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针对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举措论文_陈小兵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针对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举措论文_陈小兵

身份证号:43092319841127XXXX

摘要:混凝土是道路与桥梁工程的主要建设材料,它的质量也影响着道路桥梁的质量与寿命。目前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技术,在浇注中经常出现一些量大面广的质量通病。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拿出切实有效的预防举措。

关键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举措

近四十年来,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桥梁跨度不断提高,全国公路交通网基本建成,每一条大江大河上都建造起了宏伟的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已经在胶州湾落成。路桥建设的规模和能力成为我国综合实力与科技进步的标志,“厉害了,我的国”中多半的画面都聚焦在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与雄伟的跨海大桥、铁路大桥、高架桥上[1]。

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建成的道路桥梁中存在着裂缝、剥蚀、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孔及气泡、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碳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等病害,它们直接破坏了道路与桥梁的美观,还影响行车的安全与畅通,危及公众的人身安全。

一、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

1、混凝土裂缝

裂缝是混凝土路桥中最普遍发生的病害现象,也是我国道路桥梁病害问题中须首要解决的。裂缝会危害道路桥梁的耐久性与承载力,妨碍司机驾车的舒适度,甚至直接危害车辆及人身安全。此外,路桥裂缝会损害钢筋保护层,从而诱发钢筋锈蚀[2]。

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包括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水化放热,地基沉降不均匀,拆模过早等等。但一般来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内外温差过大”。——现浇的水泥混凝土在凝结时,水泥颗粒(石灰、及其中的氧化钙)与水化合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虽然外层的混凝土会迅速降温,但它内部的温度很高(温度可高达110℃,蒸熟鸡蛋不在话下),从而产生拉应力。一旦内外温差超过25℃,就会撕裂混凝土[3]。

2、混凝土表面蜂窝

混凝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毛细管孔,这就使得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快速进入混凝土内部,形成气泡,最后把混凝土表面变成了蜂窝。不仅破坏了道路与桥梁的整体美观,更使出现“蜂窝”的局部混凝土强度降低至最低点,降低了道路桥梁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在遭遇阴雨天气时,出现蜂窝、麻面和气泡的地方还极其容易遭受侵蚀,这种损害会以点带面式的扩张,逐渐破坏全部的混凝土结构,最后腐蚀钢筋。

混凝土出现的蜂窝的原因,主要有:在搅拌混凝土时,水、骨料、水泥的配合比例没有得到精准控制,导致混凝土黏稠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它在浇筑后的成型;目前很少有大型企业专门做脱模剂的,一般都是个人作坊式生产脱模剂,主要成分废机油与废机油乳化剂,勾兑大量的水就拿到网上销售,自称“脱模效果好,价格低廉”,但它们的油粘度过高,极易造成混凝土蜂窝[4];在混凝土现浇中不当操作,搅拌时间不足、搅拌力度、振捣强度不到位(导致骨料下沉)、振捣时间不达标、漏振、用水过量,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蜂窝。

3、混凝土强度不足

在道路与桥梁使用时,出现大量的宽裂缝、混凝土结构强度、刚度下降,混凝土构件变形等现象,往往是由于混凝土实体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的。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第一个也是混凝土原材料配比不全理。——在混凝土配料中,水、骨料、水泥、外加剂必不可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它们的配合比例失当(这多半是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技术差、马虎粗心等主观因素造成的),严重超标或严重不足,或其中的杂质过多,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有些单位在施工时马虎大意,把受潮的水泥投入搅拌,却不知道它们的强度、稳定性已经不能达标;浇筑后过早拆模、拆模前对温度、湿度控制不好,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4、混凝土缺棱损角

道路与桥梁的梁、柱、板寺等处的直角边上出现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这也是一大质量通病。

混凝土缺棱损角的原因,主要是:在现浇作业前补水量不够,导致混凝土缺水脱水;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拆模过早导致其凝固不彻底;还有些施工人员在拆模时野蛮作业,粗暴碰撞,也会造成缺棱损角。

二、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举措

1、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举措

首先,现浇混凝土前,必须处理好施工缝和变形缝,并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其次,应连续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超过2米需要用串桶、溜槽下落。浇筑结束后做好混凝土的养护,防止内外温差超过25℃,保证凝固时间。对于施工前出现的缝隙,可以用无石子砂浆填补;对于道路与桥梁竣工后出现的缝隙,较小的可以切割成正方形,再填补进水泥砂浆;较大的缝隙则需要进行压浆。

2、预防混凝土表面蜂窝的举措

首先,精确计算并控制水泥、骨料、水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其次,选用质量好、正规厂家生产的无油性脱模剂,保证它的质量合格;现浇混凝土力求一次性完成,下料时每层厚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确保不发生漏浆;振捣混凝土在深度上必须全部到位,严禁漏振,每个振点必须保证振捣15秒以上;拆模不宜过早,并且要在拆模前控制好温度、湿度。

3、预防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举措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计算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水灰比不能过小,原料中杂质不宜过多;其次,尽量选择有粗糙表面的碎石而不是鹅卵石作骨料;第三,适当添加减水剂与掺合剂,减少掺水量,加速硬化;第四,受潮的水泥不能投入使用;第五,采用湿热处理进行养护。

4、预防混凝土缺棱损角的举措

首先,在现浇混凝土作业前保证充分的补水量,保证湿润度与含水量,不能让混凝土结构缺水、脱水,并且在模板上均匀刷涂非油性脱模剂;其次,浇筑后做好养护工作,拆模不能过早,至少得等30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最后,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严禁拆模时野蛮作业,粗暴碰撞,用力过猛过急,

结束语

尽管我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种种举措,但我们还是以为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摒弃现浇混凝土技术,大量使用预制混凝土,才能减少、避免这些人为操作引起的低级错误。

参考文献:

[1]董雄.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河南建材,2018(03):201-202.

[2]李阳坡.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44.

[3]刘海亮.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山西建筑,2016,42(36):177-178.

[4]康智鹏.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交通世界,2016(Z1):136-137.

论文作者:陈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针对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举措论文_陈小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