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患者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可为医师提供最佳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比常规采用的牵引整复固定术更具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高能量创伤的青壮年比较容易出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该种骨折大部分是因为严重外伤所引起的,可波及髁间突关节面及内外侧髁,常伴有比较严重的血管、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常用的胫骨平台分类系统对这一类型的骨折没有系统的描述,常规临床治疗方法难以保障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取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该类型骨折,发现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MRI、CT以及X线平片等辅助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并波及后内(外)侧柱,包括10例合并腓总神经部分损伤,8例合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1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合并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8例合并颅脑损伤及10例合并肋骨骨折。并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包括78例男性患者和4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8.61±5.23)岁,致伤原因包括坠落伤、摔伤及车祸。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牵引整复固定术治疗,首先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术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采取C型臂电视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对骨折复位进行常规操作固定。
观察组则予以患者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固定术治疗,让患者保持漂浮体位,术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切口可选膝部前正中切口及膝后外(内)侧切口[1]。首先让患者侧卧在可透视手术台上,保持患侧在上,前俯卧45°,轻度弯曲膝关节,并将长型软枕垫于患肢处,方便让膝关节后方显露出来。以骨盆固定架对患者的躯体两侧进行固定,以固定患者和手术床相对位置。先向患侧方向进行手术床的适度倾斜,取后入路,于腘窝内后方切出10-15cm长的倒“L”形切口。切口入路顺着腓肠肌内侧缘及比目鱼肌间隙进入,然后从平台后方钝性剥离腘肌及比目鱼肌近端并向外侧拉,以暴露出外侧平台。因为内侧骨折端容易暴露,只需对骨折处软组织进行稍微的分离,并及时对骨折间隙血肿进行清理,完成后运用点状复位钳予以精准复位,再利用重建钢板对其后内侧进行固定或者以克式针临时固定;在对外侧髁骨折或者胫骨髁间隆突后方进行精确复位,并采取小“T”钢板或者特殊解剖型进行固定,如关节面存在严重塌陷,可利用钢板固定所植入的同种异体骨或自体松质骨。当结束内外侧柱内固定后,在以健侧方向倾斜手术床,让患者处于接近仰卧位的体位,进行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前外侧骨块和关节面,有必要时还可进行植骨。完成前后路固定后,经过C型臂电视X射线机进行膝正侧位的透视,以确定螺钉长度是否合适及复位满意度。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进行抗生素治疗,并通过常规X线摄影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对于固定效果良好的患者可在初期利用CPM机对患肢进行被动锻炼,2天后适当进行膝关节小范围屈伸活动,恢复1月后结合实际恢复情况可以扶双拐行走,3月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负重。
1.3疗效判定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屈伸活动度、行走能力和疼痛情况,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2],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统计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的对比采取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结论
因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因为严重外伤所致的,入院时患者患处局部会出现明显肿胀,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切口皮肤坏死、感染或者延迟愈合,所以对软组织损伤情况需予以正确评估,同时还要谨慎选择手术时机。对于肢体出现明显肿胀及局部起水泡患者可对其进行跟骨牵引,在进行对应脱水治疗,当患者肢体肿胀消除且出现皮肤褶皱后方可实施固定手术[3]。基于CT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在指导选择骨折治疗方法上更优于当前应用广泛的Schatzker分类法。传统内外侧联合切口需要剥离显露广泛的软组织,会对软组织及骨折块血液供应产生进一步的损害,也不能实现对后侧骨块的复位,而且因为在解剖上胫前区属于相对缺血区,手术必定会促进切口并发症的增加,对患者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而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外侧切口倒“L”型切口,后内(外)侧骨块可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同时沿着切口内侧稍向前分离可对内侧柱骨块予以复位,在牵开腓肠肌内侧头也可很好显露付后外侧柱骨折,进一步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前后两切口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大大减少了对血运的影响[5],有效避免了皮坏死情况的出现。此外,此联合入路支撑固定了胫骨平台各个柱,与生物力学原理更为符合,同时也为固定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所以该治疗方法可以更好的保障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一致[6]。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可为医师提供最佳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比常规采用的牵引整复固定术更具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礼明,胡靖,刘立明,王建军,祖波,宋峰.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1(4):71-73.
[2]李军利,王洪源,毋剑君,郭庆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 中国实用医药,2014,04(14):111-112.
[3]钟立强. 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临床探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1(2):121.
[4]杜小云,李永新,谢国保,姚连根.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实施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5,03:426-427.
[5]刘剑. 前后路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6(41):97-98.
[6]吕志刚.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5(26):46-47.
论文作者:孙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胫骨论文; 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平台论文; 膝关节论文; 疗效论文; 损伤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