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的经济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艺术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2003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许多媒体都冠之以“火爆”。尽管非典疫情使得各拍卖行的春拍时间延迟,但拍卖槌声一响就出现了好戏连台的局面,各拍卖行不仅创下了多项单项拍卖记录,成交额也连创佳绩。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仅北京地区2003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就达到11.5亿元。中国嘉德春拍一举实现1.94亿元的成交额,刷新国内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但很快就被自己秋拍2.51亿元的新记录所打破。
拍卖行情是艺术市场最直观的晴雨表。随着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强劲攀升,有人开始担心中国的艺术市场是否出现过热,是否存在泡沫。不可否认,当前拍卖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为炒作现象,一些艺术品价格因此偏高。但通过对整个艺术市场的供求态势进行经济学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艺术市场刚刚步入快速成长期,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艺术市场需要规范,但更需要发展。目前,中国的艺术市场才开始火起来,但并不热,艺术市场的持续发展还需再加上几把火。
稀缺规律:艺术市场的供给约束
稀缺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经济学的全部内容皆根源于资源稀缺的事实。正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源生产出人们想要的所有物品,才需要经济学这门科学研究如何更好地配置资源,发挥有限的资源的最大效率。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再到萨谬尔森,在所有经济学大师的眼中,经济学的任务莫过于此。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市场,艺术市场更可谓将稀缺规律发挥到了极致。
文物艺术品的稀缺自不待言,历史的积淀给文物艺术品划定了总量的上限。几百上千年前的艺术作品,经自然侵蚀、人世变迁、战争冲击,能保存下来已属不易,而格调高雅、品相姣好的精品则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891万元成交也就不难理解,贵为大宋天子的赵佶亲笔所绘的《写生珍禽图》拍出2530万元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即便是现当代的艺术品,只要具备了精品的条件,也是“物以稀为贵”。所谓艺术精品,不但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而且在于只此一件,没有重复。一个艺术家在高度投入艺术创造的时候,常常处于物我两忘的境界,其中不乏有“神来之笔”,创造出自己事后也不可能再现的所谓无法之法。就某位艺术家一生的创造而言,数量也是有限的,处于创作高峰时的优秀作品则会更少。
因此,艺术市场可谓是一个典型的供给约束市场,总量的限制框定了艺术品的基本价格,很大程度地封杀了艺术品收藏的市场风险。当然,我们所说的供给约束,是针对艺术精品而言,投机取巧、拙劣模仿、滥竽充数之作不在此列。虽然这类作品可能被恶意炒作起来,但从长远来看,这类作品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不可能得到市场的追捧。
高收入弹性:艺术市场的需求拉动
考察商品需求与收入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品是典型的需求收入弹性非常高的商品。早在60多年以前,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就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随着收入的增长和地位的上升,高层次的需要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由于衣食和安全的需要已不成为问题,人们就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了。而艺术品,正能满足这种高层次的需要。因此,随着收入的增长,对艺术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正所谓盛世兴收藏。到2003年2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0万亿元。而这庞大的居民储蓄存款又并非是平均地分布在每个家庭中。对于高收入及一部分中上收入的家庭而言,各种家电、汽车、住房等都已经到位,而这些商品的更新换代又需假以时日,普通商品的需求已接近饱和。而对艺术品的需求则不可能饱和,对于有品位、有眼光、会生活的人而言,艺术品收藏是多多益善。因此,普通商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饱有量,一个家庭最多只需要一台洗衣机、两台彩电、人手一部手机而已,而艺术品收藏则没有饱有量。由于存在非常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得艺术市场具有强劲的需求拉动。
同时,2002年10月通过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合法的方式取得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为具有强劲需求的艺术品收藏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艺术品收藏:投资与消费的有机结合
从事股票、期货、外汇等投资,目的很单纯,无非是为了获利赚钱。而投身收藏,则不仅能够达到投资获利的目的,还是个人爱好和体现身价的需要,属于特殊的消费需要。艺术品收藏有效地实现了投资与消费的两位一体。
许多收藏者之所以进入收藏领域,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这是收藏的妙处。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对于艺术品而言,随着收藏数量的增加,人们心理所享受到的边际效用反而呈现出上升趋势,自我满足感不断增强,经济学中一贯强调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出现了例外。这种边际效用递增的例外,使得人们对艺术品收藏乐此不疲,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艺术品,尤其是其中的精品的需求量。
更何况,拥有高档艺术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当人们得知你收藏了珍贵的古玩文物之后,便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有身价。很多大企业家、富翁往往不惜巨资收藏。如英国的汉斯·斯尤、伯利尔,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香港的徐展堂、张宗宪、陈建文,台湾的蔡万霖等,他们中有的人还建立了私人博物馆。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也频频在艺术品拍卖中出现,着实让人们感受到了收藏的魅力和魔力。
艺术品收藏兼具投资与消费的特点,使得艺术品的价格具有很强的刚性。由于艺术品在具备投资价值的同时还具备欣赏价值,对于艺术收藏者而言,进则可套现获利,退则可把玩、观摩。即便是为了投资增值,许多收藏者也不会急功近利,在购入后不急于将手中的艺术品出手,因此,投资心态良好,适合长线投资,能把握较好的售出机会。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也就有了稳步攀升的基础。
财富效应:小荷才露尖尖角
如果我们审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艺术品收藏具有非常明显的财富效应。1998年春,中国嘉德以440万元的价位拍出一尊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天球瓶;2000年秋,该瓶在上海国拍以732万元的价位成交;2001年春,在北京翰海,一尊同样的天球瓶最后以1045万元的价位成交。短短3年,价值就增加一倍有余。如果我们将视野的跨度放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财富效应则更为明显。其间,艺术品收藏升值达百倍的大有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李可染的画价一平方尺只卖30元,如今则高达30万元,升值1万倍,不能不令人心潮澎湃。
这种财富效应,一方面是艺术市场独特的供求形势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昭示着更多的人加入到艺术品收藏的队伍中来,进一步刺激了对艺术品的需求,使艺术市场步入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之中。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很多投资渠道已逐渐进入成熟期。以股市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于制度的逐步健全,使得类似前些年的“暴发”故事越来越少,投资利润逐渐趋于平均化。而面临的潜在风险依然很高。2001年6月底出现的股市大跳水,令许多投资者有切肤之痛,市值缩水一半的股民到处都是。对风险与收益的重新权衡,使不少人选择了离场。而收藏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收藏热才刚刚兴起。
如果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我国艺术市场的萌芽期的话,当前我国的艺术市场只是步入了成长期的初期,充其量达到了成长期的中期,离成熟期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将当前的艺术品投资称为“小荷才露尖尖角”并不为过。对于一个新兴的投资市场而言,“早入市、早受益”是一条经久不衰的法则,即便仅仅从寻求更多的高回报投资机会的角度而言,选择艺术品收藏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