才能够有商业开发的价值。

2.2规划建议

进行城中村改造规划必须要提高认识,城中村改造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更是经济耕作方式的变化,建筑形态和布局变化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城中村改造,应当要加强各方面的领导,有必要还应当成立专门的规划小组,以应对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还需要明确责任,把各部门的责任落实到位,才能够提高改造的效率。城中村的改造中要重视拆迁和村民安置问题,以人为本,涉及到村民利

益的问题要多多重视好好解决。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就业岗位解决原先靠耕作作为经济来源的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要将村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实现城中村改造的根本目的。

3 结语

城中村的规划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化进行,统筹城乡发展。萧山区的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意义。明确城中村改造模式,才能够结合每个地区的城中村特点进行城中村规划改造,提高规划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论文作者:金潮江1,周益涛2,周杰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城中村”的规划分析论文_金潮江1,周益涛2,周杰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