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人和科学人的审美——“以人为主”和“以物为主”的审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以人论文,科学论文,华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人类的美感和审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俱来”,另一类是“与时俱进”的。前者,不论古人和现代人,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之外,在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之前,在“石器时代”就有岩画创作(见《剑桥插图史前艺术史”插图》[1])就可证明。至于后者,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色。
16世纪之前,中国的生产总值和技术水平均超过其他文明国家。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工业化、电气化使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帝国主义国家日益强大,给落后的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民族屈辱。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繁荣和部份人的生活水平空前的提高,但也带来贫富矛盾、南北矛盾、种属矛盾等社会问题,和各种污染、疾病、能源和水资源的困扰,造成生存危机和局部战争频发。
1988年1月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瑞典的汉内斯·阿尔夫就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重读《论语》,杨叔子,《科学中国人》2004.2)。孔孟学说的核心乃是仁政和德政。孟子曾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粱惠王上》。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在外国人眼里到底有谁对世界产生过影响,产生过什么影响呢?在《像达·芬奇那样思考》[2]一书中引用《天才录》对历史上伟大天才排定座次,第一名达·芬奇,第十名是爱因斯坦;东方人一个也没有。《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3]一书中:“10个最伟大的思想家”中孔子名列第一,并有一页多的说明。“10位最伟大的诗人”中,第5名是李白,约有三页说明和引用的诗。笔者曾在法国东部城市一位科学家的家里做客,他拿出一本法文《孔夫子生平和思想集》,这的确使我惊奇。
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2555年华诞。2004年7月30日,新华社记者李明放报导“孔子像在柏林中国花园揭幕”(见图1)。它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赠给柏林市的礼物。孔子像高2.5米,由花岗岩雕成,基座上刻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语译文。在《论语》中有两处有此说法:《论语·颜渊篇》和《论语·卫灵公篇》。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真的道德。
图1 柏林中国园的孔子石雕像
审美涉及心理、生理、社会、人类、统一的物质世界、和谐的大自然等诸多问题。本文只想在头绪纷纭中整理出清晰的眉目,以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术的发展。但遇到的问题很多,笔者只是谈个人的看法,供各方人士批评和参考。
二、中华的审美文化
孔子把自然美与他奉行的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孔子的这种“比德山水观”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观于河川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注满)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荀子·宥坐》则将流水人格化,将人世间的伦理道德比拟成水,塑造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以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水有诸多美德。水滋润万物而不居功,故有“润物细无声”,以颂师德。
老子对审美也有一套说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指有了丑);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见《道经·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道经·二十五章》),可见他主张“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恶的地方),故几(接近)于道。”(《道经·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先,其(大概)无以易(代替)之。”(《德经·七十八章》)。《庄子·山水》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上这些思想极大也拓展了自然审美的精神内涵和想象空间,都是“以我为主”(“以人为主”)的审美。随之,“审美”进而“借物以言志,以比人。”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借以赞赏不畏严寒的事物。后来,松、竹、梅成为中华文人的岁寒三友。不得志的伟大文人屈原咏橘以言志,颂橘以抒情(《楚辞·九章橘颂》)。屈原对“空谷幽香”的兰蕙特别喜爱,说:“余既滋(培植)兰之九畹(十二亩为一畹)兮,又树(种植)慧之百亩。”(图2)(见《兰苑》第二期,杭州出版社) 宋朝黄庭坚说:“一杆一花而香有余者为兰,一杆数花而香不足为蕙。”
图2 屈原种蕙兰画像
数千年,中华文人喜爱“梅、兰、竹、菊”已成传统。他们赞颂:严寒苍松、修篁临风、红梅负雪、空谷幽兰、南山秋菊、水中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等等品格,形成独特的审美文化,源远流长。这种审美文化是以“将物拟人”为特点。大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沧浪亭文人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毛泽东的“吴刚捧出桂花酒”等等,均属于这种传统的审美。
三、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重要而有争议的问题。当前,流行几种说法:
1.隔绝说
有人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两个各自存在、互不交叉的独立领域,二者不仅互不相融,甚至互相对抗,互相指责。这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东西方都存在的现象。科学与艺术的互相疏远当然并非始于今日,但是恰恰在当今表现得相当突出。由于科学和艺术各自的发展,当前学者学兼科学和艺术并在这两大领域作出成就,已基本上不再可能,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巨人”式的人物也无由产生。此种情况直到现在也未改变。
2、平行说
科学与艺术各自发展,没有关系,也不相交。2003年11月29日北大三个单位联合举办“自然·科学与美”研讨会。会上有位艺术家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双轨列车,或许他们都通向真和美,但其过程是并行而不相交。”因为“科学的实验与分析是艺术所不强调的,尽管科学家可以借鉴或受启示于艺术。科学的发达可能会为艺术发展带来便利或提供新的表现题材、方式与领域,但是艺术更强调的是作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生活。艺术从本质上说是非功利的、非现实的。科学是知识而艺术是感受,过分强调和夸大两者的相通,会混淆其本质的差异。”
3、无犯说
1750年提出“美学”这一名词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对立起来,造成了科学与艺术的分化和“断裂”;甚至根据二者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所依据的材料的不同,而认为科学是艺术的仇敌。两者不要互相侵犯。
4、混沌说
科学与艺术是两个独立的吸引子。在北大的这次讨论会上,北大哲学系刘华杰则认为:“科学与艺术聚散两依依,其间的关系好比奇怪吸引子中邻近的两个初始点演化出来的轨道,局部不稳定,整体跑不掉,但也不会重合。”科学与艺术的发展都试图进行有条件的和谨慎的创新。在历史上两者共济进化,谱写了人类文明的壮丽篇章。但“局部不稳定”表示发展轨道永远不可能重复,这是一种混沌现象,故称之为混沌说。
5、沟通说 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提倡“沟通文理”,即学文科的师生要学点科学,学理科的师生要学点艺术。他说:“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
6、交融说
科学与艺术是同根生的,两者分道扬镳至今,有必要考虑两者之间有无交触之处,答案应是肯定的。吴全德为此写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4]一书,提出在“理性逻辑的哲理美”和“视觉的科学形像美”两方面可以交融。季羡林先生在此书的“读后感”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后来,吴全德为杨辛和甘霖的《美学原理》(高等教育文科教材)写了第十八章“科学美”。
四、传统审美文化遭遇科技
经历列强侵略,饱受民族苦难之后,新中国成立,上下一心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势所必然。改革开放之后,欧美思潮涌入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的一切都落后,要全盘西化,造成思想混乱。
笔者曾指出,汉字有三大功劳:①汉字有维系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大功劳;②汉字有助于开发右脑,有助于提高炎黄子孙的智力;③汉字有助于维系海外华侨的凝聚力。而且,炎黄子孙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法和思想”与西方的“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法”并无先进与落后之分,而是并列互补的。我们要撷取双方的长处,才能创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关于科学与审美的关系,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5]第五章“审美文化”中有讨论。书中谈到:有人看到艺术和科学都追求和谐、简洁、对称等等,因此得出两者一致的结论,但缺乏社会学和哲学的深度,只抓住一些表面现象,因而结论也是片面的。科技既有促进审美深化的一面,又有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科技的细密分工,造成人的全面人格的解体,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科技反审美性质,主要表现在技术统治的反个性、强烈性和破坏性三个方面。科学技术与审美相背的这些方面是不能忽视的。也许,技术统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必经阶段,正确的态度是不断地有意识地克服技术统治的弊端,把审美的宗旨、原则运用到生产技术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科学技术本身也具有审美的性质,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该书还谈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有三个方面①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艺术创造的非个性化,②刺激了艺术品的商业化,③导致了艺术欣赏的感觉钝化和惰性。
传统审美遭遇科技,因此有人喊:“诗人,离计算机远点!”,“艺术要自由思考,科技不要干预!”等等。
钱学森先生在他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6]一书的代序言中写道:“近日我深感我国文艺人和文艺理论工作者对高新技术不了解之弊。”“回顾本世纪的历史就看到这是文艺人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老毛病。”他还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自觉地去研究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规律。不但研究规律,而且应该能动地去寻找还有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可以为文学艺术所利用。使科学技术为创造社会主义文艺服务。我们也要在这个领域走到世界前列。”
五、科学人也可弘扬传统审美文化
中华科学人也是炎黄子孙,要尊重传统文化,也要弘扬传统审美文化。现举一个例子,也是一个榜样。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张青莲院士早年留学德国,致力于重水研究,回国后从事稳定同位素与重水研究,于82岁高龄开始策划并具体指导原子量精确新值测定,历经12年,所完成的九种(In、Ir、Sb、Eu、Ce、Er、Ge、Dy、Zn)原子量,已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纳为国际新标准,为祖国争得了荣誉。2003年是他的九五华诞,他的受业弟子和同事为他祝贺并出书志庆。笔者特写了“仁者乐山攀顶峰 智者乐水探轻重”的贺词,并被收入《张青莲教授九五华诞志庆集》。它体现孔子的山水观与科研精神的结合,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青莲先生1934年到德国学习,当时美国化学家尤莱(H.C.Urey)因发现重氢并制得重水而获得诺贝尔奖。他的导师建议他研究重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经过努力,他测得重水临界温度比轻水低2.7℃的反常结果。他精心设计了一个比较轻水、重水蒸汽压差的实验,观察到蒸汽压差位于498K处有一个转折点,从而揭示了此反常现象的本质。1935年冬,张青莲先生收集了柏林和瑞典的雪水样品,首次测出其中半重水及重氧水的含量,观察到它们皆低于普通水中的含量,且而雪中的含量差大于雨中的含量差。他在国外留学期间,有关重水的研究有一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1944),另一篇在《Nature》(与董履和合写,1949)。
重水研究有重要意义,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反应堆为重水堆。青莲先生开发了我国锂同位素产业和氘化锂-6生产。氘化锂-6爆响了我国第一枚高能热弹。青莲先生的重水研究在能源缺乏的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因为重水可以制成重氢,重氢是氢弹和核聚变提供能源的重要材料,人们期待着在地球上建造微型小太阳,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仁智双全”科学家的出现。
六、艺术创作也受制约
人的活动必定受到环境和人的思想制约,自由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艺术家和文人的审美,当然“以我为主”,进行形象思维,可以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但这类自由创作也是受制约的,受材料、工具、技术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1)受材料的制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家,有人化很大力气研究油画颜料,才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中国书画家也受笔墨纸砚的制约。天津面塑领军人王玓在材料上化了很大功夫,创作的作品神形兼备,令人赏心悦目,图3是她的作品之一。如果要求她用泡沫塑料为芯,面塑材料为皮制作真人大小的作品以代替没有生气的蜡像,这对她可能是一个难题,即使成功,作品能保存多久也是问题。
图3 王玓的面塑作品
图4 用激光染成的“中国红”埃菲尔铁塔
(2)受工具和技术的制约
2003年是法国的“中国文化年”。法国人把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用激光霎时染成“中国红”(图4),多么具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这是杰出的科学美。如果没有激光,谁能想象得出呢?
(3)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例如,地球北半球的居民看到“月上柳梢头”的残月必定朝向“右下方”,因为太阳已在西边地平线下:而“鸡声茅店月”的残月必定朝向“左下方”,因为太阳还在东方地平线下。笔者记得几年前的一场晚会转播,有一黄昏布景,残月朝向“右上方”,实在令人不解。
唐·戴嵩以画牛出名,与韩干画马齐名,有“韩马戴牛”之称。有藏画者,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摆动)尾而斗,谬矣。”画主笑而然之。五代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有人说:“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但别处的各种飞鸟皆如此?有待验证。足见画家“师法造化”认真观察的重要。达·芬奇的“跳跃的马”、“飞奔的马”等习作(见《达·芬奇论绘画》[7]),可用高速摄影的镜头重叠来验证。他对动态观察的眼力,正是后人要认真学习的。
达·芬奇曾写道:“这些规则将使你拥有自由和良好的判断力,因为良好的判断力源于良好的理解力,而良好的理解力来自对良好规则的阐述和说明,良好规则是良好经验的产儿是所有科学和艺术之母。”(见《列奥那多·达·芬奇——第一个科学家》[8]第358页。)
七、文人和科学人的审美异同
审美当然要涉及人的耳目和头脑,离不开人。那么文人及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审美有什么差别呢?笔者认为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以我(人)为主”或“以物为主”,属于两种不同的思维领域。科学人要发现新现象、探寻新的客观规律,不能凭主观想象而要根据事实,主要用逻辑思维。但只要强调创新,不论在科研选题、实验过程、成果整理和成果评定都有审美的用武之地。这些在“科学美”中已有论述。
笔者曾在《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谈过:科学与艺术的相同和相关点有三点,不同点也有三点。这里谈文人和艺术家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审美”相同点和不同点。先谈相同或相关点:①观察和研究对象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和谐的大自然、人和社会,但从不同角度;②产生美感的“审美要素”,如对称、比例、简洁、节奏等是相同的,但内涵各有表述;③两种审美对创作和成果都有主观性和客观性,都受客观规律制约;④艺术、文艺作品和科学成果的鉴定和评审都可以用“审美”的眼光。
两种审美的不同点:①艺术家和文人的审美是“以我(人)为主”,而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审美是“以物为主”;②这两种审美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艺术家、文人以形象思维为主,当然也需要逻辑思维。科技人员通常用逻辑思维,但创新思维需要形象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即要用直觉、灵感、洞察力、想象力、审美鉴别力,两者着力点不同;③这两种审美有互补性,都能促进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但提供人类的享受是不同的。一种是偏物质的,一种是偏精神的。
八、人的审美与美学要素
前面已经谈到,人的审美可以分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方面“以人为主”的审美,和科学活动中美的作用方面“以物为主”的审美。这两种审美都与美学要素:比例、对称、简洁、节奏等有关。笔者将它们的关系制成表1,其中最底下一层用淡绿色标明的是主要的美学要素,但不是全部。它们影响视觉、听觉、视听艺术美(电影、电视、演出、计算机动画等)。这些美学要素也帮助对科学研究中理性逻辑的哲理美的认识,也提高对科技工作中视觉形像美的认识;而科学中的哲理美和形像美的基础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和“和谐的大自然”。虽然“以人为主”的审美也要“法自然”、“外师造化”,受客观物质世界和大自然的形像和规律制约,但主要还是以“人”和“社会”为主体。
表1 人的审美与美学要素
这两种审美还可以有交融的地方,如“科技创造的艺术美”(在电影、动画中看得比较明显)和《科学和艺术的交融》[4]中所论述的。
美学要素内容甚为丰富,可以从艺术角度来谈、来研究,也可以从科学角度来谈、来研究。例如“比例”,其中的“黄金分割”,从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几何直到现在,不断有人研究。笔者所写的《美妙的黄金分割及发现DNA双螺旋50周年》(《科学中国人》2003.4),可供参考。在艺术中还有比例的“夸张”手法,常用于漫画和雕塑。从科学角度来看,这种比例“夸张”属于“拓扑学”,要具有特征不变性,才能赢得欣赏者共鸣。笔者还写了《数学迭代的形像美》(《科学中国人》2004.7),它涉及“对称”、“有序排列”、“自相似”等美学要素。古今中外,涉及美学要素的论述很多,要逐条加以整理也是一件浩繁的工作。
九、大师与常人
源头创新要求研究者有较好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审美鉴别力。人们把直觉、灵感、顿悟、洞察、想象、审美鉴别称为非逻辑思维。它比逻辑思维具有更大的创新能力。直觉来自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积累,灵感来自对复杂问题的深思熟虑,是在情绪最充沛和最活跃时的突发奇想,或从某事物的突发联想。“顿悟”的产生有赖于大脑神经中枢独特的活动机制,并有科学家可检测到的高频脑电波。灵感和顿悟并无神秘色彩。
直觉往往与洞察力有关联,有人能一眼看穿疑难重重、错综复杂的事物,带来突然清晰和光明的感觉,这种能力需要辛勤劳动和积累经验,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气质才能的修养。雕塑家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大师与常人的差别在于学习和勤思。审美鉴赏力是与洞察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的创新思维之一,要成为大师就要培养这种思维能力。
十、审美与寻美
审美使人愉悦,充满乐观精神,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科学家和艺术家还应主动去寻美,寻找美的规律和条件。社会、人生和大自然并不总是美好的,也充满矛盾、混乱和灾难。因此,特别是艺术家还要主动去寻美,寻找美和激发人为和平、正义而奋斗的题材,创造出使人愉悦、惊喜和同情的艺术作品,引发人的高尚情操和执着追求的激情。(笔者认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有一段话比较重要,传录如下:)
美可以从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寻,要从欢乐的场合中寻,也要从悲壮的生活中寻;从浩瀚世界中寻,亦要从微观毫末中寻;要从动的节律中寻,也要从静的幽思中寻;要从明快的场合中寻,也要从朦胧的场合中寻;有时还要从下面、背面、上面、仰面去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写道:“仰观宇宙之大府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寻美不光为自娱,也能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不光要寻找美,还应寻找美的规律和条件,提高生活境界和意趣。这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寻美不光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事,也与普通人有关。《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写道:“我们的儿童教育成功与否,有赖于形成一种文明的、富于想象的、有竞争力和富于创造性的社会,这个目标反过来有赖于是否能够向儿童提供有力的工具,使他们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并能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方式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没有艺术来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想像,我们的儿童就极有可能带着文化上的残疾步入成人社会。我们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可以说,美育是培养想像力和直观洞察力的。庞加莱说:“发明就是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要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美感对于发现新的规律、创建新的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发明高科技产品,对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也有重要的作用。
十一、结束语
哲学是关于宇宙人生,为人处世的大学问。美国著名哲学教育家所罗门教授写了一本《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9](有中译本,《科学时报》2004/8/19刊登王立志对该书的简介)。书中讨论了十一大问题。他从“生活的意义”出发,径过一番讨论之后又回到生活本身,认为“人类生活的极境是美”。“他应受向导的指引,进入各种知识中,看出它们的美,……。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他终于豁然贯通维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以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才能有助于体会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的和睦共处。审美不光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事。研究和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知识创新,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