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虽然其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渐趋完善,但是,对突发事件监控、预防的应急处理系统尚未完全建成,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与预防管理水平不高。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与管理,能够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带来的安全风险。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讨论,并对其危险源的控制与预防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控制;预防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安全突发事故也随之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弊端日渐表露。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还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进程与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对危险源的监管与控制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及构建良好的安全环境,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概述
1.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1.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按类型可以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模板支撑工程重大危险源、基坑开挖重大危险源;脚手架搭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等等。其中,每类重大危险源又可以分为几小类:
第一,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等施工物资布置的位置或堆放方式不合理;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或直接就宿;易燃易爆等化学物品没有安全的堆放或者对其防护措施不到位;饮食不卫生甚至不健康等等,都是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
第二,模板支撑工程重大危险源。模板支撑工程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主要体现在一旦模板支撑系统失去重心、不稳,很容易导致坍塌等事故发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第三,基坑开挖支护重大危险源。一种是由于支护措施的不到位造成的施工现场被破坏,甚至是周边建筑和设施的倒塌等事故;另一种是由基坑开挖本身导致的,如施工降水等,造成施工的地基因进水产生裂纹等,进而导致地基上建筑物的倾斜、甚至倒塌。
第四,脚手架搭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脚手架的搭设危险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的搭设上,万一出现局部不稳的情况,就会导致脚手架整体的倒塌;从卸料平台的搭设上,因为卸料平台和脚手架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卸料平台不稳、超载等都会导致脚手架的倒塌。
2建筑工程重大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2.1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人身体及心理不健康,在工作中出现紧张、冲动等情绪,在建筑施工中的行为不规范等等,引发安全隐患。此外,相关人员不按安全规章操作,如不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或者无证上岗等等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错误行为,如嗜酒、追逐打闹、意外滑倒、无意碰撞、误入危险区域等,也是重大危险源出现的主要因素。
2.2物的原因
物的原因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等等,在运行过程中,因周围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设备运行故障或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旧有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设备、工具出现磨损、老化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且在施工中,企业处于施工成本的考虑,对于设备更新、替换以及维修工作的开展并不积极,导致这些设备仍然使用在重要的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一直存在;
第二,安全设备质量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安全防护用品质量根本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但施工单位因为成本等各种原因购买残次品并将其使用在作业中,或者安全防护设备数量远远不足,导致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安全隐患增多;
第三,安装方案不科学、不合理。一般建筑队伍对安装方案都缺乏科学、精确的计算和设计,由于信号装置或质量缺陷等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状态,给施工安全埋下隐患。
2.3环境原因
任何人与物的变化都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与其密不可分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否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施工)自然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国所处地理位置跨越了多个气候区,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也不同,雨雪天气及暴风天气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还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第二,施工用料的摆放、交通线路的状况、用电设施的安装以及资金到账情况、人员配备情况甚至日常生活水平等非自然因素,这些也都对安全施工有一定影响。
2.4管理因素
管理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弊端,单位采用粗放式管理,使得劳动组织关系不清晰,施工技术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在管理组织架构中,其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界定不明晰,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第二,项目安全投入不足,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安全投入的严重不足,拖欠款项、安全支出缩减等现象的发生,导致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设施老化以及安全标准过低等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与预控措施
3.1事前检查与分析重大危险源
在施工前要对每个项目操作进行策划、合理布控,保证施工各方面都能实现合理安排,确保每个环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能力;在施工中要加强先进技艺、设备、材料等的应用,结合项目的各个环节,对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估。此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和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发展,保证相关知识的更新,对危险源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辨识。
3.2加大安全监督管理
第一,为了确保建筑安全,加强对深基坑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建筑企业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认真严谨地进行勘察,确保勘察范围包括所有项目相关区域,同时,必须要满足项目施工的要求,为项目的建设打好基础,必须保证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勘测报告,以便施工方案的设计。
第二,加强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上,严格落实审批手续,遵照相关程序执行,落实责任制度;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力度,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加强监理单位对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跟踪监督,对质量不达标的项目、存在问题的重要环节等要加大检查力度,全面杜绝事故的发生。
3.3引进先进的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并开发相应的预警功能,若施工现场存在某一安全隐患,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建筑施工中,企业也需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调度全体施工人员,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与预控,是避免施工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控力度,事前排查、事中控制,提高人员素质,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打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宇.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何厚全.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网格化安全监督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5.
论文作者:程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危险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脚手架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发生论文; 卸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