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论文_耿向军

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论文_耿向军

新疆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奎屯 833200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企业应该将提高工程建筑质量视为其重要任务,不仅要在思想上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意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使施工能够高效地完成,并且确保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引言

土建施工的建筑管理是其中的重点,因此加强全面细致的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土建工程施工的综合产品质量,改善土建施工技术中的技术要点,确保不同土建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提升我国土建施工的综合技术水平。本文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加强土建施工的技术研究,从土建施工方法中找寻技术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提升我国土建施工的技术水平。

1、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决定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管理的好,建筑质量则好,反之则劣。另外,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唯有保证好的建筑质量,建筑公司才能长存[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如建筑类型繁多所用材料也会有差异、在不同气候条件进行工程施工时对建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建筑工程每道工序以及相互交叉的工程施工技术等等特殊情况,要想能按时顺利完成工程施工,又节约工程成本,势必要有高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实现。随着社会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等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也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而建筑工程施工本就是一项综合又复杂的管理项目,在不断更新换代的施工技术中,要想能适应行业发展节奏,必然需要有高水平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2、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2.1土建施工中保护层及载荷层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钢筋的下面一般不会加放垫块,一些企业偶尔会放一些石子作为铺垫使用。小石子具有良好的垫层效果,但是稳定性不佳,容易出现走位性错误问题,造成薄厚不均,影响土建基层的铺垫水平。土建施工中将钢筋网架网上台,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混凝土的作用,会造成钢筋网片出现严重的位移现象,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变形问题,影响整体施工的产品质量,影响建筑行业后续的施工产品标准[2]。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要点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通过加强混凝土上层盖板的放置标准,合理的提升物体的位置,从而有效的改善外观效果,避免混凝土上层出现严重载荷不合理的现象。在施工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松紧度,放置因施工原因造成开裂的现象,英系那个混凝土隔板的设计强度。

2.2柱模板浇筑技术分析

柱模板的端面尺寸不足,但高度合理,柱模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重视其垂直角度,对混凝土的侧压力面进行调节控制。在柱模板的施工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示范施工。沿着柱模板每隔三米进行浇灌处理。将钢筋之间的密封缝隙相互连接起来,确保混凝土浇灌的合理性。

2.3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问题及处理对策

混凝土施工技术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需要进行三周至四周的养护,才可以进行载荷承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中为了提高工期进度,缩短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这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强度指标,造成建筑土基的施工质量综合水平下降。在梁柱浇筑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达到1.2N强度的时候,才可以进行施工缝隙面的处理。控制水泥混凝土层的缝隙清理水平,对混凝土砂浆进行搅拌处理,待其紧密结合后方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当出现不良的混凝土表面的时候,可以采用1比2的配比标准,对水泥砂浆面进行修正处理。根据混凝土的梁板质量,对混凝土的养护面进行处理,控制混凝土养护时间在7天以上,对渗透用的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浇水后确保有足够的湿润因子,提高混凝土的混凝土效果。这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水平[3]。

2.4变形缝控制技术分析

土建工程中有比较多的难处理的技术,其中最难的就是变形缝的控制技术。由于现代工程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造型上,变形缝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难,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漏水,因此,所以,土建工程之中的变缝问题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在弯折操作之后,采用一些铝制的变形缝的挡水板,将之竖直地与墙面连接上。变形缝的挡水板预埋到结构之中,使得进入混凝土的宽度要大于70mm,根据变形缝的相关性质进行一些调整,预埋之时准确地画出铝板的相关位置线,然后把钢筋竖直地焊制在已经绑扎较好的梁钢筋之上,再用一些铁丝把铝板置于梁钢筋的骨架之中,这时缝两侧的模板在安装之时,再用木楔进行挤牢最后进行分层浇筑。

2.5基坑开挖施工技术分析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深基坑开挖中,应该进行掏槽开挖、随挖随撑,严禁超挖,严禁控制变形。因为深基坑周边存在很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管线,因此严格控制基坑侧壁的防水性能,禁止渗漏。如果开挖中桩间出现渗水,应该封堵钻孔间的渗漏水,通过在渗水范围内设置打注注浆管的方式,以避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受到地下水大量流失的影响。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一定的回灌措施。基坑开挖工程中应该及时设置支撑。须在距离支撑设计标高0.5m处及时停止开挖。为了确保围护结构的变形发生在设计允许值范围之内,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对钢支撑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将支撑设置在围檩上,然后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基坑开挖挖至距离底面设计标高200~300mm的位置时,立即停止开挖,转为人工开挖,在到达地面设计标高时马上对基地封闭,严禁超挖。基坑开挖过程中价钱全程监测,发现有异常情况马上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6材料设备技术分析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在选购材料前,应该了解材料生产商的资质水平和生产能力,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分析,分析他们提供的材料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从成本方面分析各个供应商的产品,以通过成本的节约提高企业的利润,选择与市场上信誉度较好的生产厂商合作。对于生产机械和设备的供应商,也应该选择有合理供货渠道的供应商,供应商在提供商品时要能够及时派送,不能因为各种原因延误时间,在选购材料前,最好充分了解样品的质量、级别和品质,最好能作出相关的测试,质量是材料的第一位,应该确保质量的优质,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保证所选购的材料是合格的建筑材料。对于相关的建筑设备应该合理配置、兼修并重,进行专业管理。

结束语

我国土建施工的需求量较大,根据土建施工的技术标准,施工规模、投入产出比,施工周期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可能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时解决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重点分析施工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高土建施工的技术研究管理内容,避免各种技术疏漏,及时改进各种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土建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晓平.土建施工中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57.

[2]吴长江.分析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5(20):56.

[3]岑涛.探讨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5(52):89.

论文作者:耿向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论文_耿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