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的技术运用的优势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很大的提升,采用合理的技术来进行施工能够减少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并且保证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灌注桩技术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施工的灌注桩工作有了技术上的提高,加强了建筑的质量,文章对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对建筑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的建筑质量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为了加强建筑的质量,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较高的标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可以使建筑的稳定性更强,建筑施工技术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体现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加强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基本概述及优势分析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我国的建筑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运用上也很普遍,通过对建筑工程的环节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水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高的提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桩基的泥渣较多的问题,在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后对此问题能够有效地避免,还可以加强桩基的荷载能力,增强了桩基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桩基的沉降率。在建筑工程运用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发展对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还可以对建筑技术的延伸带来帮助。
1.2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优点
(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运用在工程中有多方面的体现,这项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用处范围大,不仅可以针对不同的土质进行使用,还可以在挖孔灌注桩和泥浆护壁钻孔等方面进行运用,并且具有非常有效的特点,所以被列入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加强了灌注桩的稳固性和坚实性,对建筑的固定作用非常好。
(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施工中发生的桩柱的沉泥问题,对桩基的稳定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析发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之后,土地的承载力变大,范围也很大,细质土地的承载力也会变大,这个发现说明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对增强建筑桩基的荷载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建筑的稳定性。
(3)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在工程施工的进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的预算和造价,对工程的成本有着节省的作用,将超长桩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来进行灌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经过与其他的灌注技术的对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更好的使桩径,同时减小长度,解决了桩柱入土的难度,也适用于各种土质的地面,对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便利,同时减少了工程消耗的成本,对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运用在建筑领域的发展空间比较广泛,不受环境的限制和条件约束,还可以在不同的用处下有不同的作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具体作用主要包括的方面,以及在应用上所具有的优势,根据分析研究得出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工艺的主要方面如下:
2.1 注浆管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
在注浆管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采用镀锌管或者是无缝焊管作为制作材料,其直径应控制在 准25mm或者 准30mm,当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特点来确定,比如对于桩长大于50m的桩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注浆管内的摩阻力给注浆施工带来的压力。注浆管在制作过程中应将其结构分为三段进行制作,分别为注浆管端部花管、注浆管中部直管以及注浆管上部带丝扣的接头,对于花管段的侧壁设置应按照梅花形对出浆水孔进行设计,一般孔径应控制在6~7mm。
2.2 压水试验施工操作建筑工程
施工中的压水试验基本上都是在灌注桩浇筑施工完毕后的5d内进行,在压水试验中主要对注浆管路和单向阀的畅通情况进行检查,与此同时还要将单向阀周边混凝土的泥浆或者沉渣清理出去。在压水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桩端或者是桩侧出现塌孔、扩孔或者充盈系数较大的现象,应对建筑工程灌注桩浇筑施工提前进行压水试验,确保其能够将较厚的混凝土覆盖层冲开。
2.3 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在进行注浆管安装工艺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各个注浆管之间的准确对接,焊接时焊缝要连续、饱满,密封。在整个注浆管安装与下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装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注浆管安装的密闭性与连续性。
2.4 灌注桩注浆工艺
灌注桩注浆施工工艺属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它与灌注桩后注浆整体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关系,因此准确操作灌注桩注浆施工尤为重要。在灌注桩注浆施工之前,要全面考虑影响灌注桩注浆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相关指标与规范进行灌注桩注浆施工工艺。
2.5 灌注桩注浆顺序及时间
灌注桩注浆施工应在成桩后2d后进行注浆操作,最迟不能超出成桩30d后,在注浆施工中还要严格控制注浆施工作业点与已经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应该小于8~10m之间。另外对于不同的土质其灌注桩注浆顺序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饱和土质,其注浆顺序应为先桩侧后桩端,而对于非饱和土质,其注浆顺序应为先桩端后桩侧,对于多断面桩侧灌注桩注浆顺序应为先上后下。
2.6 灌注桩注浆参数与终注条件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压浆方式主要根据压浆量来进行,灌注桩的注浆情况要经过详细的计算得出准确的数据,还要根据施工的条件来进行判断,通过土质分析和灌浆的数值来进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压浆工作,桩端的材质对压浆的方式有不同的影响,卵石层的桩端需要进行大压力压浆,根据压浆量的数值来衡量施工的标准,如果是砂土层的桩端,应该控制压力在适当的范围内,严格按照压浆量进行分析。
3 总结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运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且作用效果非常好,能够将桩基的稳定性增强,进而加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的安全提供了优越的保障,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满足现代的建筑要求,更加促进了建筑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婷.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江西建材, 2016, 29(11):52-53.
[2]任博.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6):123-123.
[3]李渊.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探讨[J]. 四川水泥, 2016(2).
论文作者:郑德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注浆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桩基论文; 土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