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河西地区部分景观水体进行水生植物调查研究。选取绿博园、鱼嘴公园、奥体北河、红旗河等典型景点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景观水体植物应用现状,试提出改进方案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南京河西地区;景观水体;水生植物应用;优化措施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一些新兴城区的建立,水体景观越来越受到亲睐和重视,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突显其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渐成为水体景观的主角。江苏省南京市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孕育着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有学者统计,南京市共有水生植物52种,隶属24科40属,多分布在沿江等区域[1]。南京市河西新城区东临秦淮河,西邻夹江,它拥有河、湖、溪、泉、瀑等自然式水体多处,池、喷泉、水井、壁泉、跌水等规则式水体数不胜数,是2005年以来重点开发建设的地区,景观风貌自成一体,水体景观以及水生植物的应用上也独树一帜,成为其他各区争相效仿的对象。
1水生植物的分类
在园林界,对水生植物的定义是“生长在淡水深处的土壤中或自然浮在水中的植物,有时包括沼泽中出现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水生植物与其它植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远远大于其他各类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广、繁殖快、病害少、用途大等特点。
1.1 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指的是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一类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水区,有的品种甚至可以在陆地生长,如湿生植物。园林景观中一般情况下采用群植的方式,南京河西地区常见有:芦苇、蒲草、荷花、香蒲、千屈菜等。
1.2 浮水植物
浮水植物顾名思义就是叶片浮于水面的一类植物,其生于浅水中,根长在水底土中的,仅在叶外表面有气孔,叶的蒸腾非常大。一般情况下仅叶片具有观赏作用,南京河西地区常见的有:睡莲、菱角、荇菜、浮萍等。
1.3 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又称完全漂浮植物,是指根不着生在水底泥中,整个植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类植物,南京河西地区景观水体中用的不多,可见的主要有凤眼莲、大薸等,多数具有蔓延性,许多水体每年都要对恶性生长的漂浮植物进行人工清除。
1.4 沉水植物
整个植株沉没在水中,根生于泥土之中的一类植物,其叶片常为狭长或细裂成丝状,以观叶为主。南京河西地区常见的有:黑藻、金鱼藻、狐尾藻、水车前等[2-3]。
1.5滨水植物
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南京河西地区常见的有:木芙蓉等。
2景观水体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
2.1 增加水体景观效果
南方地区的城市往往会伴随河流于城市中间穿过,大的作为通航河流,小的则以集水沟渠或景观水体的形式呈现。通过不同水生植物的搭配和设计,改变了传统水体的单调无趣,增强了水体的景观效果,同时以植物为主体的水景还为城市园林建设开辟了新的领域。
2.2 丰富生物多样性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内的湖泊、河流、池塘等湿地不断被侵占和污染,水体内的动植物生物圈被破坏,而作为人类最主要生活区域的城市生态圈,生物的多样化环境越来越恶劣,水生植物的应用对于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起到促进作用。
2.3 净化水体
高等植物的生长需要氮磷等营养物质,水生植物的投放能够有效清除水中的氮、磷、重金属、有毒有机污染物等。水生植物在城市景观水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水体的污染,净化水质。一些兼具景观与生态功能的水生植物材料,在园林水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美观且具有一定水质净化能力的水体景观具有重要意义。[4]
2.4 增加城市绿量
城市绿量是城市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的总量。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绿量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品质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景观水体中投放水生植物,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白天利用光合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到氧气的转化,河岸边也成为“清新空气”的代名词。
3南京河西地区景观水体植物调研和问题分析
3.1 绿博园
3.1.1 公园概况
绿博园,全称“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建成于2005年9月,因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此成功举办而得名。公园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是南京河西滨江风光带的景观示范段。绿博园沿江而建,水体景观丰富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实为典型的 “水景公园”。
3.1.2 植物品种调查
以上新河、黑桥泵站周边水系以及园区内多个自然式人造景观水体为调查对象,将绿博园内水生植物种类统计如下:绿博园水生植物种类分类如下:1挺水类:荷花、香蒲、菖蒲、风信子、水葱、芦苇、蒲苇等2浮水类:睡莲、菱角、水葫芦、荇菜等3:漂浮类:浮萍、大薸等4沉水类:金鱼藻、狐尾藻、葅草等5:滨水类; 木芙蓉等
3.1.3 植物配置概况
园内水景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其一,小园区湖泊,如江苏园的人工湖,水边设有景石、景观桥,驳岸处配置了香蒲、菖蒲、水葱、芦苇、蒲苇等挺水类植物,并以片植的种植形式营造出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深水水面处配置了睡莲、菱角、荇菜等浮水类植物,点缀、装饰静水水面。其二,河道水体,如上新河。上新河为狭长的河道,两侧为护堤石砌挡墙,深水水面处的水生植物主要为水葫芦和大薸,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具有生态价值和意义。
3.1.4 问题分析
上新河内的大薸生长迅速,泛滥成灾,导致水面受到侵蚀,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疯狂生长的大薸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中生物、微生物等物种种类急剧下降,原本引入大薸改善水体质量的初衷如今本末倒置。
3.2 鱼嘴公园
3.2.1 公园概况
南京市鱼嘴湿地公园位于河西新城南部最西端,秦淮新河和夹江、长江三水交汇处,园内原生江滩湿地约28 万平方米,是一个兼具城市绿地功能和湿地生态保护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3.2.2 植物品种调查
以江滩湿地为调查对象,将鱼嘴公园内水生植物种类统计如下:芦苇、水葱、香蒲、菖蒲、千屈菜等
3.2.3植物配置概况
鱼嘴公园园内水景属于宽阔水域,着重远景的布局和效果。乔灌木较少,主要为柳树和杨树等耐水湿树种。浅滩岸边片植大量的芦苇,其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是鱼嘴公园水体景观的一大特色。一些江堤旁地区搭配挺水类的开花植物如美人蕉、鸢尾,零星点缀,散落种植。
3.2.4问题分析
鱼嘴公园的芦苇景观因为面积巨大而产生了诸多问题。首先是安全隐患的问题,大面积的枯干苇叶成为引火的高危来源,游客甚至是工人的一次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引起巨大火灾,是不可忽视的。其次是冬季芦苇枯桩处理的问题。公园目前采取人工割除的方法,但由于垃圾处理等问题,使得养护管理遭遇瓶颈,费工费时。
3.3 奥体北河
3.3.1 河道概况
奥体北河位于南京河西中部地区,应天大街以南,南接向阳河,其全长1.5公里,宽6米左右,是一条斜穿居民生活区的狭形水道。奥体北河原为一条污染严重的沟渠,多年来由于政府治理得当,如今已摆脱“臭河”的帽子,河道沿线的绿化带已成为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
3.3.2 植物品种,调查奥体北河水生植物种类:1挺水类: 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西伯利亚鸢尾等2:浮水类.睡莲等
3.3.3 植物配置概况
奥体北河的河道两侧为石砌护坡,与岸接驳处并无水生植物栽植。河内水生植物采用“漂浮岛”的种植形式,用定制容器圈定种植范围,将水生植物定植于容器之内使之形成一个个小的景观体(图片)。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水生植物种植限制,可选用的种类多种多样,水生植物组合远观犹如漂浮的小岛,整体提升了河道景观效果。
3.3.4问题分析
与许多城市内居民生活区的河道相似,奥体北河的河道治理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虽然现在河道已被治理的不再发黑发臭,但距离水美、景美、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水体还有差距。尤其是奥体北河上下游没有稳定优质水源,流动性差,导致河流自身净水能力弱。所以,如何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提高生态环境是奥体北河今后养护的要点。
3.4 红旗河
3.4.1 水体概况
红旗河位于河西地区燕山路(奥体大街-金沙江西街段)西侧,全长2.8公里,平均宽度12米。由于地处奥体周边重点区域,又是近年来南京市河道治理的重点节点,在2014年时在其河道布置了较多水生植物,植物占河道面积1/4以上。红旗河没有固定的优质水源,但由于两侧没有污水排放,故水质尚可。
3.4.2 植物品种调查:红旗河水生植物种类:1:挺水类:红旗河水生植物种类.2:浮水类:圆币草、水生美人蕉、紫罗莉、再力花、西伯利亚鸢尾、千屈菜、花叶芦竹等3:沉水类:聚草等
3.4.3 植物配置分析
红旗河河道较为宽阔,河道护坡平缓,水生植物品种多样。河内以圆币草和聚草居多,使用漂浮岛的种植形式,设计出模纹效果。
3.4.4问题分析
大面积的圆币草等植物的应用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水体覆绿的效果,但此类植物繁殖力旺盛,大面积扩散容易造成水体流动性下降,使“活水”变成“死水”。定期的清捞工作造成养护成本增加,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 布置依据和优化措施
4.1水体景观布置依据
水体景观的布置应首先符合南京市河道水体景观建植的相应规范,并以河西地区的政策性文件为指导,根据其立地条件和功能需要营造出优美宜人的景观效果,并结合不同区域、公园的特点,打造出“因地制宜,各有千秋”的特色景观。
在生态上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根据空间布局和功能的需要,结合周边道路、建筑、地形地貌和不同的功能区的要求配置不同的滨水植物景观,以展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4.2优化措施
4.2.1 绿博园
针对上新河内大薸泛滥问题,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1)使用定制容器圈定种植范围,将大面积的大薸改为小面积模块化“漂浮岛”,以避免蔓延扩散,便于管理。
2)河道岸边增加部分挺水植物,使整体景观效果更加协调、美观。
4.2.2 鱼嘴公园
针对湿地大面积芦苇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1)将木栈道沿线的芦苇荡彻底清除,更换部分常绿水生或湿生植物。可在近岸水深10-30cm的区域种植荇菜、凤眼莲、菖蒲等,在湿地中木栈道沿线水深30-100cm的区域种植芦竹、再力花、香蒲等大型挺水植物[5],为鸟类提供觅食的场地,同时也丰富了湿地植物群落,在空间上营造立体草滩的植物景观。
2)将远岸芦苇圈定种植范围,定期将超出范围的芦苇清除,避免其蔓延生长。既不会失去湿地原有的芦苇荡漾的野趣之感,又能在冬天保持芦苇枯黄的桑秋之感,景观效果比单纯割除更加丰富。
4.2.3 奥体北河
针对奥体北河水生植物搭配单调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1)宜在水体配置中增加荷花、水生美人蕉等观花挺水植物,景观和环保效果会大大提高。
2)增加一些硬质小景,如玻璃钢或亚格力制的动物雕塑,以提升整体效果的档次格局。
4.2.4 红旗河
针对红旗河中大量圆币草的泛滥问题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1)将原有圆币草、聚草等植物应用比例降低。
2)适当增加荷花等挺水植物的比例,提高了水体景观的层次感。
3)加强养护,提高水生植物的清理频率,使其不过度扩散。
参考文献:
[1] 李冬林,王磊,丁晶晶等.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资源应用[J].湿地科学.2011,9(3):290-296.
[2] 钱永秋,杨冬.辉,徐俊校.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75-76.
[3] 冯延楠,李丹.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12(6):90-93.
[4] 吴彩芸,夏宜平.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生态配置研究[J].广东园林.2006,28(4):38-40.
[5] 张金霞,王敏,张秋岭等.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应用[J].河北农业科技.2008(24):32.
作者简介:
林静峰,出生年月1991.01,男,江苏泰州人,农学学士,南京市园林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养护中心经理助理。主要从事园林工程建设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林静峰,梁丽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水生植物论文; 水体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河西论文; 河道论文; 南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