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新一轮改革。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教学的发展。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提出的号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深入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他们未能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创新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课堂教学,可以锻炼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不但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激发他们自由探索的欲望,让学生不断在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中进行语文学习。学生自学的兴趣和效率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得到优化,自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教师树立创新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主持者。因此,教师想要进行教学创新,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一方面,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武装自己,将创新教学理念作为指导自身教学活动的规范,并认真落实;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后,才能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使之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其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要想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创新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是承载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谋而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诗歌的韵律之美、古人“忠贤孝悌义”的精神之美,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古人行文之美。传统文化对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有益的引导,让他们从中领悟古文写作的技巧、蕴含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内涵等。
例如,在学习《登岳阳楼》时,初中生对诗歌的理解尚不深刻。这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逐句对诗词进行分析。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感受洞庭湖的波澜壮阔,正如诗人杜甫的心情一样起伏波动;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苦;从整首诗歌的意境中体会杜甫愁思未解,壮志难酬的感慨。通过这样的传统文化渗透,学生能够理解、分析诗歌中的词句,全面掌握写作技巧、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其人文精神,为初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课堂情境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合适的课堂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也要不断科学化。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用科技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进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创设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充分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和层次差异,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打破传统单一、死板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时应响应新课标中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这也是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借助传统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不断促进教学方法的进步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玉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探讨[J].甘肃教育,2019(06):60.
[2]王宏宇.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62
论文作者:沈大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教学方法论文; 思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课堂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