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印度石油工业: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对策论文,石油工业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印度石油工业终于在80年代实现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1989/1990年度同1980/1981年度相比,原油产量增长了244.4%;石油产品的自给率提高到50-60%,个别年份曾达70%;炼油能力稳步提高,10年间增长了近两倍;天然气产量也增长了5倍多。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印度政府适时调整石油工业政策是分不开的。进入90年代,印度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使石油工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印度政府在总结和继承80年代石油工业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新的调整政策。
一
尽管80年代印度石油工业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但政府在80年代初提出的1990年实现石油自给的目标并未如期实现。从1985/1986年度起,原油产量开始进入低速增长期,90年代初,原油产量逐年下降,1990/1991年度为3128.7万吨,1991/1992年度为2786.3万吨,1992/1993年度为2630.3万吨。石油产品自给率也从1984/1985年度的最高水平70%下降到1990/1991年度的61.7%。印度石油工业开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石油消费需求保持旺盛势头
1980-1985年间,石油消费平均增长率为5.4%;1986-1990年间则达6.8%;预计1991-1995年间消费年均增长率将达7.7%。造成石油消费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许多生产服务部门的技术落后和设备陈旧所造成的高能耗、低能效也增加了石油供应的压力。此外,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化肥、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都使石油消费需求量日益增长。据有关资料预测,石油消费需求增长量1994/1995年度将达893.7万吨,1999/2000年度为1160万吨,2004/2005年度为1480万吨,然而同期,国内石油生产增加量则分别为569万吨,720万吨和835.7万吨。按国内需求最小量计算,印度目前也存在1160万吨的供应缺口。为此,一方面,“石油天然气委员会”(Oil & Natural Gas Commission,ONGC)要求各部门采取节能措施和努力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尽快提高石油产量。由于石油在国家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任何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能源的做法对抑制和减少石油消费需求增长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面对石油消费需求的高速增长,能否尽快提高石油产量,将是印度石油工业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
2.原油产量下降
印度石油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老油田已难以增加产量。约占全国石油产量三分之二的孟买高地产油区,油田已达开采顶峰,维持现有产量已非常困难,不用说增加石油产量了;另一主要产油区阿萨姆邦的大部分陆上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石油储量已逐渐枯竭,生产处于萎缩状态;甘德哈、拉瓦和孟买高地L-2和L-3号油藏的大规模开发已经推迟。对于80年代新发现的石油资源,由于产量较小,且需高投资建设一系列基础工程及配套设施,大规模开采也存在许多困难。
3.石油进口增加
1991-1992年度印度进口原油2716万吨,油品1160万吨,进口费用达50亿美元,占印度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据印度政府估计,1992/1993年度进口了3134万吨原油和1427万吨油品。
对进口石油的过份依赖,无疑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风险。例如在海湾危机时期,国际油价上涨,在1990年8月到1991年9月的14个月内,印度政府估计为进口石油多支付了24亿美元,这使同期印度的通货膨胀率达12%,预算赤字达1300亿卢比,外债增加15%接近700亿美元。严重的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国际收支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印度政府对石油工业的投资。
4.石油后备储量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并不丰富。“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多数年份探明储量的增长低于原油产量的增长;“七五”期间(1986-1990)探明可采储量虽有较大增长,但仍有些年份探明储量的增长低于原油产量的增长。90年代初,石油勘探状况更不令人乐观,1990-1991年度石油探明储量为61亿桶,1991-1992年度降至60.49亿桶,1992/1993年度更降至50.2亿桶。若按目前的消费量计算,这一后备储量最多只能维持10年。如果在90年代不发现更多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资源,印度石油工业将陷于危机。
5.资金短缺
石油工业是一个投资大,风险高的产业,特别是在石油勘探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资金的回收期较长,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印度石油天然气委员会(ONGC)的财政困难是造成原油产量下跌的重要原因。“六五”期间,印度用于石油工业发展的资金为809亿卢比,“七五”时期已高达2050亿卢比。根据“八五”计划,印度亟需购置国外制造的钻机60台及其它设备,石油工业资金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为此印度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国家的援助和贷款。
二
从近期看,印度石油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持续下去,这对印度的工业化进程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有鉴于此,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以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
1.继续对石油工业实行投资倾斜政策
80年代印度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对石油工业的政策倾斜措施是正确的、卓有成效的。90年代,石油短缺仍将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且对印度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也关系甚重,印度政府别无选择,仍将对石油工业实行投资倾斜。根据“八五”计划,政府将对石油工业投资300亿美元;ONGC也打算投资128亿美元(较“七五”投资高60亿美元);“印度石油公司”(Oil India Ltd.OIL)在“八五”时期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实际上,印度政府各年度给予国家石油部门的投资已大大超出计划的数目。例如,印度石油部在1992/1993年度就向国家石油公司投资了40.36亿美元,超过原计划的27.05亿美元。
2.吸引外资,加强石油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国际石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印度石油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技术和资金来开发更多的油田。因此,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是促进90年代印度石油工业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印度政府打算在今后几年内吸引100亿美元的外国资金从事石油勘探开发。ONGC在1993年7月也宣称将其原油产量提高到1996年的4000万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日本进出口银行已同意给予支持。
根据国际惯例实行油气勘探的对外招标,是吸引外资的一条重要途径。七、八十年代印度先后进行了三次国际招标。1991年9月至1992年4月,印度进行了第四轮招标。本次招标扩大了开放范围,同时制订了进一步鼓励勘探的新措施,允许国内公司参与竞争。1993年1月至6月又进行了第五轮招标,向国内外公司提供了以产量分成方式(70/30)合作的45个陆上和海上区块,共有15家国内外公司投标。稍后,印度又进行了第六轮招标,提供了23个新区块。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第七轮招标,提供了45个区块。
为了进一步向国外石油公司开放石油工业,印度组建了一个独立的、非官方性质的“油气总理事会”(Directorate-General of Hydrocurbons),负责管理、协调石油工业上游部门的活动。
3.大力加强石油勘探
印度石油后备储量的日益减少,无疑给石油工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为此,印度努力加强石油勘探活动。90年代,印度石油勘探的主要战略是:加强对探明盆地的连续勘探;加强对已发现资源但尚未进行商业性开采区域的勘探;积极从事对有远景储量但风险较高的储油盆地的勘探。
印度有26个沉积盆地,已勘探的不到一半。据预测,印度的石油总储量为170亿吨,但是迄今探明的只有44.8亿吨。要增加探明储量,就需要钻大量的探井,尤其是在那些勘探程度不高的盆地。目前,世界平均钻井密度为95口/万平方公里,而印度只有12口/万平方公里。
据“八五”计划,印度为石油勘探项目的拔款为195亿美元,是“七五”计划71亿美元的2.76倍;地震勘探活动大大增加,其中陆上完成地震测线38000公里,海上完成地震测线140300公里。
ONGC“八五”期间计划增加探明储量13.5亿吨,为在2000年实现油气产量1亿吨打下基础。
4.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面对石油产量的下降,印度政府对天然气生产和利用寄与厚望。计划建设更多的天然气处理装置,采取各种措施消灭伴生气火炬,提高天然气产量,实施天然气利用新政策。
据官方统计,印度全国每年放空烧掉的天然气价值达7.3亿美元。为此,ONGC制定了一项在1995年彻底消灭孟买高地油田天然气火炬的计划,该计划估计耗资28亿美元。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已同意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向公众发行了7.5亿美元的建设债券。
印度还积极从事天然气管线建设。1989年底,印度建成了3000公里长的天然气管道网,其主管道哈泽拉——比贾伊普尔——贾格迪斯普尔(简称为HBJ)最大日输气量为3340万立方米。从孟买高地油田到乌伦和哈泽拉的第二条全长255公里的管线,正准备修建,目前该工程已向外公开招标。
此外,印度政府计划每年利用132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发电厂使用,其中有一半天然气需要进口。1993年4月,印度与阿曼签订了一项协议,将共同修建一条长达900英里的海底输气管线,进口阿曼的天然气。
5.逐步提高石油价格
与发展中国家的常见做法相同,印度为了保护国内的石油工业(属幼稚产业),长期实行低油价政策。以1980年为例,当时原油进口价格为36美元/桶,政府却以21美元/桶的价格卖给国内炼油厂,每桶油国家补贴15美元。这一低油价政策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严重挫伤了石油生产者,尤其是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勘探开发的积极性。
进入90年代后,由于开采条件恶化,原油成本逐年上升。ONGC和OIL都要求政府提高国内油价50%。但政府尚未对这一提案给予答复。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随着原油进口的增加,印度的国内油价将会逐年提高。
6.进行私有化,放宽对石油产业的政府控制
80年代末,拉吉夫·甘地开始逐步放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1991年6月以拉奥为首的国大党上台执政以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竞争机制引入曾受计划控制的市场,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
国有企业私有化原先被限制在一些竞争性的产业和部门,政府仍牢牢控制着像石油工业这些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产业。但到1992年,私有化浪潮已波及到石油工业。
印度已着手一项庞大的私有化计划,将具有5万名员工的ONGC转变成私营的公众有限公司,将其划分成三个区域公司:西北油气公司、南部半岛油气公司和东南油气公司。政府计划向公众出售ONGC20%的资产,其中一部分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出售。
石油工业的私有化目前遇到了困难,原计划从OIL的股票销售中筹集350亿卢比的资本,在两轮销售中只售出187亿卢比的股票,第三轮出售尚未结束。
总之,印度政府已经采取和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旨在摆脱80年代后期原油低速爬行、90年代初逐渐递减阴影的措施,将对90年代印度石油工业的发展产业巨大影响。但从长远观点看,印度实现石油自足的前景仍很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