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常州 213300)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40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6月收治的40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24h、72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并发症;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85-02
近年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何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越来越引起关注。常规护理模式往往大多是遵医嘱操作,缺乏主动性,护理效果不理想。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比较漫长,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有序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现选取我科室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我科室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对照组。40例我科室2017年1月—6月收治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以上病例的纳入标准:(1)均符合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指征;(2)均自愿参与研究;(3)均为单侧置换的患者;(4)术后X线摄片显示假体植入位置良好;(5)无明显影响愈后的疾病;(6)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年龄75岁以上者;(2)由其他因素导致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者;(3)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等不能配合康复训练;(4)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7.53±11.86岁。股骨头骨折22例,股骨转子间8例,股骨头坏死1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平均(57.53±11.86)岁。股骨头骨折22例,股骨转子间8例,股骨头坏死10例。体重平均(65.91±9.42)kg。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8.25±12.14)岁。股骨头骨折24例,股骨转子间10例,股骨头坏死6例。体重平均(66.23±9.48)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麻醉及手术方式均衡,术前护理方法基本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内容如下:(1)加强术后疼痛护理:采用多模式、三阶梯用药模式缓解术后疼痛,根据VAS评分的不同给予物理疗法或非阿片类药物疗法(3分以下者)、弱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4~6分)、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7分)。同时给予冰敷、舒适体位、呼吸减痛法等非药物减痛措施[1]。(2)个体化康复护理:术后主张早期康复介入,根据术后恢复阶段的不同分为早期(炎症反应其,术后0~1周)、初期(术后2~4周)、中期(术后5周~3个月)和后期(术后4~6个月)[2],制定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按照相关锻炼内容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并将路径表发放给患者。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继续按照路径表的内容锻炼,鼓励家属进行监督。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继续指导患者锻炼。(3)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循证医学为指导,针对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专家意见制定循证护理措施积极预防。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情况 采用数据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6h、24h、72h评价。
1.3.2并发症 统计股骨头置换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以及并发症脱位、松动的情况。
1.3.3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Harris评分[3]标准于术前、术后2周、12周评价,满分为100分。按照恢复程度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前2h的疼痛评分为6.45±1.17与对照组的6.72±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7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65±0.92、2.12±0.56均低于对照组的5.28±1.47、2.8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术后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小患者疼痛,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对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 的恢复[4],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该手术方式的创伤性较大,术后必须给予连续性优质护理以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临床康复路径表锻炼以及循证护理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该护理模式显著减少了患者术后3d内的疼痛,而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促进了髋关节功能的康复(P<0.05)。疼痛已经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是影响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因素[5],而且术后疼痛造成的活动减少可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除了医师的手术技术外,还离不开康复锻炼[6]。本研究制定临床康复锻炼路径表,实施连续性康复护理对于确保髋关节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循证护理积极预防了并发症,这些有益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加强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宁.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7,35(27):171-173.
[2]于凤娟.早期护理干预对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4):82-84.
[3]李妮妮.综合训练包对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76-77.
[4]赵云霓.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7):130-131.
[5]朱旗欢,沈荷娟,梁伟,等.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术期疼痛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7):78-79.
[6]袁璐.个性化健康指导对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7(10):114-116.
论文作者:狄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股骨头论文; 关节论文; 并发症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